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化解尷尬的最佳良方
在日常工作中,幽默的語言風格無處不在,其實,幽默能有效地影響他人心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時候,身邊的朋友或同事會陷入某種尷尬中,我們就需要用幽默來為他人解圍了。
有位老師應邀到北京某大學中文系作家班舉辦學術講座。
在談到自己喜好的詩作、準備朗誦一段時,老師發現詩稿放在一個學員的課桌上,便走下講臺去拿。
教室是階梯式的,老師上臺階時,一不留神摔倒在第二級臺階上,不少學員偷笑起來,那位老師臉紅了。
就在這時,與老師一同前來的同事接過了話筒,指著臺階說:“你們看,上一個臺階多么不容易啊!老師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生活不容易,作詩也不容易。”
那位同事的話語頓時贏得了臺下學生的掌聲。接著又說:“一次不成功不要緊,再努力!”
在同事解圍的時候,那位老師已經恢復了平靜,微笑著走上了講臺,繼續進行學術講座。
那位同事通過此時此景,巧言化解了老師的尷尬。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相信那位幽默的同事也給在座的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幽默是一種說話的藝術,需要我們注意在特定的場合中察言觀色,適時幽默幾句,這樣就能有效地幫助他人擺脫尷尬和窘迫。
理發店里新來了一個學徒。3個月后,他正式上崗。他給第一位顧客理完發后,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理得太長。”
學徒有些不好意思,頭很低,一言不發。站在旁邊的同事小王笑著解釋說:“頭發長使您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符合您身份。”
顧客聽了,高興而去。
學徒給第二位顧客理完發后,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理得太短。”
學徒臉紅了,沒想到顧客還是不滿意。這時,同事小王笑著解釋:“頭發短使您顯得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到親切。”
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學徒給第三位顧客理完發后,顧客邊交錢邊嘟囔:“剪個頭花這么長時間。”
學徒手足無措,同事小王馬上解釋道:“為‘首腦’多花點時間很有必要,您沒聽說:‘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
顧客聽了,大笑而去。
學徒給第四位顧客理完發后,顧客邊付款邊埋怨:“用的時間太短了,20分鐘就完事了。”
學徒又是不知所措。同事小王馬上笑著搶答:“如今,時間就是金錢,‘頂上功夫’速戰速決,為您贏得了時間,何樂而不為?”
顧客聽了,歡笑告辭。
在這個故事中,小王真是能說會道,機智靈活,每次都能用幽默的語言為身邊的同事解圍。每次幽默的解釋都使那位學徒擺脫了尷尬,同時,也讓顧客轉怨為喜,高興而去。
以幽默的方式幫助他人解圍,需要我們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以幽默的話語緩和緊張氣氛、調節彼此之間的人際關系。這對于我們增進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