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的名聲很壞,這可能與它們長的模樣有關(guān)。它的模樣是一副猙獰的面孔,讓人看到之后便忍不住一腳將它踩死。但是在生物學家眼中,它既勤奮又勇敢,還有紡織的天賦,是昆蟲中非常優(yōu)秀的一員。即使不是生物學家,蜘蛛也是值得關(guān)注的一種動物,就像小狗、小貓、小雞一樣。有人會說狗、貓、雞都是干凈的,而蜘蛛身上有毒。沒錯,蜘蛛的那兩顆毒牙是它臭名昭著的罪魁禍首。可是,它的毒牙僅僅能對付小蟲子,對人的作用微乎其微。對人類來說,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莫過于蚊子了。蜘蛛的那兩顆毒牙比起蚊子那尖尖嘴巴來,簡直差遠了。好多人對蚊子并不怎么盯防,見了也不會大驚小怪,而對蜘蛛?yún)s嚴陣以待,這是一種誤會。
只有少數(shù)的蜘蛛能夠傷害到人類,狼蛛便是其中一種。據(jù)意大利人之間流傳的說法,如果一個人被狼蛛刺到之后,會渾身痙攣,看上去像是在跳舞。而治療的方法很奇特,那就是放音樂。而且不是任何音樂都有療效,只有幾首特定的曲子才管用。聽起來有點可笑,或許里面真的有一定的道理。狼蛛之所以讓人渾身痙攣,是因為它刺中了人的神經(jīng),伴隨著音樂,劇烈跳舞,可能會讓中毒者渾身出汗,從而將毒針,毒素都流出體外。
我居住的一帶也有一些狼蛛,它們被稱為黑肚狼蛛。為了了解這種狼蛛,我在家里養(yǎng)了幾只以便觀察。下面就是我對它們生活習性和捕食的觀察。
之所以叫黑肚狼蛛是因為它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這些絨毛里還有褐色條紋。一圈圈灰白相間的條紋長在它們的腿上。那種有百里香生長的干燥沙地是它們最喜歡居住的地方。我的院子里正好有一塊荒地,條件很符合,大約有二十多個蜘蛛洞穴在其中。每次經(jīng)過這片荒地,我都忍不住往它們的洞穴里看一看,除了蜘蛛那閃著光的眼睛以外,什么也看不到。
狼蛛的洞是自己挖的,用的工具是那兩顆毒牙。最開始的時候,洞都是筆直的,只是到了最后才開始變彎。整個洞深約一尺,寬約一寸。蜘蛛還在洞口前用稻草、廢料、石子等筑起一面矮墻,看上去非常簡陋。
當初我打算捉一只黑肚狼蛛回去研究,為了引它們出洞,我決定假扮自投羅網(wǎng)的動物。我用一支草棒在洞口晃動,同時嘴里嗡嗡地模仿著蜜蜂。沒想到,它們非常機警。剛開始確實是往洞外爬了,可是快要出洞的時候,它嗅出這是一個陷阱,根本沒有什么獵物,于是停住腳步,向外觀望。
假扮的不行,我只能捉只真的蜜蜂來做誘餌了。我找來一個瓶子,將蜜蜂放入其中,然后將瓶口對準黑肚狼蛛的洞口。瓶中的蜜蜂很暴躁,它顯然不知道自己即將大禍臨頭。它在拼命地撞著瓶壁,想找一個逃出去的缺口。這個瓶子唯一的出口正對準黑肚狼蛛的洞口,蜜蜂不假思索地便一頭飛進了蜘蛛的洞。這簡直就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我猜得一點兒都沒錯,不一會兒洞里就傳來了蜜蜂的慘叫。原來洞里的黑肚蜘蛛正在往外趕,沒想到蜜蜂自己飛進了它的巢內(nèi),黑肚狼蛛毫不猶豫地攻擊了蜜蜂。我原本計劃是用蜜蜂把蜘蛛引出來,沒想到蜜蜂自己跑了進去,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我不能再等下去了,移開瓶口之后,我將一把鉗子伸進洞中,摸索著往外掏。不一會兒我就把那只可憐的蜜蜂的尸體掏了出來,里面的黑肚蜘蛛正在進餐,突然被我把食物搶走,它氣急敗壞地沖出來向我討要。我見它出洞以后,急忙用小石塊堵死它的洞口,截斷它的后路。它顯然不知道我早已嚴陣以待,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是怎么回事。我趁它發(fā)懵的時候,迅速用一根草棒將其撥進事先準備好的紙袋中。就這樣,我的誘捕計劃有驚無險地完成了。這只黑肚狼蛛被我?guī)Щ亓藢嶒炇遥瑳]過多久它就繁殖了一大群后代。
