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語文是一種滋養

傾聽黃厚江老師報告時我提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體現價值觀的整個過程,怎樣才能不流于政治課形式,避免活動不超越語文范疇?得到的回答是:把語文當語文教學,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簡簡單單一句話卻似一個暗語道盡了一切,也道出了他主張語文的本色教學態度:語文就是語文,而不能是其他任何東西。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就該用語文的方法卻逐步治愈、彌合。

一、“固本培元”談本元

語文是什么?黃老師的一個問題就讓我發憷良久,教了八年語文,真沒考慮過什么是語文。語文老師不知語文為何物,怎么談得上能很好地教語文。語文課,不是為了考試,黃老師對語文課的表述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為根本目的。他告訴我們語文教學的終極是為了培養孩子熱愛母語的感情,激發孩子學習母語的動力,提高孩子運用母語的能力?;蛟S這樣的語文課無法在應試中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著力于穩扎穩打的深厚根基的奠定。看黃老師的書,聽他的報告,都如見到一位老中醫在靜靜的、細細的為語文把著脈,然后慢條斯理地開出一貼調理的藥引,不似西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及時奏效,卻使語文這一病號的身體從根本上慢慢復原,走向振奮精氣神的全勝結局,真正讓語文回到了“原點”。元者,萬物之始,又有本原、根本、首位之意。語文之始也即語文之本?!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看清方向,辨明途徑,緊緊牢記語文之根本進行語文活動,不管外界如何變幻,也需走語文的道路,慢慢地、穩穩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會走、走實、走好!

二、語言活動顯本真

“語文的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語言進行,”在聽說讀寫中培養學生對母語的興趣,激發他們的熱愛之情,在學生學習和有一定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潛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素養,而不是靠大量的灌輸和盲目的做題。每每看到同行形式新穎的公開課時,總會自?。何視险n嗎?我會上好課嗎?我的課上好像從來沒有過“演”這么回事,即使是公開課,都從不事先安排學生排練什么小品之類,也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做到怎樣,一切和平常一樣,課上該讀時讀,該想時想,該說時說,該討論時就討論,不會為迎合某種時尚而設計不必要的活動,我認為一切教學的方法必須建立在學生學習的需要上。我很信奉傳統的學習和教學方法——讀,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體悟真意,訓練語感,積累寫作素材,領悟漢語抑揚頓挫、語意豐涵的魅力。與其多做題來提高理解力,不如自行多讀幾篇文章。我認為理解就是一種感覺,一種日積月累后滲入思想浸潤質素的感覺,很難說出為什么。

中國歷來崇尚寫作,以寫的方式來體驗生活,升華情愫,升騰能力。過去人們反對的只是八股式文章,并非寫作這個方式。閱讀、游歷、學習……一切活動最終都只有訴諸文字,用鮮活的語言呈現所有經歷,才能為人生添彩一筆。這才是學習語文的追求之一,才是教語文的目的之一。當這些文字被人欣賞、為自己認可并以之為動力而把寫作視為一種習慣時,那便上升為一種真愛——離不開母語,必須與之朝夕相處,這就是真正的語文,語之成文,大行其道。因此,語文課上不能缺少寫作一環,仿寫、改寫,自由創作、命題練筆,片段訓練、通篇寫作……但絕對不能以做題來替代寫作。

語文是一個過程。事實上,將聽、說、讀轉化為文字的過程也是一個體悟的過程,在讀中悟出文本精髓,在聽中悟出生活本色,在說中悟出語言魅力,與此同時,又會以文促讀,因寫細聽,因章助言。如此循環,有如人身體中的血脈因注入了養分而渾然暢通,整個人精神煥發。但是這樣的過程需要時間,需要一段漫長的滋養的時間。

“何以為教,貴窮本然,化為踐履,左右逢源?!比~圣陶先生早已主張回歸語文本體特點去教學。

三、科研意識論本色

黃老師有一個很幽默而生動的比方:一篇論文有三個爸爸和媽媽,教學與研究,實踐和理論,自己的觀點(或例子)和別人的例子(或觀點)。我極有共鳴之處。說這話可能有不知天高地厚之嫌,但確是肺腑之言。黃老師細心,看得透徹,分得細化,概而言之,論文其實就只有一個父親和一個母親,只是這對夫婦身兼數職,有著多重身份。對于老師而言,教學就是實踐,就是自己觀點(或實例)的體現,研究即理論,自己的想法、他人的觀點都在研究的范疇之內。研究也是一個過程,提出假設——實踐論證——改良實施——整理撰寫,一番孕育后論文方才誕生。同事都說我是寫論文快手,只要想寫,一天工夫便能有所產出。其實他們不知就里,這一天時間只是我在多日實踐和零碎收集后的整理匯總而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還沒有這么大的本事能在一日之內無中生有。所謂論文,是在討論或研究之后寫成的文章,不作任何討論或研究,只為論文而文的何以能稱之為論文,這樣的文章即使寫成也勢必不會有生命。

我雖然論文不多,僅有的數篇也多為想法幼稚,但我充分感受到這一過程帶給自己專業方面和教學中的影響:因為有某一方面的假想而千方百計欲在教學中找到答案,于是便會絞盡腦汁著力于教學設計、課堂實踐,長期嘗試,自然促進了個人備課和上課的質量,真正讓人體驗到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產生理論的喜悅感。

不弄虛作假,不閉門造車,也不借腹生子,帶著一些想法,哪怕只有一個想法去教學語文,在教學中修正所想,讓自己的孩子(思想、論文)足月誕出!

四、樹立意識吐本意

怎樣才算是一堂好課?形式新穎、活動豐富、氣氛熱鬧……聽課越多,反而好像越迷失方向。教無定法,語文尤其是。但再無框架,師生的互動不能少:老師合理而有效的導引,學生作積極的語言思維訓練。我為自己的教學樹立了一個不成熟的標準,那就是教學設計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教師需有靈活駕馭沸騰的課堂的能力,師生在活躍的思維交流中撞擊出燦爛的火花。握住課堂中的主線,放手學生自由地解讀、思考、交流,在解讀中體悟,在思考中發現,在交流中生成,教師感到教學的輕松,學生覺得語文的有趣,師生在互相欣賞和借鑒中和諧地教與學。

原本不敢將這一“標準”吐露,生怕遭人話柄,受人恥笑,但黃老師一句“要有清晰的標準”即“建立自己的課程標準”堅定了我徘徊的心態。感謝黃老師毫不保留地提點,若多有幾個像黃老師一樣的學者,竭力幫助青年教師成長,真誠推動語文課程的發展,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會除盡沿途的荊棘,越走越順利!

語文是一種能力,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生活的積淀,在日月的滋潤下漸顯漸露。語文就如一碗白米飯,沒有多么誘人的色味,卻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滋養著人們的身心。正本清源,還語文以本色,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用真愛收之以真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上杭县| 洪湖市| 乌兰察布市| 改则县| 策勒县| 宜宾市| 宣汉县| 陇南市| 礼泉县| 伊宁市| 临泽县| 延安市| 青铜峡市| 静乐县| 顺义区| 武川县| 白水县| 武胜县| 宁明县| 宣威市| 栾城县| 阿坝县| 东明县| 林甸县| 基隆市| 阳朔县| 绥芬河市| 河东区| 宁安市| 项城市| 油尖旺区| 信阳市| 乌兰察布市| 新乐市| 诸暨市| 泗洪县| 贵州省| 伊宁县| 左云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