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樂下班回來了,身上穿著一件熟悉的襯衫。那襯衫深藍色的底子上托著一條條絳綸磨毛條紋。條紋是墨藍墨藍的,兩種藍柔和的交錯在一起,再加上精致的版型設計使這件衣服顯得既別致又耐看。一向個性開朗的佳樂被這衣服裝扮的高貴而沉穩。這襯衫是十七年前依云送給佳樂的生日禮物。那時他倆剛結婚不久,依云每個月的工資也就六七百元左右。但她還是狠心花了三百八十元買回了這件衣服。佳樂高興地摸著衣服合不攏嘴:“老婆,你有點浪費哦,太貴了!僅此一回,僅此一回啊!”
一晃就是十幾年,衣服早就壓在柜底或被佳樂媽媽收納在只有她能找見的地方了。可佳樂他怎么又穿上了呢?還有那個叫常安心的小朋友,又捧著本子交作業來了,他的書寫又臟又亂就像滿本子的大黑蜘蛛在蠕動。說教了他無數次的林依云生氣地把本子扔到了地上。另一個小男孩蹲身撿起本子交了過來,他抬頭時露著詭異的笑。這不是連成玉嗎?這個叫連成玉的孩子明明已經轉班了呀?依云腦袋發脹猛然驚醒。原來全是夢,又不是夢。
一連十幾天夜晚,依云睡不著,似睡非睡地熬著黑夜。那十七年前的藍襯衫,常安心,連成玉……各種各樣白天從來不曾想起的人和事輪翻上陣攻擊著他的大腦。他努力閉眼,讓思維停滯。身旁的佳樂翻了個身,輕聲問:“又睡不著嗎?這樣下去可不行,明天我陪你去看醫生吧。”依云沒有吭聲,因為她心里清楚,明天周三,同班帶數學課的趙一琴老師請病假了,依云答應了幫趙老師上課。整個上午除了第四節的音樂課,全得依云上。明天去看醫生調不開課,還真不是時候。
周三,第一節語文課上依云和孩子們學習《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堂堂一國之君,為何要到吳國去給吳王當奴仆?”林老師提出了問題。
常安心第一個舉手發言:“老西(師),我嘰(知)道。西(是)因為會稽一贊(戰)后,越奪(國)打了敗藏(仗),都(勾)踐萬般無奈,才去做奴仆。”
這名叫常安心的小男孩,撲閃著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一雙招風大耳朵招搖地插在圓溜溜的腦袋兩側。個子又瘦又小,活脫脫一個大耳朵圖圖的真人版。他從一年級開始除了書寫十分糟糕外,還有一個閃亮的缺陷就是發音老跑偏。g音發成d音,z和zh,s和x等音他都混做一團來說話。開始時依云耐著性子慢慢教他,他自己也著急想發對,可越著急越說不對。于是常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每當這個時候,依云總是嚴肅地告誡那些發笑的同學:“要學會尊重別人,不能把別人的困難當作笑話,我們要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后來常安心上課回答問題越來越少了,依云叫起他時,他總是搖著頭甩著兩個大耳朵表示“不會”。依云知道他是害怕自己的發音招來嘲笑。于是,林依云一有空就把他叫到身邊糾正發音,還鼓勵他要有信心。可直到二年級了,常安心的發音仍沒改變,林老師的努力絲毫不見成效。依云查閱了好多教育資料,一次偶然,在網上看到一份國外的醫學報道,大致內容如下:
兒童舌的發育過程中,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正常兒童兩歲以后舌尖逐漸遠離系帶,語言開始越來越清晰,逐漸接近正確。極少數兒童出現舌系帶過短,影響說話,需進行系帶薄膜的前部剪開手術……也有少數兒童發育較緩,舌系帶退縮慢,影響語音規范。隨著身體發育的過程會自然趨向正常……
一下課,依云迫不及待地把常安心叫到身邊,哄他張大嘴巴,翹起舌頭。舌頭下方那條連接下口腔的細細的肉線顫動著。的確,比同齡人的較長,更靠近舌尖。這一定就是報道里說的“系帶退縮慢”了。難怪自己沒少在他身上下功夫,卻始終沒效果。依云忍不住一個人笑了起來,總有一天這孩子的舌系帶會長到它應該待位置,靜靜等吧!想想自己一年來對長安心所做的,她不禁搖了搖頭,真是太為難孩子了,自己拿著粉筆當手術刀使卻全然不知。不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就是一場溫暖的“傷害”。
升入二年級后,常安心的書寫仍沒長進。依云批評他,他就能寫得稍微好些,依云不批評,他就能交一本子的大蜘蛛。他在課堂上不聽講了,經常出神的望著窗外。有一次,趙一琴老師抓了一把切碎的橡皮塊放在依云面前,說是常安心上數學課時玩的。中段考試成績揭曉后,常安心語文68分,數學70分。依云和一琴商量著,準備叫常安心的家長到學校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