我在用蜜蜂誘引黑肚狼蛛的時候,還想看一下它是怎樣獵食的。不過,由于蜜蜂沖進了洞中,等拖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死了,所以也沒看到。我知道這種狼蛛不會像一些甲蟲一樣,吃自己母親儲備的食物,而是每天都要獵食,只吃新鮮的食物。每當見到新的獵物,它就將其立刻殺死,殺死后當即吃掉,非常殘忍。
狼蛛獵食并不容易。很多看上去比它兇猛的昆蟲都會飛進它的洞中,有的是全副武裝的蚱蜢,也有帶著毒刺的蜂。是敵人的武器厲害,還是黑肚狼蛛的毒牙厲害呢?毒牙像一把匕首,必須近距離搏擊才能發(fā)揮威力。所以,它必須在敵人沒有定神的時候立刻撲上去,把毒牙插進敵人的要害部位。如果沒有刺中要害部位,那么敵人會死嗎?我覺得雖然它的毒牙很厲害,但是還沒有到這種地步。
狼蛛擊敗蜜蜂的故事我們已經(jīng)在上面講過了。但是,我覺得還不過癮。我決定再找一個更有實力的昆蟲去向它挑戰(zhàn),最后我挑選了木匠蜂。這種蜂看上去很威武,身上長著黑絨毛,翅膀上有紫色的條紋。最重要的是它有一根很厲害的刺,若是不小心被它刺到,會腫起一個大疙瘩,要好長時間才會消下去。我為什么對這根刺的威力這么了解呢?因為我就不幸被它刺到過。對黑肚狼蛛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難應付的對手。
我用的還是同一種方法,將幾只木匠蜂裝入到透明的玻璃瓶子中,然后把瓶口對準一個黑肚狼蛛的洞口。我知道洞里的黑肚狼蛛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這能大大提升它的作戰(zhàn)欲望。木匠蜂對于這種狹小的空間很不適應,發(fā)出嗡嗡的聲音。洞內(nèi)的黑肚狼蛛被外面的動靜驚動了,它慢慢地爬出洞口,了解形勢。它只探出半個身體,看到眼前的情景也不敢貿(mào)然行動,雙方就這樣對峙著。我在一邊耐心地觀戰(zhàn)。半個小時過去了,我期待的大戰(zhàn)還沒有上演。黑肚狼蛛居然掉轉(zhuǎn)方向,爬回了洞中。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它們小心謹慎嗎?我又去其他幾個黑肚狼蛛的洞口試了一下,結(jié)果一樣,它們對于眼前的美餐無動于衷,看來它們的戒備心很強。
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后我終于成功了。我遇到一只餓瘋了的黑肚狼蛛,它不管不顧地就從洞中沖了出來,三下五除二就將強壯的木匠蜂放倒在地。我期待的大戰(zhàn)在一瞬間就結(jié)束了,黑肚狼蛛的毒牙刺進了木匠蜂的腦后,木匠蜂立刻死去。我對它的這一招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發(fā)現(xiàn)它有一種本領(lǐng),那就是一下子刺中對方的神經(jīng)中樞,絕不會有絲毫偏差。
之后我又做了幾次試驗,發(fā)現(xiàn)狼蛛的作戰(zhàn)手段都很相似,那就是迅速擊中敵人要害,一擊致命。它們每次作戰(zhàn)前都做充分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這就是為什么前幾次狼蛛守在洞口不進攻的原因,它們沒有準備好絕不會貿(mào)然進攻,尤其是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若是失手,自己的命很可能就沒了。若是狼蛛擊中了木匠蜂,但擊中的不是要害部位的話,木匠蜂的生命還能維持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中木匠蜂很可能就攻擊狼蛛。因此,沒有好的進攻機會,狼蛛是絕不出手的。只有等到敵人把要害暴露在它的進攻范圍之內(nèi)的時候,它才會出擊。
下面我就來看一下,狼蛛的毒素到底有多毒。
