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孫云帆隨手撿起一個在他看來很有型的棍子,照著記憶中畫本里的大俠模樣一招一式的模仿著,畢竟是孩子心性,之前的煩悶困擾很快就隨著自己發出的幾聲“唰、嗖、噹”漸漸化解,他連跑帶蹦的前行著,因棍子不算短,惹得一些路人都要繞著行走,紛紛投來鄙夷的目光,最后更是打翻了一個禮品攤上的幾個擺件,惹得老板破口大罵,嚇得孫云帆扔了棍子快跑離去。
終于來到了說書攤前,遠遠望去,臺下已然熙熙攘攘坐有數十人,說書先生正在眉飛色舞的吐東彈西,孫云帆暗罵晦氣,學堂先生太過認真,自己未得機會,到底還是來晚了,他只得找了個不算太過邊角的位置坐下。
只看那說書先生約莫四十歲年紀,面目清朗且神采奕奕,身子削瘦,個頭跟常人差不了太多,他坐在高臺之上,面擺一方桌,桌上只有一套茶具和一塊氣拍,手里半合著一柄紙扇,隨著內容和氣口在不停的比劃,伴著衣角擺動,系在腰間的配飾若隱若現,桌子左側立有一塊木板,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君若雅量,復有書力”,大概也就是求諸位打賞的意思,孫云帆自是愿意吃白食的,起初幾次,也抹不開面子,還會將身上藏著的銅板或者水果放到高臺之上,時日一長,他也就明了了,既然自己所做只是杯水車薪,那還有甚顧忌,吃白食的那么多又豈會差他一個不起眼的小孩兒,自打說服自己之后,便也學著旁人大大方方地坐在長椅之上,還不時叫個空好。
聽了一會,孫云帆跟上了進度,此番講的是八十余年前,武宗皇帝北征石林原野時遇險,武林盟主率眾救駕的故事,這段歷史太過波瀾壯闊,酷愛武俠的孫云帆早就從畫本和父親、先生講述中習得并爛熟于心,但畢竟是說書先生,依舊可以講得繪聲繪色,并且從中抽絲剝繭、引發眾人思考,孫云帆聽得如癡如醉,一陣陣聯想、一段段過往、一幅幅江山畫卷、一個個武學奇聞慢慢的在他的腦海中匯聚,為這個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總結出了對所處世界的最早認知......
這是一片豐饒的大陸,地勢東高西低,一條自東偏北至西偏南的大河橫貫大陸,直至西方出海,寬近一里,東方主干洶涌異常,需挖掘引流方可造福世人,名喚烈河,烈河源頭在東部一瀑布高地之上;另有一條內陸大河,自東南方向正西流去,水緩且深,寬逾二里,名喚未河。兩河在大陸腹地形成匯集,汛期水量大增,匯流之地兩岸往往廣受洪澇災害,諸朝諸代都曾于此整治水利,頗耗國力,雖有其他諸多內陸小河,但作用卻不可與上述兩條相提并論。
這片大陸上,據史可查的人們在戰火與和平的不斷更替中已繁衍兩千余年,隨時光流逝,大陸上的勢力漸漸地趨為一體,兩百年前,大陸東西對立,西朝國丈沈林在新皇猜忌下為自保而立,趁國力疲敝之際,一舉功成,得“禪讓”并因封地建國號為泱,泱朝立,沈林是為太祖。后,太祖趁東朝君昏臣暗之際將其一舉掃平,澄清寰宇,構建了亙古未有之大陸一統局面。太祖為測國距,派民間馬匹沿官道自東向西和自北向南出發,均為三月有余。
