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 不在乎的勇氣
- (日)大島信賴
- 7781字
- 2021-11-10 17:34:32
明明大家都是平等關系,自己卻總是做出低人一等的姿態,考慮對方的感受,凡事都優先考慮對方。并形成了一種習慣,甚至連自己都想“我要是能不那樣就好了”,卻偏偏沒辦法讓自己停止。
專挑關鍵時刻前來打擾的人們
有時,恰逢休息日,正打算收拾屋子的時候,會收到同事發來的短信。打開一看,內容是“收到了客戶……的投訴”,心情頓時一落千丈:“為什么偏偏要在這個時候給我發這樣的信息呢?”
好不容易有時間打掃房間,然后,為了更好地工作想學習提升一下時,卻被同事的短信這么一打擾,想要干的事一件都干不成了。
考慮再三,反正是休息日,沒有必要理會這種短信,還是決定打掃房間。但是腦海中卻不斷地涌現出這樣的念頭:“為什么那家伙給我發這樣的信息呢,他是在耍我嗎?還是準備用客戶來坑我一把呢?”
不知不覺,打掃房間的手停了下來,單是思考這些問題就已經相當耗費時間了,等到自己回過神兒來,已經是傍晚了,我不禁為此十分沮喪:“我這一天什么都沒干成呀!”
無法開始新的工作
在公司也是,有時候正想著“好了,開始好好干活兒吧”,可偏偏就在這種干勁十足的時候,突然瞥到同事那張陰沉著的臉。這時不免開始惴惴不安,暗自忖度,我好不容易想要認真工作,同事的這副表情是對我有什么不滿嗎?他是不是覺得我有些自作主張了?他會不會在想:“他什么都不和我說就自行開展工作,覺得這樣很有意思嗎?”我不由陷入了各種推測中,不安的同時還引發了對同事的憤怒與不滿,就這樣被內心充斥著的各種情緒支配著,最后自己一點兒干勁都沒有了。
因為太過于關注心情不好的同事,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實在忍不住了問對方:“你怎么了呀?”結果對方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沒什么?!?
我接著又問:“你有什么事盡管跟我說吧?!睂Ψ奖汩_啟了吐槽模式:“你還好意思問我,你連個招呼都不打就一個勁兒地埋頭苦干,搞得我不干活似的?!蔽倚睦镆贿呄胫皢柰郏闊┝恕?,一邊自我反?。骸拔易隽藟氖掳??!庇谑窍驅Ψ浇忉專骸澳敲矗隳軒臀乙黄鹱鲞@個工作嗎?”結果對方又說:“什么事兒嘛,怎么感覺你要榨取我的時間呢,實在太令人惱火了!”真是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這實在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凡是在想要開始做點兒什么新的工作,或者想要收拾房間等積極地做事時,必定會有攪擾,最終什么也做不成。
在關鍵時刻,總會有人弄出點兒什么問題來,導致我想要做點兒事情的心情徹底被毀壞……辦公桌總是沒有整理的狀態,房間里也是臟亂不堪,想要做的事情永遠也完不成。雖然這簡直就像一個永遠不能擺脫的惡夢一般,總是會適時地發生什么,但是我也在反思,這或許只是我在給自己找借口吧?