有一只小麻雀剛剛長好毛,準備要出巢獨立生活。我把它拿來當試驗品,讓狼蛛在它腿上咬了一口。傷口是紅色的,還流了一滴血,不一會兒,傷口就變成紫色的了。這條被咬傷的腿像是被麻醉了一樣,動彈不得。除了一條腿不聽使喚以外,這只麻雀其他的部位沒看出有什么變化。它還是蹦蹦跳跳地哪兒都去,只不過是用一條腿。我的女兒因為它做了我的試驗品而可憐它,喂它吃一些蒼蠅和面包。它的胃口還不錯,一點兒都沒客氣,全部吃了下去。看到它這樣健康,我覺得用不了多久它就會痊愈,就可以自由地飛翔在天上了。沒想到,兩天之后它的情況急轉(zhuǎn)直下,一點兒東西也不吃,羽毛也不再梳理,顯得凌亂,身體蜷縮著,有時候一動不動,有時候一陣痙攣。我的女兒把它捧在手中,想給它一點兒溫暖。可是最后,它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家里人因為這只小麻雀的死都對我抱有一股敵意,這一點,我從他們看我的目光中就能感覺得到。他們覺得這只小麻雀本不會死,都怪我那個實驗。我也感到很傷心,為了弄明白一個小小的問題,搭進去一條鮮活的生命。付出的代價真是太大了。
但我并沒有停止我的實驗,我這次選定的試驗品是一只鼴鼠。這是我從田地里抓回來的,當時它正在大口大口地偷吃萵苣。這樣一個小偷,就是死了也不會可惜的。自從把它抓回來之后,我就把它養(yǎng)在一個籠子里,每天都喂它鮮活的食物,已經(jīng)把它喂得又肥又胖。現(xiàn)在,是把它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我讓狼蛛去咬這只鼴鼠的鼻子。被咬后的鼴鼠不停地撓著鼻子,直到寬大的爪子把鼻子撓得血肉模糊。此后,這只鼴鼠便行動遲緩、食欲不振,幾乎不再吃任何東西。到了第二天,它已經(jīng)躺在那里一動不動,不再進食。我看得出它非常難受。最終,它的結(jié)局同那只小麻雀一樣。死的時候距離被咬僅過了三十六小時。它應該是被毒死的,不是被餓死的,因為籠子里面還有大量的食物沒有吃。
狼蛛的毒素有多毒,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認識。不僅是小昆蟲,就連小麻雀和大一點的鼴鼠都能被毒死。鼴鼠死后我便再沒有做類似的實驗,我覺得已經(jīng)沒有必要了,能毒死麻雀和鼴鼠就足以讓我們對它們警惕了。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能讓它們咬到,不能做它們的試驗品。
同狼蛛一樣,黃蜂也喜歡將獵物麻醉。現(xiàn)在,就讓我們將黃蜂和蜘蛛對比一下,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異同。相同之處是,它們都喜歡用毒刺去刺對方的神經(jīng)中樞;不同之處是,蜘蛛為了方便實用,會讓對方立刻死去,所以它刺的是對方頭部的神經(jīng)中樞;而黃蜂捕食是為了給幼蟲當食物,為了保持新鮮,不能把它刺死,所以,它刺的是對方其他部位的神經(jīng)中樞。
它們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對待敵人的辦法,這一點不用學,它們生來便懂得。這也使我覺得,世界上有一位統(tǒng)領(lǐng)萬物的神,它主宰著一切生靈,賜不同的動物以不同的技能。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人類。
我在實驗室里養(yǎng)了幾只狼蛛,它們被我安置在泥盆中。我經(jīng)常觀察它們,見過許多它們獵食時的場面。它們把強壯的身體藏在洞中,只露出半個腦袋,眼睛四下觀望,非常警覺。為了能夠隨時躍起,撲向獵物,它們把腿縮在一起。這種姿勢它們一保持就是幾個小時,耐心地等待著獵物經(jīng)過。
可能大半天沒有什么收獲,但是只要有機會降臨,它們就能把握住。無論是蝗蟲、蜻蜓,還是什么其他昆蟲,只要它們從洞口前經(jīng)過,守候已久的狼蛛便迅速竄出來,跳到對方身上,同時用毒牙狠狠地扎在對方的要害上。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一瞬間結(jié)束戰(zhàn)斗。那些倒霉的過路者,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擊倒在地,成了別人的美餐。狼蛛站在倒下的獵物旁顯得很得意。稍后,它將這頓大餐拖回洞中慢慢享用。它的捕食技巧是如此高超,身手如此敏捷,讓人嘆為觀止。