泱朝東起懸洪瀑布,西抵大海,南拒數萬里戎狄關卡,北接石林原野;西北方向自海中聳立而起直插云霄的尖挺山石,每一座直徑皆不寬,但數量眾多,越向北去山石越為密集,直至接抵石林原野,再不見海,此處地貌船只無法行駛,非人力所能穿行;東北方向居于海拔更高處,于天氣晴朗之際似能看見遠方存有大海,但緊貼大陸的乃是綿延不絕的沼澤地段,霧氣朦朧,據傳只有諸如鱷魚般生存能力極強的猛獸方可在此生存,曾有逃犯先于捕快躲進沼澤,不出半晌便有哀嚎和野獸狂嘶傳出,之后慢慢趨于平靜,捕快也只敢空手回府復命,即使認罰也要抗那死要見尸之命。另外,此處雖有樹木花草,但全部長得奇形怪狀又歪歪扭扭,稀稀松松、不高不茂,夜間尚能聽到慘烈的暗鳥長鳴,盡顯蕭瑟。越向東去地勢越高,沼澤漸少,最終抵達東部高地方才呈現另一片地貌。除懸洪瀑布以東,泱朝邊界均已是人力所能勘探之盡頭。
在遙遠的東方高地上,存有十余個國家,每個國家面積并不足泱朝一個州大小,有的更是只如一個大型郡城般模樣,總面積大約為泱朝的三分之二,他們誕生于烈河發源地文明,語言體系受東朝影響頗大,演化至今終于形成了國家制度,他們時而打打殺殺、時而離間共討、時而通貨建交,也流傳著很多英雄俠客的故事,也曾出世不少名臣驍將,但如今,他們卻面臨一個足以令他們改變基本國策的情形,那便是在他們的西方赫然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它的力量越來越強,胃口越來越大,不斷對高地諸國傾軋,使得他們越發感覺自己只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正在被慢慢舔舐,他們現今站在一起緊緊盯著這個龐然大物,從牙縫里恨恨的擠出來一個名字——泱朝。
泱朝承西朝衣缽,實施州郡縣三制,將既有土地劃分九州,依據山川河流而定邊界,州下轄三、四郡,每郡轄十余縣,長官負責制。自正東始逆時順序分別為太州、凱州、赟州、元州、涵州、永州、勝州、翊州和腹地的京州。京州原本為元州地界,沈林于此大興土木興建都城軒灝,遷都后劃分京州由皇帝直轄,設八州牧,統領軍政,每五年歸京述職,京州駐軍既精且廣,遠超任何一州,他州私自擴軍備者同不赦之罪,若無串聯,此項政體看似亦可傳承千秋萬代,但要求便是居高位者政令清明,恩威并舉,皇權浩蕩。
天下和睦,所需兵員驟減,百姓得以恢復生產,大量金銀銅貨幣流通民間,百業盛興,諸多退役軍人紛紛轉投武行,一時間武學大盛,門派紛立,不斷出現傳世名技,除歷史傳承數百年之幾家大門大派之外,多有門派享譽江湖或消弭于滄海之中。然,物極必反,武學的特殊性和武人之風骨決定了殺人技的危險性,雖然大多數門派均可以秉持公道行俠仗義,但或因地、因人、因利、因尊嚴總會出現巧取豪奪、仗勢欺人的情況,打打殺殺在所難免,也激發了那些為保護己方利益而不擇手段、褻瀆生命的邪功邪式層出不窮,漸漸的這些門派便被利益既得一方稱為了邪魔外道,另一方則獲得了更多的百姓和士族的支持。
因死傷之事越發浮于世面,單憑地方府衙無力緝捕,時任泱朝第三任皇帝的仁宗特令設武林自治制,于京畿召開武林大會,人數在五百人以上之掌門有權到場比武,由公認的武林大賢,時年耄耋的妙明大師判定勝負,決出勝者擔任武林盟主。最終,四十五歲的勝州心源派掌門葉陽志憑借大涌滅濁拳法和沄上真氣奪得頭籌,眾人深懾其力且信服大師判罰,自此史上第一名武林盟主橫空出世。仁宗特賜武林盟主特權為終身制,至京城居住,并可在京畿選址遷派,廣招豪杰,像京州震懾八州,武林盟主一門也自當無上榮耀,之后朝廷將對武林之事不予過問。
