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一點也沒關系
- (比利時)呂克·斯維寧
- 1302字
- 2021-12-08 15:32:57
3 網絡與聯系
腦細胞的信息傳遞并不局限于兩個細胞之間的交流,接收到信息的細胞還會將信息再傳遞給其他腦細胞,從而形成了大型的神經網絡。
我們的大腦是可塑的。每一條新的信息都會產生新的聯系,同時銷毀無用的聯系。每一條新的信息、每一個新的動作都會讓你的大腦表現得更好一點點。大腦的工作原理就像你的花園一樣:為了讓玫瑰來年能夠開花,必須修剪花枝。同樣,你的大腦也需要維護。好在你可以積極采取行動,尤其是通過關注不同腦網絡的需求,來讓大腦開出美麗的花朵。本書的最后一章會對此展開介紹。
為了了解大腦,許多科學家將大腦與當時的先進科技進行比較。最早的神經學家將大腦和時鐘相比,后來人們又將其和蒸汽機或電腦做比較。現在我們知道了腦網絡在人腦中的重要性,開始經常將它和互聯網進行比較。比較之下,我們就能立刻明白,我們的大腦遠比之前所認為的更加復雜。以前人們主要關注的只是大腦中隱藏著特定功能的某些部位或區域,而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些腦網絡,能夠將大腦中距離遙遠的區域也連接起來。
所以,忘了大腦里那些有著特定功能的各種區域吧,因為它們都是相通的。就像互聯網一樣,我們的大腦也在迅速變化、發展,變得越來越復雜,而我們的知識也必然會不斷增加。
你可以在孩子們身上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他們的大腦一直在成長,不斷建立新的聯系,逐漸變得復雜。如果把大腦中的突觸與互聯網中的超鏈接做一個對比,你馬上就能明白,孩子們的大腦其實比互聯網要復雜得多。尤其是我們剛出生的頭五年,大腦中聯系的形成速度快得簡直讓人眼花:每秒鐘都會產生700到1000個新的突觸。你和孩子們說話、歡笑、走路或者有眼神接觸的時候,都會形成新的突觸。與孩子們一起享受音樂、跳舞、玩耍、散步、繪畫的時候,我們就在組建他們的大腦……千千萬萬的聯系就是這樣產生的,新的理念和創新思維也就出現了。孩子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學到很多東西,希望我們不要因為強迫孩子們接受老一輩的觀點從而拖慢他們學習知識的速度。世界日新月異,必須給大腦適應變化的機會。
大腦不僅會形成大量新的聯系,還會不斷地銷毀無用的或者多余的聯系(這一現象被稱為“修剪”)。人的一生都在不斷重復這一過程。這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能性,但也潛藏著極大的危險。我們饑渴的大腦一直在尋找新的刺激,并開發了一種狡猾的機制來獎勵我們。每受一次刺激,我們就會收到一劑神經遞質—多巴胺,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感覺良好。毫無疑問,我們會因此去尋求更多的刺激。但這些刺激會讓我們不堪重負,造成壓力。如果刺激在可控范圍內,壓力就不會持續太久,但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就會變成慢性壓力,產生毒性并最終使人心力交瘁。因此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預防慢性壓力。不要搞錯了:連幼兒也可能會受到很多壓力,想想孩子們可能經歷的孤獨、被人忽視、恐懼和虐待吧。這種情況下,那些用于學習和創新的突觸就會被移除,把空間讓給一些會使身體長期保持緊張狀態的突觸,從而導致長期的嚴重焦慮。這些孩子的腦網絡仿佛遭到了黑客入侵,會受到永久性的損傷。
我們的大腦由許多不同的腦網絡組成。在本書中,我想重點介紹其中的三個:默認網絡(休息網絡)、中央執行網絡(注意力網絡),以及在兩者之間切換的突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