明明本來就不怪任何人,是自己該做的事沒有做,把它束之高閣,卻把這些都怪罪到別人身上,我想,也許這只不過是自己沒有認真對待這些事的借口罷了。
因此,我決定停止把責任推給別人,下定決心告訴自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雖然想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是還是覺得肯定會“有人來搗亂”,并不斷地告訴自己“你干不成這件事的”,結果就沒有盡頭地持續著做不成想做的事的狀態。
內心的噩夢不斷擴散
這種現象實在是非常耐人尋味。心里總想著“一定會有人來打擾我想做的事”的這種人,有這樣一種特征,別人不經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導致他心中的惡夢不斷擴散。
如果換作別人的話,一定會不經意地說一句“哦——是嘛”,然后就無視了,但是不能無視的人卻會一個接一個地冒出各種不好的想象,“也許那個人會有這樣的惡意”“也許他對我抱有那樣的壞印象”等等,任何小事都無法忽視,為對方的言行所左右著。如果一邊做著這樣的噩夢一邊關注著對方的話,就會誘導對方朝著噩夢的方向發展行動。因此就會發生這樣的事:噩夢一個接一個地變成了現實。于是,由此就產生了想做點兒什么的時候一定會被打擾這一理論。
如果從對方不經意的言行中產生了“他是不是要來打擾我?。俊薄八遣皇枪室庠谡椅业穆闊┌??”等等諸如此類的胡思亂想時,應該立刻這樣告誡自己:“??!如果考慮對方心情的話,就會制造出噩夢來!”當意識到這一點,自己就能夠從噩夢中走出來了。
并且,變得“能夠像其他人一樣可以忽視別人的言語行動”的話,你會不可思議地發現“不會有人再來干擾自己做想做的事了”。
謙虛有時未必就是美德
一旦總是想象他人的心情進而制造出噩夢之后,就會產生“每個人都是只為自己考慮的”“他是個隨意踐踏他人感情的壞人”等等這樣的感覺,就會覺得周圍的人個個都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的變態者”。
不過,既然生活在噩夢的世界里,遇到變態者也許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吧……
優先考慮他人的原因
一旦生活在充斥著各種變態者的丑陋世界里,就會努力想著“我不要變成那樣丑陋的變態者”。
于是,為了不變成變態者,就會一直告誡自己“必須要表現得很謙虛謹慎”。
因為身處在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變態者世界里,才會想著“我要漂亮體面地活著”,然后就會開始思考“什么才是漂亮體面的活法呢”,于是想到了與變態者們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面,“肯定是謙虛吧”。
然后,開始時刻留意著,“不可以說別人的壞話”“不要總說自己的事情”“不可以把責任推給別人”“要馬上謙虛地認錯道歉”等等。為了能夠謙虛體面地活著而凡事都優先考慮別人。最終漸漸地變得即使被別人傷害了也選擇忍讓。
謙虛之后便是噩夢的開始
但是,越是想象對方的心情,噩夢就會擴散得越來越大,并且會出現噩夢中的事變成了現實這一不可思議的現象。
越是不安地想著“雖然自己不說別人壞話,但卻被人在背后說壞話”,越會讓這種想法變成現實。
“明明自己都不主動談論自己的事還要被人東問西問,擅自編造出各種閑話來”,只要一想到鄰居或者同事們的這種心情,那些事就變成了事實,這就是這種噩夢的特征。自己愈是努力漂亮體面地生活著,噩夢中的那些變態者就愈發揮其丑陋的本質,引導著它們對自己做出更加丑陋不堪的事來。
越是表現得謙虛謹慎,變態者就會對自己施加更多令人反感的事。謙虛的我一邊忍耐著接受了這種處境,一邊又懊惱地想著“我為什么必須要這樣做呢”。
然而,我越是表現得這樣謙虛忍讓,周圍的人越是會做出傷害我的事來。
因為我越來越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怎么也不能無視這一切,不停地惴惴不安地不斷反思著:“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才被別人這樣說的?”
雖然我不停地想著“我表現得如此謙卑有禮,應該沒有做對對方不好的事”,但是噩夢中的變態者們仍然在不停地責備我、攻擊我,因此我不禁對這一切耿耿于懷,“我都這么謙卑地忍耐著了,為什么還會這樣呢?”