此外,仁宗又頒布了四點要求,一、各門各派需在武林盟主處登記造冊,每年上報弟子花名冊,新門派的設立須由盟主校核,若故意延緩登記或私自建派,則全江湖中人可視其為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誅之;二、若遇對外戰事,朝廷組成之遠征軍,將根據當時狀況抽調現今門派中所存人數兩到四成,不服者,盟主應當敕令逐出武林;三、當朝廷與武林在某人某事出現矛盾時,如逃犯,需以朝廷為主;四、盟主一職交替之際,若本門未能續拔頭籌,則全門需遷離京畿返回原址,不可逗留。葉陽志一一允諾,上任后主責各地上報的糾紛斷裁,因他的豪邁風骨使其并不愿過多干涉他派事務自由,但也憑借一時無兩的權威,要求幾州顯赫大派接收了他派去的長老到各自的監督部門任職并形成慣例,同時設立江湖驛站,廣傳天下武林消息,造福武林,自此,武林盟主制成,天下嚴肅整齊,后皆稱盛世。
不足百余年前,文宗暴斃,皇二子在右丞相趙承和郭皇后的運營下得以繼位,是為武宗,然而武宗年幼,右相又因故和皇后有了異見,漸漸淡出了權力核心,自此蟄伏,皇后索性親政,任命左相王昌輔政,那王昌廣交朋黨,把持朝政,堵塞上聽,一時言路昏暗蔽塞,好在王昌本人雖然權欲熏心,但并不貪腐,凡事親力親為,只不過能力不濟又不敢啟用大賢,使得國事有所不穩。不久,郭皇后薨,各地親王見狀,以武宗繼位不正為由,紛紛串聯舉兵,南地外族探得虛實大舉進犯邊界,一時人心惶惶,虧得外戚郭奎乃不世出之名將,討叛逆,據賊寇,大殺四方,威震天下,雖狡兔死后被王昌罷黜,但王昌本人亦在不久便在武宗、趙承、郭奎三方反擊中一舉潰滅,還政于皇。
武宗臨朝,心性漸變,承蒙宣帝、文帝二圣大治積攢了赫赫家業,欲一展宏圖,開疆擴土,恰逢趙承繼任者王勉進言,東方高地諸國互相征伐不休,正乃佳機。后,武宗不顧太尉郭奎勸阻,令其舉兵三十萬東征并調武林人士三成出戰。泱朝與東方高地有兩處接壤,一為正東懸洪瀑布,綿延數里,雖明顯居高易守難攻,但若浩浩蕩蕩綿延不絕、多點齊上,僅靠那沿瀑小國離國,終是守不了多久,瀑布上下本有運往貨品之大型升降梯,一旦此點被攻陷,則馬匹、軍糧和大型攻城器械均可運至高地,此后便如一馬平川,東部高地再無險可守;另一處則是與北地沼澤接壤之處,但行軍路遠,且有落沼之險,糧草接運不濟,同時拒守關卡之國乃高地勢力最為強大的游燭國,若強攻,只怕即便上得高地,也再無東征之力。
郭奎篤信王勉所稱諸國攻伐不斷之言,卻不知早在數年前,各國看泱朝恢復元氣,已簽訂了弭兵之盟,公舉一驍將姜佐離率諸國之兵鎮守瀑布沿線,知己不知彼的郭奎令江湖中人率先攀登,卻中了姜佐離的引君入甕之計,佯裝防線兵力薄弱不敵武林人士潰散而逃,郭奎得瀑布攻占之信后率大軍趕至其下準備升運貨資,不想那姜佐離早在一月前就掘得一深渠蓄水,直徑數里,再引一路接迎主干道,后關閘待用,待郭奎等候糧草輜重和人心不備之際,怒的開閘放水,烈河憑地勢迅猛暴漲,伴隨著山石席卷沿途大地,房屋草木皆盡凋零,洪水來到崖邊,江湖人士完全無法預料,被裹挾著沖下崖來,唯有輕功高超者偷得此生,那瀑布之下眾兵丁,忽聽山間狂嘯之聲,后又見傾盆水柱和巨巖從天而降,彷如龍王現世,一個個驚得六神無主,哭爹喊娘聲不絕于耳,但很快便被洪水之聲淹沒,郭奎的將帳因設在高處從而幸免于難,他看著眼前的數十萬大軍一一沉沒,痛哭不已,不停地向著洪水磕頭,大喊大怨。