我們說過狼蛛不會輕易冒險。如果獵物離它挺近,它便會一下子跳到對方的身上。如果獵物離它距離很遠,它寧愿放棄,也不會貿(mào)然行動,更不會追著獵物不放。它是那種一擊致命的殺手,并不擅長鏖戰(zhàn)。
從狼蛛的捕食可以看出,它是一種非常理性的動物。它不像條紋蜘蛛一樣,可以借助網(wǎng)捕食。因此,只得耐心地在洞口守候。很多昆蟲都沒有耐心、沒有恒心。但是狼蛛明白,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如果自己沒有耐心、沒有恒心,恐怕早就餓死了。這塊土地上生活著各種昆蟲,數(shù)量繁多,總有一些會經(jīng)過它的洞口。所以說,狼蛛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它只需要耐心地等待著機會降臨,然后將其把握住。
即使是長時間的等待沒有收獲,狼蛛也不會被饑餓困擾。因為它有一個特殊的胃,這個胃非常節(jié)制,能使它長時間不進食還不會感覺饑餓。我就經(jīng)常忘記給實驗室中的狼蛛喂食,有時候會長達一周的時間。但是,它們并沒有看上去很憔悴,還是那樣精神,只不過變得有點貪婪而已。
狼蛛年幼的時候身體是灰色的,還沒有黑色的絨毛,那是成熟狼蛛特有的標志。那時的狼蛛并不是用現(xiàn)在這種辦法狩獵,因為當時它還沒有洞可以躲藏。當時它們整日在草叢中游蕩,過著流浪的生活,讓人覺得,那才是真正的打獵。如果它們發(fā)現(xiàn)獵物,便上前將其從巢中趕出來。這些昆蟲見了狼蛛嚇得拼命逃跑,可是已經(jīng)晚了,小狼蛛一下跳到獵物身上,將其殺死。
我實驗室中的小狼蛛經(jīng)常捕食蒼蠅,它那敏捷的動作我非常欣賞。它猛然一躍,便能將停在兩寸高的草上的蒼蠅撲住。讓人感覺跟貓捉老鼠一樣。
小時候的狼蛛給人感覺要靈敏得多,也非常活潑,經(jīng)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動作,給你一個驚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們的身體還很輕。等它們成年以后,肚子里有了卵,便收斂多了。到那時,它們就給自己挖一個洞,整日守在洞口,等待獵物送上門來。這便是成年狼蛛的狩獵方式。
狼蛛看上去很兇殘,但那是對待獵物。如果你見過它是如何愛護自己的家庭,你對它的印象可能會有所改善。
八月的一個清晨,我在散步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只正在織網(wǎng)的狼蛛。它在地上織了一張很粗糙的網(wǎng),有手掌大小。雖然樣子不美觀,但是很堅固。這是它打的地基,是將巢與沙地隔開用的。它在地基上面用最好的白絲織出一個小塊,大小、形狀都像一枚硬幣。接下來,它不斷地將這個小塊邊緣加厚,直至形成一個碗的形狀。一條又寬又平的絲帶圍在碗的周邊。狼蛛會將卵產(chǎn)在其中,并用絲織一個蓋子蓋在上面。從外面看去,就像一塊地毯上放著一個圓球。
工作還沒有結(jié)束,狼蛛把地基上面的絲一根根抽去,將地基的周邊向中間圍攏上去,蓋在中間的圓球上面。這樣,鋪在底下的網(wǎng)就把上面的球包住了。然后,把里面裝著卵的球使勁地往外拉,拉出一半,只剩下半部被網(wǎng)裹住,上半部露在外面。因為到時候小狼蛛要從上面出來。這是一項非常耗體力的工作,狼蛛往往要將牙齒和大腿同時派上用場,忙大半天才能完成。
裝著卵的這些圓球是用白絲織成的,摸上去非常柔軟。你會在圓球的中間地帶發(fā)現(xiàn)一圈折痕,這個地帶非常堅固,即使你用針去捅,也捅不破。這圈折痕就是原先鋪在下面的那張網(wǎng)的邊緣。圓球頂端除了母狼蛛織的絲蓋以外,沒有別的保護措施。圓球內(nèi)部也沒有什么保溫措施,只有卵。不像條紋蜘蛛的巢內(nèi)那樣,鋪著許多柔軟的絨毛。是狼蛛的卵不怕嚴寒嗎?不是的,它們會趕在冬季來臨之前就孵化出來。