于是,我不斷地探查對方的意圖,導致自己心中的噩夢擴散得越來越厲害,那些想要攻陷我的變態者也不斷地傷害著我。
他人的言行未必有深意
之所以表現得謙遜有禮,是因為被“不想變得像那些變態者一樣丑陋”這一心理支配著的結果。
但是,明明表現得非常謙虛,變態者還是持續地對我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讓我吃虧,并且用不友好的言語和行動來攻擊我。結果就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只要一想到那些變態者們的心情,就導致噩夢更多地變成了現實。
但這一切都是因為,越是為了能夠漂亮體面地活著而變得愈加謙虛,就會更努力地去推量周圍人的心情,結果導致噩夢不斷擴大,最終變成了現實。
此時,如果能夠試著扔掉謙虛,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旁若無人地做自己的事的話,你就能從噩夢中醒來。此時你會意外地發現:“咦?我原以為有很多變態者呢,原來根本就不存在啊”。
此時,你就會發覺:“原來大家都和自己一樣啊。”你就會明白,原來別人的行動里并沒有什么深刻的含義。進而,當你能夠無視他人的言語和行動后,你會驚奇地發現“咦!原來放棄謙虛,從別人那里受到的傷害都變少啦”。
人類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對方的言行并考慮對方感受的話,就會從中制造出一個丑陋的噩夢世界。
因為一直關注著那個丑陋的噩夢世界,所以一直想著“我必須要表現得很謙虛”,當真的開始舉止謙虛時,噩夢就變成了現實。
因為就是有這樣一個規律,越是考慮對方的感受,噩夢的世界就越是會在自己心中擴大。
并且由于越是變得謙虛就會愈加考慮對方的感受,所以噩夢就逐漸地擴大。并且噩夢中的變態者越是旁若無人地橫行,自己就會想“我不要活成它們那個樣子”,于是就愈加努力地變得謙虛,結果就陷入了無休止的惡性循環中。
于是,越是想表現出自己是個謙虛的人,就會愈加受到變態者的傷害,令人不愉快的事也會越來越多,結果只有自己吃了大虧,周而復始,最后生活在噩夢的世界中無法自拔。
“謹慎之人”的構造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們為什么不拜托別人做令人討厭的事,卻能若無其事地把那些事扔給我呢?”
有時候,我們還會一邊氣憤地想著“只有我被輕視了”“他們把我當傻瓜了”等等,一邊疑惑地想:“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此時,我們只要一邊想著“別人和我到底有什么不同”,一邊觀察著別人應對方式,就會發現“??!原來他們不像我那樣小心謹慎”。
因為不想被旁人厭惡
我有這么一個習慣,就算跟一個人的關系很好,也沒辦法讓自己停止小心謹慎。
明明大家都是平等關系,自己卻總是做出低人一等的姿態考慮對方的感受,凡事都優先考慮對方,并形成了一種習慣,甚至連自己都想“我要是能不那樣做就好了”,卻偏偏沒辦法讓自己停止。
在思考這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時候,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理由是,因為不想被別人討厭,所以才不能停止。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我在心中會這樣想:“如果讓別人知道了我本來的樣子,就不會再有人理我了?!币恢闭J為如果停止小心謹慎,表現出自己本來面目的話,一定會被別人討厭的。
的確如此,我既不是頭腦聰明的人,運動方面也不是特別出眾,甚至連說話也不是那么有趣,所以“如果不表現得謹慎一點兒的話,對方肯定會當我是傻瓜,然后拋棄我的”。也許正因如此,我才沒辦法不讓自己表現得謹慎小心。
但是,如果表現得小心謹慎的話,對方則會在不知不覺中變身為變態者,開始若無其事地對我說些讓我受傷的話,讓我做一些別人都不愿做的令人討厭的事情。
因為我總是小心謹慎,所以無法忽視發生的一切,常常一邊煩惱于“為什么總是對我說一些難聽的話,做一些讓我難受的事”,一邊又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明明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我怎么就不能忽視呢?”
無法想象自己堂堂正正的樣子
試著這樣想象一下,我之所以認為“自己對自己沒有自信”,是因為對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過于小心謹慎,結果把對方變成了變態者,并對我做出了過分的事而不能無視。
既然如此,放棄小心翼翼不就好了嗎?無論是誰都會這么想吧!但是,“因為害怕而不能停止小心翼翼”的感覺就像站在游泳池的跳臺上因害怕而不敢跳進水里一樣。我根本沒有辦法想象自己停止小心翼翼后堂堂正正的樣子。
就連自己都覺得“哎呀?那樣子太奇怪了”。但是,漸漸地,你就會明白,都是因為自己過于小心翼翼,才會讓對方覺得“你就是比我低一等”,然后變身為變態者對自己做出了很多過分的事。
其實,最可怕的還是因我的小心翼翼而變身的變態者所發出的言論。因為不能忽視他們的發言,所以腦海中一直重復著“我受傷害了”這句話,從而導致自己逐漸失去了自信。
而且,自己一直在反復地思考著,如何向那些變身為變態者后對自己說了過分的話,并讓自己做一些不喜歡的事的人復仇,自己也想找到拒絕他們的辦法,從而不斷地重復著“浪費時間”這一過程。
明明知道這一切的前因后果,但就是不能停止繼續表現得小心翼翼。認真考慮這一過程的話,就會注意到,原因也許是一直暗示自己“我身處噩夢之中,其他人都是變態者”的想法。
此時不妨試著自問自答一番,我是不是一直在這樣想呢?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是變態者,總是在說著一些傷害我的話,讓我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一旦你發現果真如此,自己真的是在這么想著的,便會很受打擊。
