- 溝通心理學:把話說到點子上
- 冠誠
- 3473字
- 2021-11-18 16:45:46
一、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幾句話說到點子上
說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不管大人還是小孩,文明人或是粗野人,時時刻刻都要說話。因而,很多人都以為說話很容易,張口就能說。事實上,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幾句話說到點子上。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很難獲得成功,獲得友情,甚至連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是奢望。
1.說什么,怎么說
大概說話是最容易的事,從黃口小兒到白發老翁都會說話,但它也的確很難,即便是擅長外交辭令的外交家們也有說錯話的時候。
首先,人們天天都在說話,但不見得就會說話。有的人說起話來娓娓動聽,讓人渾身舒服,忍不住會同意他的說法;有的人說起話來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覺渾身上下不自在;有的人一開口就使人感到討厭。話說得好,小則可以讓人歡樂,大則可以成就大事;話說得不好,小則可以招怨,大則可能喪命。可見,說什么,怎么說,這里面都大有學問。
很多人都以為說話容易,不像做文章那么難。只要不是啞巴,人人都可以說話,至于寫文章那就不然,不是張三李四都能夠做的。其實,說話即使不比寫文章難,也絕不比它容易。說話像行云流水,不能夠一個字一個字推敲,因而不免有疏漏散漫的地方;寫文章可以修改,寫了幾句,還可以擱筆構思,想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都不要緊,而對人說話,就不能如此了。
其次,中國人很早就講究說話。《左傳》《國策》《世說》是三部說話的經典。一是外交辭令,一是縱橫家言,一是清談。文中的表述多么婉轉如意,句句字字深入人心。還有一部《紅樓夢》,里面的對話也極輕松、漂亮。此外漢代賈君房號為“語妙天下”,可惜留給我們的只有這一句贊詞;明代柳敬亭的說書極其有名,可惜我們也無從領略。近代以來的新文學,將白話文歐化,從外文中借用了許多活潑精細的詞語和句式,這都給我們的語言注入了一些新風味、新力量,加之網絡的普及,語言也更加靈活起來。
那么,什么是會說話,什么是不會說話呢?口若懸河,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固然是好口才。但是,語言學家王力說:“潑婦罵街往往口若懸河,走江湖賣膏藥的人,更能口若懸河,然而我們并不承認他們會說話。”會說話的人,說起話來邏輯嚴謹,字字推敲,井井有條,四座皆驚。更有語言高手以守為攻,旁若無人,嬉笑怒罵,快如雙刀,字字句句都能說到點子上。
可見,要把話說好并不那么容易。因此,對于說話,我們必須重視起來,雖然我們并不想去做辯士和說客,并不需要有犀利的舌鋒,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人的一生不外乎言語和動作,我們不能終身不說話,一切的人情世故,一大半在說話之中。誰忽視說話的作用,誰就必然要付出代價。
2.說話找準切入點
在生活中,有些人本領極高,可以翻江倒海,可以力拔山兮,但卻因為不能把話說到點子上,或者只會說讓人反感的話,結果總是讓自己活在別扭的感覺之中;相反,有些人本領一般,但有一張靈巧的嘴,結果做什么事情都順順利利。即使是做同一件小事,能否把話說到點子上,其結果也常常相差很大。
情人節那天,某大學附近的馬路上多了很多熱戀中的青年男女,他們都想在一起過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節日。不少人從中看到了商機,便從花卉市場低價批發了一些玫瑰花來賣給這些戀愛中的男女。
我注意了一下這些賣花的人,有人站在路邊羞澀地一言不發,直到有人過來詢問才開腔;有人舉著手里的玫瑰花喊著:“便宜的玫瑰花,10元一束,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有人抱著幾十束玫瑰花逢人就問:“您需要玫瑰花嗎?”
這個時候,有個小女孩握著一束包裝得很漂亮的玫瑰花,走向一對青年男女,并開口問:“先生,您愿意送一束玫瑰花給您美麗的女朋友嗎?”