編制這個圓球,母蛛用了整整一早上的時間,中間一點兒休息也沒有。等工作結(jié)束后,母蛛才稍加休息。這個圓球像寶貝一樣被它抱在懷中。看到這里之后,我便離開了。等我第二天早上再去看的時候,這個小球已經(jīng)被它掛在了身后,像是背了一個包袱一樣。
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星期里,無論是在外面散步,還是出入洞穴,甚至同敵人打斗的時候,它都從來沒有將這個包袱放下過。如果是這個包袱不小心從它背上掉下來,它會立刻發(fā)瘋似的沖上去,將其抱在懷中。看到周邊沒有危險后,再迅速地將它掛在身后的絲囊上,匆匆離開。如果是有敵人想搶它的寶貝,一般都不會有好下場。
再有幾天夏季就要結(jié)束了。狼蛛每天都會在大地被太陽曬得發(fā)熱的時候爬出洞口,靜靜地沐浴著陽光。狼蛛現(xiàn)在曬太陽的姿勢跟以前截然不同。以前狼蛛都是前半身探出洞外,后半身留在洞里,這個姿勢是為了使太陽照在它的眼睛上。而現(xiàn)在,狼蛛前半身沖著洞里,將后半身露在洞外。它現(xiàn)在曬太陽的目的已經(jīng)不是為了自己,那個裝著卵的小球被它用后腿舉在空中,輕輕地轉(zhuǎn)動著,以保證每一部分都能被曬到。這個姿勢從上午一直保持到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天內(nèi),每天都會如此。這樣的母愛,這樣的耐心都令人感動。它把卵放在太陽底下曬是想吸取太陽的熱量,就像鳥類會用自己的胸脯給予鳥蛋熱量一樣。
狼蛛的卵會在九月初的時候孵化出來。到時候圓球會沿著中間的折痕地帶裂開,為什么會裂開呢?是吸收了太陽的熱量自己裂開的,還是狼蛛感覺到了自己的幼蟲在巢內(nèi)的動靜之后將它打開的?都有可能。這讓我們想起了條紋蜘蛛的巢,條紋蜘蛛出生的時候母親已經(jīng)死了,它們只能等到巢像成熟的果實一樣,自己裂開。
裂開的巢內(nèi)一下子涌出二百多只小蜘蛛,它們緊緊地擠在母親的背上,由此可見它們有多小。遠處一看,感覺跟背著一塊枯樹皮一樣。小蜘蛛孵化出來以后,那個圓球就沒用了,被當作垃圾扔到了一邊。
盡管很擁擠,但是這些小蜘蛛都很安靜,乖乖在母親的身上趴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它們這是想要干什么呢?為什么不下來自己走路?它們的母親一點兒也不嫌麻煩,無論是在洞內(nèi),還是到洞外,都會背著自己這二百多個孩子。在換季之前,它們是不會下來的。
那么,這些小家伙們吃什么呢?直到它們從母親的背上下來,我都沒有看到它們長大。和剛從卵中出來的時候完全一樣。我由此斷定,它們在母親背上的時候什么東西都沒吃。
這時的狼蛛母親吃得也很少。我偶爾拿蝗蟲去喂它,它不是像以前那樣立刻撲上去,而是等很久才慢慢開口。胃口可能與季節(jié)有關(guān)系吧。不過,為了維持生命,它不得不出來捕食。就連捕食的時候,它也要背著孩子。
到了三月,這時我去探望洞中的狼蛛。它們的洞經(jīng)過了雨水、風雪的侵蝕,已經(jīng)有點破敗,可是它們依舊還是那么精神,兩只眼睛炯炯有神。小蜘蛛們還趴在母親的背上,這樣算來,它們已經(jīng)在母親身上待了五六個月了。鼴鼠被稱為美洲背負專家,不過,它只是把孩子在身上背幾個星期而已,比起狼蛛類差遠了。
被母親背著出去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因為它們隨時有掉到地上的危險。有時候是因為太顛簸,有時候是不小心被草葉撥到。母蛛要照顧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它是絕不會為那些掉下去的小蜘蛛勞神費力的。它不會出手相助,但是它會等待,等待那些小蜘蛛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爬上來。對于小蜘蛛來說,這并不是多大的困難,它們會迅速、利落地爬回母親的背上。
