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有人喜歡你的奇奇怪怪
- 原來是柒公子
- 1522字
- 2021-11-11 17:50:11
感到悲傷就去看海
最近在讀寺山修司的少女詩集。他說大海的起源不過是女孩的一滴眼淚——“那眼淚無論如何也停不下來,終于將地球整個泡在水里了吧,這是任何科學書中都未記載、只有我知道的事情哦”
看,他的描述真可愛啊,像滿懷心事的少女在偷偷分享自己的秘密。
在他的詩中,我總能看見“眼淚”和“海”的字眼。
甚至在他的眼里,眼淚就是人類自己創造的最小的海。
如果你嘗過眼淚滑過嘴角的味道,一定知道它是咸的。
海水也是。
作為生長在內陸地區的孩子,我從小就對大海充滿了期待。
在電視劇里,在歸鄉人的口中,在愛情小說的極致描寫下……大海讓人充滿想象。
每個人想象中的大海可能是相似的吧!既有著一望無際的廣袤,又帶著深邃的藍,不摻一點雜質。
白天,大海應是與天際相連的,一分為二,波光粼粼。
到了夜晚,月光如水般溫柔,大方地落在寧靜的海面上,詩意悄悄蔓延。
失眠的時候我經常想,什么時候可以去海邊呢。
記得那時候網上有個傳說——去過鼓浪嶼的情侶都會分手。
我向來是個不信命運傳說的人,甚至還想與此對抗一下。
我在心里悄悄計劃著以后一定要與喜歡的男孩去鼓浪嶼看海,計劃著我們要在一起很久很久,從而打破那個詛咒般的傳說。
后來,我去了一座離大海更近的城市上大學,看海不再那么遙遠。我甚至可以在短暫的周末去海邊看一圈,再坐上周日下午回校的列車。
也許是因為看海不再遙不可及,我也遲遲沒有真正動身去海邊。
終于,在一段稚嫩又快速的校園戀愛無疾而終后,我下定決心要去海邊散心。
雖然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那次失戀像是打了個噴嚏一樣無關痛癢,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倒像是遭遇了致命般的打擊。
小時候我以為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必須結婚,所以成年之后我便認為自己已經成了“大人”,對感情之事總抱著很多天真的幻想。
幻想破滅的時候,我擁有的只是無止境的悲傷。悲傷久了,人就會頹掉。但也正是因為悲傷,去看海才成為我最大的心靈解救。
你想象過在海邊的人是什么樣子的嗎?
有一家幾口在海水中嬉戲打鬧的模樣,有小孩子為壘起的沙灘城堡歡呼的模樣,有恩愛的情侶牽手拍著婚紗照的模樣……也有將孤獨的背影留給這個世界的模樣。
一定是海面太寬闊,才顯得一個人的背影是那么孤獨。也一定是因為海水太深沉,才顯得一個人的悲傷是那么微不足道。
走在海邊,我的思緒不由得胡亂飄起來。
從小時候飄到成年后,我短暫的人生經歷在大海面前一覽無余。
海浪一波卷著一波,吞噬著沙灘上的大小不一的腳印,也吞噬掉我悲傷的情緒。
我望著天色變暗,熱鬧的人群散去,漸漸意識到愛情從不會遵循潮漲潮汐的定律,該去的就隨它去。
寺山修司說,感到悲傷的時候就去看海。
因為看海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呀。
我喜歡享受在海風中呼吸時的平靜,煩惱也隨著拋之腦后。
縈繞在耳邊的海浪聲像是大自然的洗禮,可以帶走我很多復雜的情緒。
柔軟的沙灘像是溫床,每走一步都在將我包裹。
而眼前的大海仿佛正在張開雙臂,擁我這座孤島于懷中。
海是神秘又偉大的。
我永遠也望不到海的盡頭,也不知道人生的盡頭會是什么樣。
只是,在海的面前,那些需要窮極一生去思考的問題不值一提。
電影《歲月神偷》里有個場景一直讓我念念不忘。
奶奶對小弟說:“如果你肯放棄所有最心愛的東西,把它全都扔進苦海里,把苦海填滿,就可以和你的親人重逢了。”
哥哥因病去世后,小弟將自己珍愛的夜光杯、魚缸頭盔……都一一扔進了大海。
那些他心愛的東西沉底的沉底,漂走的漂走,哥哥卻沒有再回來。
大海不會被填滿,已經離開的人也不能再重逢。
為什么劇中的奶奶將大海叫作苦海呢,也許是因為它承載了太多人間疾苦。
現在的我明白,大海是永遠也填不滿的,生活中的苦也是永遠嘗不完的。
但我可以把所有的心事都說給海聽,將所有的疼痛與沉重留在海邊,然后重新出發。
注定要離開的人就讓他離開,感到悲傷的時候就去看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