幾天之后,洪水退去,郭奎令人重校軍隊,發現十亭已去了六亭,另傷了兩亭,輜重更是所剩無幾,遂率殘兵準備退軍,然而姜佐離卻不肯罷休,率眾收復瀑布,準備實施降下作戰,同時兵出北關,欲將郭奎所剩部隊悉數殲滅。郭奎自知不能全身而退,亦覺無顏回京面圣,遂在一險要地段率本部兵馬死守,為部隊退卻爭取時間,半月后,一代名將郭奎于郎城戰死,姜佐離判定已無法繼續擴大戰果,搬師回朝。
東征一敗,舉國震驚,武宗雷霆之怒處斬了王勉,并披麻上朝一月,已作自罰和懷念。武林之中也因此役大有折損,大有出現斷代之事,幾大武林盟主候選人多數斃命,各地被視為邪魔外道的幫派因未損人力得以抬頭,至此,整個大陸都陷入了悲痛之中。過后數年,武宗因不明原因親征石林原野,那里聚集著大量未開化的野人部落,此事細節未見史集,只知武宗再次大敗并身受重傷,由武林盟主救出,回京后不久便撒手人寰。時至今日,泱朝再未發動過對外戰爭,全力恢復國力,又過了八十余載至順義帝執掌天下,至今已是順義四年......
孫云帆呆呆地聽著說書先生講述往事,這個先生學識很廣,總會說些各種深層道理給眾人品評,這些也都是孫云帆聽來的,但是很多內容對于他這個孩子來說晦澀難懂,他也只是出于好奇方才記了下來,他正在品味說書先生杜撰的武林盟主如何使用神通救得圣駕,興高采烈之際,突聽見身后有個女孩對他說話:“好啊,又逃課,我就知道你在這里,今天算是被我逮到了,看我不告訴你爹去。”
孫云帆回頭看去,一雙大眼睛正一眨一眨地盯著他,正是同村的李初雪,她有一個圓圓的小臉,帶著酒窩的小嘴正略帶微笑的說著什么,一身黃色長衫配著短短的馬尾,看起來很是可愛,兩人相距不過一米,孫云帆完全聞得到女孩身上飄來的清香芬芳,因為太近,孫云帆呆了一下,旋即換出一份求饒的神色說道:“別別別,我爸會打死我的。”
“那我要吃糖葫蘆。”李初雪想都沒想脫口而出,似乎早就準備好了這句話。
“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攢下來要買畫本的?!睂O云帆委屈地說著。
“那就是沒得聊啦,那再見,我晚上會去你家門口看熱鬧的?!崩畛跹┺D身便作走勢。
“別別別,我買給你就是了?!睂O云帆像泄了氣的皮球。
“三串,不劃價。”李初雪比了一個三的手勢。
“你別欺人太甚!”孫云帆怒目圓睜。
“再見!”李初雪轉頭作走勢。
孫云帆立刻化憤怒為謙卑,并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我錯了,我們現在就去。”
太陽西去,身影漸長,眼下一高一低兩個身影,一個蹦蹦跳跳,一個耷拉腦袋,緩緩地向市集方向走去,遠遠的還能聽到孫云帆的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