明明是因為自己過于小心翼翼,才導致對方變身為變態者對自己說了一些過分的話,讓自己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卻在和對方發生接觸之前就在內心深處這么想著,“對方和自己不一樣,不是人而是變態者”。因此,從一開始就沒有和對方構建起平等關系。
“哎?原來都是因為我認為除自己之外的人都是變態者,才讓自己陷入噩夢之中的??!”只要這么一想,也就松了一口氣,安心了許多。
自己試著整理一下這個過程吧,因為害怕睜著眼睛就開始做噩夢,害怕大家都是變態者,必須要小心謹慎,在整理的過程中會不可思議地想到,“也許可以停止小心翼翼”。
意識到自己正生活在噩夢之中
因為一直認為“別人都是要傷害自己的恐怖生物”,或者“他們雖然看上去挺和善的,但都是要背叛自己的壞家伙”,所以總是提醒自己,“為了不遭遇這樣的事,一定要時刻小心翼翼,必須和別人保持距離”。
同時,明明知道“只要我小心翼翼,對方就會變成變態者”,卻還不能停止小心翼翼的狀態,其主要原因還是因身處噩夢之中。
因此,當我注意到“我被傷害了”“別人強迫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等,都只不過是我的噩夢而已,我就知道“我沒必要小心翼翼”,我可以和別人平等地進行對話了。
如果是以前的自己,這是無法想象的事,但現在不管對方是“社長”還是“教授”,我都能若無其事地與之進行對話了,這都是我從噩夢之中醒過來了的緣故。試著從噩夢中醒來,就能明白“原來大家不過都是我一樣的人而已”,于是我可以像大家一樣說話了,大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我說一些令人不快的話了,也不會再讓我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了。
不過在那個時候,還是多少受了點兒打擊的,“原來我以前真的是生活在噩夢之中啊”。
因為知道了“大家并不是變態者,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人”,所以即使被人說幾句不中聽的話,被要求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耿耿于懷,而是像其他人一樣無視了。
當能夠感覺到“大家都是這樣做的,都是這樣輕松地生活著的”,自己也不知不覺變得快樂起來了。
“過于敏感”的人不會成功
在做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有時不由得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這位人士擁有如此出色的能力,卻沒有出人頭地呢?”
頭腦聰明,待人接物和善有禮,更重要的是我和他聊天非常開心,并且覺得這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
但是,在公司里卻經常發生這樣的事:“哎?為什么你擔任著這樣的角色呢?”“為什么那么草率地就從上一家公司辭職了呢?”等等。
即使工作出色也得不到認可
在聽這樣的人講述自己經歷時,我會發覺“?。≡瓉硭麄兒臀乙粯用舾邪 ?,都是非常容易因上司或同事的一句無心之言就“深陷不良情緒之中不能自拔”。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肯定會想“那個上司肯定還會說一些奇怪的話的”,并選擇了無視,但是這類人的反應卻非常敏感,他們會對上司說:“你為什么要說那種話?”聽了他們的講述,我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那感覺就像看了一部懸疑電影一般。在本不該對上司的話有所反應的場合,毫不留情地進行了反問,結果升職加薪自然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
有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有些人因為過于敏感地對諸多事情都有所反應,所以工作上就算很出色也不會得到認可。而有些人因為能夠無視令人不愉快之事的人比較無所顧忌,所以就算沒有做出什么突出貢獻也會得到他人的認可。
但是敏感的人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就會“啊——”“哎呀——”地大驚小怪,戰戰兢兢,總是緊張地想著“是不是又要有什么不好的事發生啊”,因此總給人一種不光明正大的感覺。
明明辛辛苦苦地做好了工作,但因為總是過于敏感而處于緊張狀態,所以和無所顧忌的人不同,他們的工作得不到充分的認可,也因此錯失了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經常痛苦地想:“哎!我的工資和別人差了一大截啊。”
在出人頭地之前爆發
有一種人,即使也會做出很敏感的反應,但他們卻選擇忍耐,告誡自己“我不能過分關注這種事”。但當好不容易得到了上司的認可,終于來到了“啊!從此我就出人頭地啦”的關鍵時刻,由于長久以來忍耐郁積的不滿“啪”的一下子都爆發了出來,于是,頭腦一熱就做出了這種決定:“這種公司還是辭職算了。”
也許,上司的確很過分,公司也不怎么樣,但是,令人費解的是辭職的時機。在馬上就能升職的時候突然覺得再也受不了而選擇了辭職。
歸根結底,即使平時再怎么忍耐,還是敏感地捕捉到了上司和同事們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言行,卻沒有做到像別人一樣無視。一旦沒有忽視而是敏感地感知并儲存在自己心中的話,對公司的印象就會越來越差,甚至會認為這家公司是個黑心企業。覺得上司是個超級可惡的權力騷擾者,于是就會想:“再也不想和這樣的家伙共事了?!?
