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告訴佳樂,依云獨自去了醫院。抽血化驗、心電監測、CT掃腦,一系列檢查結果出來后,醫生的診斷結果是“神經功能紊亂”。依云松了口氣心想:腦袋里沒有長東西就好。她笑自己杯弓蛇影、妄自驚慌。
“是不是遇到想不開的事兒了?你這種情況可不能輕視,需要請假休息,長期吃藥的。還要注意調整心態,心情愉快放松有助于病情恢復。否則發展下去就是嚴重型抑郁癥了。記得定期復查喲!”醫生叮囑她,并給她開了藥。
林依云這才意識到自己真的病了,她為自己辦好了病休手續,離開學校回家了。田家樂擔心她白天一個人待在家里胡思亂想,就決定一家三口回父母那棟復式小樓房里住。
溫暖的陽光透過寬敞的玻璃陽臺灑滿了客廳。客廳東邊的電視墻兩邊是兩株盆栽的橡皮樹。這兩株碩大的橡皮樹足有一人多高,它們展示著自己挺拔的身姿。肥厚寬大的葉子像一把把搖曳著油光的綠蒲扇綴滿枝桿。三三兩兩的小葉子被托起到枝桿的頂端,像碧綠的花瓣一樣對角展開著。用不了多久,它們就會越長越大,壯大成一把把綠蒲扇了。那小葉子圍著的中央努出了尖尖的角兒,角兒是葉的幼芽,嫩生生的綠,能融化人心的生命之綠。
陽臺上擺放著各種花卉。君子蘭又寬又長的葉子舒展向兩側捧出了中間橘紅的花朵;剌梅婀娜著身軀長滿了紅艷艷的圓瓣小花;嬌貴的仙客來吸足了水分綻放著鮮艷的容顏;吊蘭從花架的高處垂下蓬松的長發,藏在莖上的白色小星星如果不仔細瞧,你是不會發現它們的。還有綠蘿,它的莖蔓繞著繩子爬上了陽臺的吊頂。水仙、蘆薈、繡球梅、富貴竹、大葉海棠,各種可愛肥潤的多肉都在這兒野蠻生長。
這些花卉都是佳樂父母退休后親手栽培的。松土、施肥、噴藥、澆水……每一項工作,兩位老人都格外精心。說起施肥,他們講究“育花如養兒”。家里喝剩的米湯,洗過排骨的湯水,盛在油壺底子里倒不出來的食用油……這些東西兌上水都當作肥料澆灌了花卉。
夏天時,花土肥沃常會招引來不少小蚊子。夜晚睡下,佳樂的鼾聲、蚊子的嗡嗡聲讓依云窩火。她伸手拍不到蚊子時,常把佳樂當蚊子拍兩把,解解火才能入睡。第二天,田甜的臉上、佳樂的身上被蚊子騷擾后留下一個個小肉包。父女倆有時也會抱怨:“爸,什么水也能澆花嗎?不問問花兒愿不愿意吃嗎?”佳樂叫著。“爺爺,您究竟是要花還是要我呀?您看看您孫女臉上的疙瘩,看這里,還有這里……顏值都叫您給毀啦。”田甜也生氣地埋怨。
面對此事,佳樂爸媽可是鐵桿的聯盟。他們對孩子們的埋怨裝聾作啞。瞅著樓上沒人在就使勁兒地喂他們的花卉寶寶。寶寶們還是很爭氣的。沒幾年工夫就把樓上寬敞的大陽臺裝扮成小花園了。
這次回來后,依云干脆在陽臺上放了一張藤椅。晴朗的午后,依云就臥在藤椅上曬太陽,聞著花香讀著《紅樓夢》。
花謝花飛花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輕系飄春榭,
落絮輕沾撲繡簾,
……
與學校里每日的忙碌聒噪相比,這樣的日子舒適而愜意。愜意地讓林依云有一絲不安。是呀,這樣的生活是屬于佳樂父母的,是居家養老式的生活,它不屬于自己。想想自己才年近四十,就這樣奢侈地提前透支生活。她不知道接下來的時間該用什么來償還。也許是又想多了?不,這不安只是神經功能紊亂的一種癥狀而已。對,自己是個病人。好好地善待自己怎么能算是透支生活呢?不是的。
溫暖的陽光暖洋洋地照在她身上,她端起水杯吞了一顆藥,合上小說躺下了。她現在只想像只懶貓一樣,盡快迷失在這“夢幻花園”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