我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些小蜘蛛從它母親的背上用一支筆戳下來。母蛛像是沒有發(fā)覺一樣繼續(xù)前行,沒受半點影響。那些落地的小蜘蛛迅速地去追趕母蛛,等它們追上以后攀住了母蛛的腿,然后順著腿向上爬,一直爬到母親背上。難怪母蛛不怎么照顧它們,原來它們早已懂得照顧自己。
小蜘蛛將會在母蛛身上待七個月。我原先以為,母蛛在進食的時候會邀請它的孩子一起吃,或者分一點給孩子們。那段時間我總是在觀察母蛛,我想看一下它把食物分給孩子時的情景。母蛛一般喜歡將獵物拖回洞里去吃,偶爾也會在外面進食,就跟人們偶爾會出去野餐一樣。我只有等到它野餐的時候才有機會觀察它的進食。一次它在進食被我撞到,我看到了下面的情形:母親在下面享受著美餐,而背上的小蜘蛛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仿佛這些東西在它們眼中沒有一點兒誘惑力。看來母親應該是了解自己孩子的,沒有半點承讓,自己把食物全吃完了。我懷疑小蜘蛛還不知道“吃東西”這個概念,它們不明白母親在那里狼吞虎咽地是在干什么。
那么,這七個月里面它們靠什么生存呢?你們可能會猜測:既然它們一刻也不會從母親的背上下來,那么營養(yǎng)一定來自母親身上。據(jù)我觀察,并不是這樣。因為它們只是靜靜地待著,從來沒見它們把嘴巴插進母親身上吮吸。而母蛛也并沒有被榨取后的那種衰老、瘦削,甚至還比以前胖了,精神也和以前一樣充足。
那么,維持這些小蜘蛛生命的營養(yǎng)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是在卵中的時候儲蓄的嗎?應該不是,卵中的營養(yǎng)微乎其微。這么說,這些小蜘蛛身上藏著一股神秘的力量。
如果它們待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我很容易就能理解它們?yōu)槭裁床恍枰澄铮透械膭游锒邥r一樣,身體不動就意味著生命暫時停止。但是這些小蜘蛛并非不動,它們在母親的背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隨時準備著陸。如果是不小心從這個超級育嬰車中掉下來,它們還會麻利地爬上去;它們?yōu)榱吮3制胶猓芊€(wěn)穩(wěn)地待在原地,還需要把小肢伸直,搭在旁邊的同伴身上。看來,它們不吃東西并不是因為靜止不動。
機器在運轉(zhuǎn)的過程中,上面的零件會受到磨損。動物也是一樣,運動的時候,動物身上的肌肉和其他每一部分都在不停地消耗著能量。機器磨損了就要維修、更新,動物運動后也需要補充能量。動物的身體就好像是火車頭,火車頭要走不但需要活塞、杠桿、車輪以及蒸汽導管等各個部分緊密合作,更重要的要往火爐中加煤。動物也是一樣,必須補充能量才能繼續(xù)活動。
小蜘蛛的個頭在離開母親的身體之前一直保持不變,剛出生的它們和七個月后的它們看上去是一個樣。個頭沒長說明它們沒有吸取任何營養(yǎng),但是它們是運動的,這又說明它們補充過能量。那么是什么給它們補充的能量呢?
讓我們再看一看火車頭,它的能量來自何處?來自煤。煤是什么?煤是億萬年前埋在地下的樹木。樹木的枝干和葉子肯定吸收并儲存了陽光的能量,火車頭吸收了煤提供的能量,也就是吸收了太陽的能量。
動物也是如此,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大家吸收的能量最終都是來自太陽。無論是植物的枝干、果實、還是種子,里面都儲藏著太陽的能量。太陽是萬物的源泉,是宇宙的統(tǒng)領(lǐng),沒有太陽就沒有一切生命,當然也就沒有人類。
太陽的能量進入動物體內(nèi),除了通過食物的途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比如說,直接射入體內(nèi),直接被肌膚吸收,就像是太陽能一樣。這種方法能行得通嗎?