然而,從公司辭職后又會有后悔的念頭襲來:“哎呀!我怎么因為這么點兒事就辭職了呢?”雖然心里想著“要是沒有因為那點事而辭職就好了”,但事實上,因為當時敏感而對各種各樣的事做出了反應,因而積累的壓力沒能釋放出來,于是越來越覺得大家都是討厭的人,公司也是個糟糕的企業,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在這里干下去了。
被周圍人逐漸超越的經驗
聽著這些人的敘述,我不由得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啊!原來他們也和我一樣啊。”雖然一直在忍耐著拼命工作,但因敏感而對諸多小事都有所反應,真的會覺得上司就是個窮兇極惡的人,最終變得實在無法忍耐了。
雖然有時候也會被別人譽為“發跡最快的人”“期待之星”等,但是,因為對很多事都反應得過于敏感,最后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言論:“也許那家伙根本就不能出人頭地?!?
于是選擇了忍耐,不管什么工作都努力去做,結果就變成了令人討厭的工作全都丟給了自己。
我雖然一開始這樣想著,“只要我把這件事做好的話,也許就能升職了”,并非常努力地去做了,但轉念一想:“有些人就算沒有做別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工作能力也不怎么樣,不也很輕松地就升職了嗎?”一邊敏感地思考著這種事,一邊陷入了絕望的氛圍中,甚至有時候會把自己氣出病來。
反反復復地身體不適甚至病倒,周圍的人也會認為“那家伙肯定沒機會出人頭地了”,結果有時候也會因為討厭這樣的事,而沒有辦法繼續在這家公司待下去了。
變得鈍感一點兒,道路就會變寬
當時,我也曾傻乎乎地想過:“要是能把這個敏感的大腦拿出來清洗一下就好了?!?
明明周圍的人都毫無感覺,我卻因為一點點小事立刻產生了敏感反應,削減了周圍人對我的信任,也錯失了很多出人頭地的良機,讓自己吃了大虧,而且還不停地想著這些事,不斷地在大腦中積累著壓力,結果就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變得愈發敏感,會留意更多無關的小事。
就算是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有時也會非常擔心,讓那些由于過分敏感而錯失了許多職場開遷機會的客戶們變得鈍感這事真的可行嗎,真的不要緊嗎?但令人吃驚的是,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在變得鈍感之后,他們果然更容易獲得更多開遷機會了。
由于過分敏感而不能繼續工作的人在變得遲鈍后,會意外地發現:“咦?按照這個節奏,我不是要把這個公司都拿下了嗎?”帶著這樣的心情在公司里扶搖直上,平步青云。
雖然我一直認為“敏感的人才能出人頭地”,但我現在覺得,我想得不對。懂得無視、性格開朗之人才更容易出人頭地,并且,他們更能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也不會因為別人扔過來一些多余的事而受到攪擾。
以前,雖然我會有這樣的印象,“鈍感的人是不好的人”,但我一邊在飾演著敏感的好人,一邊卻在跺足憤恨,“周圍的人都平步青云了,真氣死我了”。
從噩夢中醒來,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稍微鈍感了一點兒之后,也可以說我已經變成了以前自己認為是壞人的那種人,但我眼前的道路拓寬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也都開始來幫助我了,我開始體會到了人生的美好。最近,我也開始這樣想了:“也許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我注意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已經沒必要把大腦取出來清洗了,只要稍微變得鈍感一點兒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