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媽媽不打不罵養育男孩
- 王彩虹編著
- 1622字
- 2021-11-18 16:54:54
嘴甜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
懂得關心他人,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并取得他人尊敬的先決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成就自己的事業。
尊敬長輩、關心他人是一個孩子應具備的優良品質,能為將來參與社會生活,協調人際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每一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體貼孝順,好媽媽們是如何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孝敬父母的優良品質的呢?
齊齊今年10歲了,但是他卻沒有獨生子女常有的那種專橫、霸道、任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他的好脾氣和關心人是媽媽最大的驕傲。齊齊之所以具有這些良好的品性是跟媽媽的教育分不開的。
齊齊的媽媽深知自己的言行在孩子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她一直嚴于律己、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作為齊齊的媽媽,她不但孝順長輩、關心親朋、與鄰里關系和睦,在齊齊面前也從不議論別人的長短,并盡可能地尊重齊齊的一些孩子氣。逢年過節給老人買東西、送禮物,媽媽總是讓齊齊知道,還常常請他發表意見。單位組織旅游或慶祝活動,如果能帶家屬,媽媽總是在帶齊齊同行的同時帶上爺爺奶奶,既讓老人開闊眼界,也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更讓齊齊知道了凡事都要想著別人,尤其是自己的長輩。
在餐桌上,在給齊齊夾菜的同時總不忘給爺爺奶奶也夾一筷;外出購物時,在給齊齊買玩具衣物的時候,也不忘和孩子商量給爺爺奶奶買一樣什么東西;吃水果的時候,總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偶爾有人不在,媽媽也總是跟齊齊商量著給不在家的人留一點。
久而久之,齊齊也就學會了謙讓、學會了關心別人。當爸爸媽媽勞累了一天回到家時,齊齊會趕緊給他們遞上拖鞋;吃飯時,齊齊會主動為他們盛飯夾菜。在學校,遇到有同學生病,齊齊會主動關心他們;還會為學習不好的同學補習功課。因此,在同學老師、鄰居親朋那里常常可以聽到大家對齊齊的夸贊。
正是齊齊媽媽精心的教誨,讓齊齊受到了眾人的喜愛和夸贊。懂得關心他人,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并獲得世人尊敬的先決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成就自己的事業。
作為媽媽,應盡可能地引導孩子懂得“給予是快樂的”并營造環境讓孩子去體驗。告訴孩子要關心身邊的小伙伴;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支持孩子援助失學的孩童等。讓他們明白:當客人來時,可遞上一杯透著濃濃情誼的熱茶;當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回家時,要熱情地伸出你的雙手……
教子良方
第1招:認識到孩子不會關心他人的原因
孩子不懂得關心他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過重,而這種過重的自我中心意識往往來源于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遷就和溺愛,什么事都依著他,什么東西都讓給他,家里所有的人都圍著他轉,這樣必然就養成他“心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識。
第2招:告訴孩子人人平等,要學會關心他人
告訴孩子,你沒有什么特權,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別人一樣不喜歡。所以,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與人分享,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強加于人。另外,還要為孩子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讓他在與成人和伙伴交往的過程中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關系,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學會關心他人。
第3招:教給孩子一些關心他人的具體方法
孩子有時也懂得關心他人、孝敬父母,但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因此,媽媽要教給他們具體的方法,譬如:媽媽下班回家,幫媽媽拿雙拖鞋;有好東西分給大家吃;幫媽媽做家務;把好玩的玩具分給小朋友玩等,都是關心別人,愛媽媽的表現。
第4招:給孩子提供關心他人的機會
媽媽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提供關心他人的機會,如打掃衛生時讓他幫忙挪動桌椅;工作勞累時讓他幫忙揉揉肩膀捶捶背;購物時大包小包的也可以分一兩個讓他拿;買了好吃的東西也要從他那兒分一點來吃等,從這些生活小事中讓孩子慢慢養成關心他人的好習慣。
第5招:媽媽是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選擇正確的方向
孩子是一張白紙,看見什么就吸收什么,而媽媽則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媽媽只是關心自己,那么孩子也學會自私,如果媽媽能夠時刻留意身邊人的感受,必要時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孩子也一定能學會關心別人、樂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