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修醫道
- 醫道習記
- 云昊塵
- 1066字
- 2025-04-18 21:09:04
今日,欲重修醫道。當先思吾欲成如何之醫。
吾欲成上工之醫,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為何習醫?眾生病苦纏逼,欲習醫道以救度之。
善哉。子修學醫道,三年有余,心中有疑惑否。
有也,常覺不得其門而入,東一榔,西一棒,不能中的。
為何?因心不能篤定,此道是否為心之所向。
既言欲習醫道,又何言不能篤定?
擔心走彎路,枉費光陰而誤入歧途。
子何知彎路與否?覺心安然與否,心安則正,心惶則邪。
然子之心何如?惶惶不可終日。
既如是,子何以應對?吾無法安心,故整日內耗,一無所學。
莫言如是,雖不精,卻終是耳濡目染。
然如今學業當畢,吾醫道如新,該當何如?
如此,仍可以學徒心態虛心向學,亦不失為幸事。
聽汝如是言語,吾心寬矣,然現當何學?
且隨我學,且隨心學。學習當先謀遠,再入近。
修習醫道,當從源到流,習其經典:
《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經》《脈經》
亦當從流到源,誦記:
《湯頭歌訣》《藥性賦》《瀕湖脈學》《醫學三字經》《時方歌括》
爾且先隨我,日習一篇,學有余力再繼。
學以思悟為得,不以量大為功。
如此,日隨一記,日得一悟,日積月累,終可有成。
欲讀書,當先心中有書,如此可得書。
走馬觀花,終是鏡花水月,難得受用。
子欲先學哪本?不知,或以《內經》為始?
如是亦可,先隨我入心之方寸。
觀想心之方寸,有一書,名曰《內經》。
吾見一卷軸金光大現,龍騰于上。
善哉,此為爾之心書。
心善憶意象,讀書時當以意象繪于心書,
如是可栩栩如生,沒劫難忘。
吾見那龍甚真,該當何如?
子可常隨其玩,此為書之靈獸,造化所生。
書靈之形越真,子于書之悟越真。
甚趣,如游戲中為精靈升級爾。
如是相當。
《內經》分《素問》《靈樞》二部。
言畢,只見那龍一分為二,一蒼一赤。
蒼名素問,赤名靈樞。
《素問》與《靈樞》,各有九卷八十一篇。
八十一為九九重陽之數,故兩龍皆為飛天之陽龍。
其身有八十一鱗,流光變幻。
吾越觀越覺神奇,不曾知心竟有如此妙化。
兩龍環繞吾身,其光大盛,
吾始知樂于道者,道亦樂得之。
吾欲先看《素問》,見素問之龍游身于前,
其首鱗放光,名「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此鱗通體湛藍,如晴朗之天空。
吾越憶念其名,則其鱗之體越真越澤。
當吾徹記其名,而其鱗徹化。
吾既得其名,始讀其文。
經文,吾欲與繁體示之。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吾見一黃衣小娃,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到尋師訪道、到頂天立地、到登臨飛升。
吾知其為黃帝,其身變幻莫測,吾難知其歲齡幾何。
黃帝似能見我,沖我點點頭,狡黠一笑。
其形象之生動鮮活,令我如見故人,恍如隔世。
今日悟畢,來日再敘。
乙巳蛇年庚辰月丁巳日藍蒼濟記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