在一個小時內,從最后成交的結果來看,被動等客上門的小販差不多有6單成交記錄;舉著玫瑰花叫賣的小販成交了11單;逢人就問的那個小販成績不錯,賣出去了22束花;而那個小女孩呢?賣出去了40束花!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答案就在于,不同的話語產生了不同的結果。
羞澀的小販一言不發,不懂得用說話來推銷自己的玫瑰花,因而結果慘淡;叫賣的小販有些勇敢,也懂得一些銷售知識,就是不會說話,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在大甩賣廉價商品,而且公開喊價也嚇走了一些比較愛面子的青年男女,所以成交記錄也就比前面那個被動等客上門的小販好一點;逢人就問的小販,有主動性,但不太會說話,而且他的話開放性太強,被問到的人很容易下意識地回他一句“抱歉,不需要!”這個時候就不適合繼續推銷下去了,否則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那個小女孩無疑是個很會做生意的人,首先,她有針對性地只向看起來是情侶關系的男女推銷,而情人節送玫瑰花是標準配置,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引起推銷對象的抵觸心理;其次,她找準了說話的切入點。雖然是在開口向男士推銷“如果你愛她,請送她一束漂亮的玫瑰花”,實際上卻是在迎合女士的心理“這么漂亮的玫瑰花正適合同樣漂亮的我”,或者給女士一個考驗戀人的機會:“如果他真的在乎我,就會在外人面前給我面子,不會吝嗇花這幾塊錢給我買一束漂亮的玫瑰花!”
這樣一來,幾乎很少有男士會拒絕她的推銷,從而給自己一個借助玫瑰花表現愛情的機會,給自己女友一個愛他的理由。這位小女孩的話,完美地在戀愛男女之間制造了一個傳遞愛意的機會,因而她的銷售成績遠遠超出其他人也就很好理解了。
從這件小事上,我們從中受到啟發:研究心理,察言觀色,得到準確的信息才能找到最恰當的說話切入點,也就是“點子”。
比如,在知識高深、經驗豐富的人面前,不能自作聰明、虛張聲勢,尤其不能不懂裝懂、顯露淺薄,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在剛愎自用、好大喜功的人面前,不宜過多解釋,而可以采用激將之法。又如,在沉默寡言、疑神疑鬼的人面前,越殷勤,越妥協,往往越會引起對方更多的疑問和戒備,此時就要想方設法啟發對方講話,以便摸清其虛實,對癥下藥;態度也不妨強硬一點,用自信來感染、同化對方,打消對方的疑慮,等等。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關于如何尋找說話切入點的例子。
有一家皮革材料公司,專為皮革制造廠家提供皮革材料。一次,一位客戶登門。幾句寒暄之后,公司負責人發現這位客戶實力雄厚,需求量很大。在交談中他又發現客戶的控制欲比較強,還有些自負、性急。于是皮革材料公司通過客戶觀看樣品的機會,適當而得體地夸獎他的經驗與眼力,在最后的價格談判中,先開出每公尺20元,但接著加了一句:“您是行家,我們開的價是生意的常規,有虛頭也騙不了您。因此,我們決定最后的定價由您說了算,我們絕無二話。”果然,客戶在這種信任的贊譽聲中,痛痛快快地定下了每公尺15元的價格(公司的進價是每公尺12元)。
把話說出來很容易,但如何能讓對方聽起來舒服,就不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事了。顯然,這位負責人很會說話,他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找到了“點子”,準確地把握住了對方的性格特點及心理,使用了正確的說話方法。
3.話語的力量
我們知道,說話的效果,或者說話語的力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話有不同的“點子”,即使同一句話,其“點子”也會因對方的性格和興趣、說話的時機、說話的環境、言辭的表述方式、說話的角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先看這些因素,然后才能找準“點子”,如果說話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往往會招致批評,或者得罪別人。
兩個年輕人同時進入一所修道院,兩個人都有抽煙的習慣,為了過煙癮,其中一個人去問老院長:“我能不能在禱告的時候抽煙?”結果,他被老院長臭罵了一頓。另一個人去問老院長:“我可不可以在抽煙的時候禱告?”結果,老院長把他大大地夸獎了一番,稱贊他連抽煙時都想到禱告。
其實,這兩個修道士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兩個人說話的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不同,在院長那里就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
可見,要想獲得最佳的表達效果,說話就應該找一個合適的角度,一個合適的“點”。我們在說話之前,一定要思考一下從哪個角度來說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言辭的表述方式對效果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初春的一天,一個雙目失明的小姑娘坐在路邊乞討。她面前鋪了一張白紙,上寫:“好心人,可憐可憐我吧!”大多數路過的人只是上前看了一眼就很快離開了。半天下來,幾乎沒有什么人給她捐款。一個大作家路過此地,見狀,就對小姑娘說:“讓我幫你把話改一下吧。”作家把紙上的話改過之后,過往的行人看了這位失明小姑娘面前的字,臉上都會露出憐愛的表情,并且大多都給她捐款了。是什么話語有這么神奇的力量呢?原來,作家在白紙上寫道:“春天來了,可我什么都看不到!”
作家只是把失明小姑娘的不幸與乞求,換了一個全新的表述方式和語氣,就達到了震顫人們的心靈、博得人們同情的效果,結果小女孩收獲頗豐。在此,我們不得不感嘆作家“化平淡為神奇”的高超的言語表達能力。這個也就是話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