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文/21 世紀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楊志錦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疫情已呈現出長期化的態勢,人們將其定義為“后疫情時代”。截至 10 月下旬,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已達到 2.4 億例,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 億多例。

不過,在政策刺激和疫苗接種的推動下,全球經濟實現了快速復蘇。全球經濟尤其是主要發達經濟體迅速反彈,2021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歐、英、日也接近疫情前水平。全球經濟快速復蘇的另一面,是發達經濟體強勁的需求回暖持續快于供給恢復,推動通脹壓力走高。

經濟快速恢復、通脹持續高位徘徊,促使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美聯儲縮減購債的行動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首次加息時點預期也將提前至2022 年下半年。歐央行、英國央行等其他央行也普遍強化了緊縮立場。

2020 年為應對疫情,中國央行也推出多項舉措,但相對較為謹慎。不過2020 年 5 月以后貨幣政策力度逐步恢復正常,今年已基本回到疫情前常態。今年以來,考慮到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的貨幣政策調整,中國央行作了前瞻性的政策安排(于7 月降準),以降低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央行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外溢沖擊。

相較而言,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同時,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及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下,中國經濟繼續穩步恢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823131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 0.1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 18.3%,兩年平均增長 5.0%;二季度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 5.5%;三季度同比增長 4.9%,兩年平均增長 4.9%。IMF10 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稱,2021 年中國經濟將增長 8%。

后疫情時代,監管部門繼續從總量和結構同時入手,指導銀行業扎實做好“六穩”“六保”金融服務,支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總體看,今年來銀行業經營態勢總體穩健,支持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數據顯示,9 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 33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8.2%。前9 個月,人民幣貸款新增 16.7 萬億元,同比多增 4624 億元。貸款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同步,既增強了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又保持了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結構上,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年底,出臺文旅業專項紓困政策,這些都為增強企業活力提供了堅強的金融支撐。9 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18.5 萬億元,同比增長 25.2%。

在宏觀經濟恢復后,銀行業的經營也出現好轉。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 41 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772.0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上漲 13%,高于營收增速 7 個百分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撥備計提減少:今年上半年 41家上市銀行計提的撥備合計 8189.2 億,相比上年同期下降 6%。

顯然銀行撥備計提壓力減輕,這對銀行利潤增長形成正貢獻。在撥備計提規模變化后,上市銀行去年上半年是“增收不增利”,今年上半年則是“增收更增利”,甚至“減收也增利”。

經濟回暖帶動銀行資產質量整體改善。9 月末,銀行業境內不良貸款余額 3.6萬億元,不良貸款率 1.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9BP。受疫情沖擊和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影響,不良資產反彈壓力仍然較大,風險可能繼續暴露。

展望未來,宏觀經濟將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商業銀行需要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同時,商業銀行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在保持適度規模增長的同時,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創造價值的發展模式轉變,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編輯:馬春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东山县| 株洲市| 黄浦区| 石台县| 北票市| 高碑店市| 澄江县| 福清市| 临安市| 应城市| 黔西县| 崇州市| 且末县| 大悟县| 广平县| 奎屯市| 淳安县| 兴城市| 吕梁市| 临猗县| 安庆市| 永泰县| 永登县| 临高县| 新沂市| 朝阳县| 环江| 重庆市| 南昌县| 互助| 汤阴县| 太谷县| 全州县| 石台县| 平南县| 武功县| 塔河县| 洛宁县| 永福县|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