關(guān)于這個問題,化學家給出了答案。未來的時候,人們可能會通過人工制品代替糧食,從而田地將被工廠和實驗室取代。化學家會利用精密的儀器,配置出含有各種能量的人工制品。這些制品被注射到我們身體中,或者像吃藥一樣吃下去,就能給我們提供能量。這樣,我們就可以不用靠吃東西來維持生命了。到時候,我們不再通過食物吸收太陽的能量,而是將這些能量直接吸收到體內(nèi)。
這只是一個構(gòu)想,不過應該挺有趣。這個夢想能實現(xiàn)嗎?這個目標要交給科學家們?nèi)崿F(xiàn)。
三月底的時候,小蜘蛛要與母親告別了。母蛛經(jīng)常蹲在洞口的矮墻上,看上去有點惆悵,畢竟母子一場。不過,它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所以任憑子女離去,沒有任何挽留。從此,它們便形同陌路。
它們舉行離別儀式的那天天氣非常好。在下午天氣最熱的時候,小蜘蛛們?nèi)齼蓛傻貜哪赣H的背上爬下。它們的動作是那樣利索,看不出對母親的身體有任何眷戀。它們在地上轉(zhuǎn)了一會兒之后,便像認準目標一樣,迅速地爬到了實驗室中的那些架子上。在這方面,它們與母蛛的習性正好相反。它們的母親喜歡住在地下的洞中,而它們,卻喜歡爬到高處。
爬到最頂端之后,它們一邊吐著絲,一邊把腿伸向空中亂蹬。我明白了這個動作的含義,它們還想繼續(xù)往上爬。我滿足了它們的要求,在架子頂端上插上了一根樹枝。不一會兒,它們又爬到了樹枝的頂端。它們放出絲,在樹枝頂端與其他高處之間搭起一座吊橋。小蜘蛛們在吊橋上來來回回地忙碌著,一副不滿足的樣子。它還想再往上攀登。
這次我選擇了一根蘆梗插了上去,蘆梗的頂端還分出幾根細枝。那些迫不及待的小蜘蛛一口氣爬到了樹枝的末梢。在那里,它們又開始用絲搭吊橋,玩得非常高興。這次它們吐出的絲格外地輕、格外的細,仿佛一陣清風就能將其吹走。若不是太陽光正好照在上面,根本就看不到它。小蜘蛛就在這樣一條若隱若現(xiàn)的絲上面走著,搖搖晃晃地像跳舞一樣。
忽然吹來一陣微風,這些細絲便被吹斷了,小蜘蛛緊緊抱著斷掉的那一頭,飄蕩在空中。這陣風若是很輕的話,它們就被吹落到近處;若是風大的話,它們就可能被吹到遠處的陌生地方,無論在哪里,它們都會開始新生活。
連續(xù)好多天,它們干的都是同樣的事情。只有下雨天能讓它們休息一下,因為它們的能量是太陽供給的。沒有陽光,它們便沒有精神干任何事情。
就這樣,昔日的大家庭解散了,家庭成員也一個個地飄向了遠方。孩子們都走后,母蛛一下子清閑了下來。它并沒有覺得孤單,反而更加有精神,這可能是因為壓在它背上的負擔突然消失了吧。一個好身體、一副好精神對它們來說至關(guān)重要,因為它們的生命會持續(xù)好幾年。
對比小狼蛛和成年狼蛛我們可以知道,有一種本能是只在它們年幼的時候擁有的,那就是登高。母蛛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本領(lǐng),因為它們登高是在離開母親的身體以后發(fā)生的事情。這些小蜘蛛呢?等它們被吹散到各地,經(jīng)過一段漂泊的生活之后,它們便開始挖洞,也從來沒想過要再去攀登什么。
人類有飛機,有汽車,有各種交通工具,但是蜘蛛沒有,它們要想到達遠處,就得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于是,它們攀登到高處,吐出細絲做交通工具,借助風做動力。等到達目的地之后,它們開始了新生活,也就忘記了旅行的過程,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是一位攀登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