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賬實操學成本核算(第2版)
- 魯愛民主編 溫相和副主編
- 2051字
- 2021-11-11 18:15:39
1.3.2 成本核算常用的會計科目
成本核算中,一般以經濟用途為基礎,根據管理與分析對核算的要求,設置如下主要的會計科目。
1.生產部門設置科目
針對生產部門,通常應設置“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兩個一級核算科目,用來歸類核算生產部門(含輔助生產部門和直接生產部門)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代價。具體使用時,可以在這兩個一級科目下首先區分不同生產車間的具體功能,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或具體車間名稱)等二級分類核算科目,以便具體核算每一個生產部門或生產車間的直接與間接耗費。
1)“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直接生產部門一般設置“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或“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XX車間)”科目,用來匯總歸集本生產部門所發生或承擔的各類生產消耗(包括月末從本生產部門“制造費用”科目轉來的項目金額),以便計算本生產部門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單位成本與總成本,進一步為產品或勞務定價提供依據。“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登記該生產部門進行生產活動所發生的直接耗費,以及從“制造費用”(或“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分配轉來的項目金額;貸方一般登記本部門完工入庫而轉出的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余額通常在借方,表示該生產部門期末在產品的成本。
2)“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如果說直接生產部門是以產品作為經濟活動成果的,那么輔助生產部門就是為基本生產部門的正常生產提供生產與勞務服務和保障的。如機修車間要保障生產設備的安全和正常運轉,對機械設備進行必要的檢修與維護;水電部門要保障正常生產的用電、用水需要等。這些部門的存在是正常生產經營的必要組成部分,但又與直接生產部門有所不同,一般通過設置“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或“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XX車間)”科目匯總歸集該部門所發生或承擔的各類費用。
輔助生產部門也可能有獨立生產的產品,并可能也對外銷售,如零部件車間所加工生產的零部件或備品備件,在滿足本企業生產所需數量的前提下,也可能會將多余產品對外出售。但這并不是輔助生產部門的主要運作目的,因此還是需要和基本生產部門區別核算,以便確定該部門的相關耗費,進一步為產品定價或勞務分配提供依據。“輔助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登記該部門進行生產與勞務服務所發生的耗費;貸方登記完工入庫的產品成本或分配轉出的勞務服務成本;余額通常在借方,表示期末在產品的成本或尚未分配轉出的勞務服務成本。
3)“制造費用”科目。“制造費用”科目可以說是“生產成本”科目的輔助科目,一般也根據需要按照不同生產車間或部門設置明細分類賬,用于核算各生產車間或部門的間接開支以及從其他部門分配過來的費用,如車間設備的折舊費、車間非一線工人的工資薪酬、水電費、維修費等。該科目借方一般登記發生的該類費用;貸方登記分配轉入“生產成本”各科目的費用;除特殊情況之外,通常當期費用全額轉入“生產成本”,即期末“制造費用”科目一般無余額。
2.非生產部門或各職能部門設置科目
針對非生產部門或者各職能部門,需要設置“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或“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科目,用來歸類核算各職能部門當期的各項耗費。這三個科目統稱為“期間費用”,其具體核算內容已經在1.3.1節“按照經濟用途分類”中的“期間費用”部分做過較為詳細的敘述,此處不再重復。
“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三個期間費用科目的記賬方法基本是一樣的,借方一般登記發生的各該類費用的實際金額;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金額;結轉之后,上述三個科目期末一般無余額。即這三個科目的主要作用是核算相應部門的“當期費用”。
3.其他相關科目
正常情況下,上述兩大類科目基本包括了日常.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內容,不過,企業情況各不相同,出于管理的需要和企業本身的經營特點,也可能會增設一些其他相關科目,如“廢品損失”“停工損失”等。
1)“廢品損失”科目。一般情況下,如果企業生產工人技術水平高、生產管理好,出現廢品或次品的概率相對較小。這時,通常不需要設置“廢品損失”科目,偶爾出現了廢品或殘次品,造成了損失,直接通過“生產成本”或“制造費用”科目進行簡化核算便可。
如果出于管理的需要而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話,就需要設置“廢品損失”科目。其借方登記發生的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登記收回的廢品殘料、應收責任人的賠款以及期末轉入“生產成本”的廢品凈損失金額;結轉之后,該科目期末一般沒有余額。
2)“停工損失”科目。與“廢品損失”科目類似,如果企業停工情況極少發生,停工損失相對很小,也可以不設置“停工損失”科目。偶爾出現了停工所造成的損失,直接通過“生產成本”“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支出”等科目進行簡化核算處理。
但如果停工損失金額較大的話,還是需要設置“停工損失”科目的,以便于分析影響和強化管理。該科目借方登記因停工而發生的應列入停工損失的人工、材料等各項費用;貸方登記應收責任人的賠款以及期末按規定轉入“生產成本”或“營業外支出”等科目的凈損失金額;結轉之后,該科目期末一般沒有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