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如何界定紀錄片?

邁入黃金時代

紀錄片的黃金時代始于20世紀80年代。數十年下來,發展勢頭迄今未有稍減。頻出的新作為舊瓶裝入了新酒,同時也促使人們嚴肅地思考,究竟該如何界定紀錄片這種電影創作形式。新作品挑戰了人們原本對紀錄片的假定,重塑了我們對紀錄片的認知。它們以嶄新的視角觀察世界,以充滿創造性的形式完成表達。這些新作品通常都會采用講故事的結構,但這種故事卻與眾不同:它們源自我們共享的現實世界。在當今時代,主流媒體不斷重復著同樣的故事、同樣的主題,無意進行任何形式上的創新,卻對有著自身政治考量和限制性要求的強勢贊助商百般逢迎。在這種背景下,獨立紀錄片卻獨具只眼,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講述那些足以拓展我們的視野、激發新的可能的動人故事。

如今,紀錄片已經成為介入社會、呈現獨特視野的電影旗艦,紀錄片的創作沖動已經溢出傳統邊界,拓展到包括YouTube、Vimeo、Vine、Facebook在內的互聯網上。在這里,戲仿紀錄片(mocumentary)[1]、準紀錄片(quasi-documentary)、半紀錄片(semi-documentary)、偽紀錄片(pseudo-documentary)與真正的紀錄片一道,以其新穎的形式和新鮮的主題而大行其道?;ヂ摼W及其近乎零成本的發行方式,輔以其獨具的口耳相傳的熱忱,加上人們對新視角、新觀念的渴望,所有這些共同賦予了紀錄片一個光明而充滿生機的未來。

自80年代中期以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也顯示出紀錄片作為一種喜聞樂見、引人入勝的電影形式,不斷看漲的走勢。我們從來沒聽說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有多么大膽的口味,多愁善感倒是其常態。但即便如此,它也忍不住對這個黃金時代中涌現出來的部分最杰出的作品拋出橄欖枝??匆幌?0年代以來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作品:

《哈維·米爾克的時代》(The Times of Harvey Milk,1984),主題是關于同性戀運動先驅、政治家哈維·米爾克(Harvey Milk)的。

排名第二的兩部作品:《比基尼電臺》(Radio Bikini,1987),回顧了原子彈爆炸導致的多人輻射死傷的事件;《矢志不移》(Eyes on the Prize,1987),講述了民權運動的傳奇故事。

本片高度依賴歷史素材來重新捕捉20世紀60年代早期民權運動的質感和基調。歷史影像賦予了被采訪對象所講述的內容以真實感,也讓他們的證詞變得更富感染力。《矢志不移:美國民權之路》(Eyes on the Prize,Henry Hampton,1987)

《終點旅館》(Hotel Terminus,1988),主題是尋找臭名昭著的納粹分子克勞斯·巴比(Klaus Barbie);入圍的崔明慧(Christine Choy)與蕾妮·塔吉瑪·裴娜(Renee Tajima-Pe?a)的《誰殺了陳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1988),回顧了一名年輕的美國華裔被兩名失業的底特律汽車工人襲擊致死案,其背景是日本汽車工業在與美國國產汽車生產商的競爭中取得了優勢,令當地汽車工人處境艱難,甚至出離憤怒。[2]

在這部影片中,導演運用當地電視臺拍攝的素材和他們自己拍攝的素材,來探究陳果仁被謀殺背后的原因。上圖取自導演拍攝的一個固定鏡頭,從中可以看到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也在算計著報道這件事。此時受害者的母親正在一個集會上發言,杰西·杰克遜(Jesse Jackson)牧師也在現場?!墩l殺了陳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Renee Tajima-Pe?a and Christine Choy,1988)

本片因對幾位搖滾樂領域成功的和聲歌手的出色刻畫,贏得了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他們從不渴望聚光燈的照射,卻為無數令人難忘的高質量的歌曲做出了貢獻。在影片另一個場景中,瑪麗·克萊頓(Merry Clayton)加入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演唱的《給我庇護》(Gimme Shelter)的副歌部分,場面感人至深。《離巨星二十英尺》(20 Feet from Stardom,Morgan Neville,2013)

《美國夢》(American Dream,1990),表現了芭芭拉·卡頗(Barbara Kopple)對曠日持久、撲朔迷離的工人罷工運動所做的深入考察;排名第二的《60年代的伯克利》(Berkeley in the Sixties,1990),講述了關于言論自由和反越戰運動的一段激動人心的歷史。

《超碼的我》(Super Size Me,2004),呈現了摩根·斯普爾洛克(Morgan Spurlock)對快餐工業既幽默又嚴肅的指控。在影片拍攝期間,他盡量不吃其他東西,只吃快餐,以此來增強影片的戲劇性。

《安然:房間里最聰明的人》(Enron: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2005),關于安然公司的崩潰及公司高層為獲取個人利益而傷害他人的故事。

《帝企鵝日記》(March of the Penguins,2005),關注了南極地區企鵝群體的命運。

《水之患》(Trouble the Water,2008),講述了卡特里娜颶風襲擊新奧爾良事件及其后果。

《從禮品店出門》(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2010),包括對街頭涂鴉藝術家們的復雜描述,以及影片導演本人的神奇轉變。

《天然氣之地》(Gasland,2010),對水力壓裂法開采天然氣進行的扎實有力卻令人憂心的考察。

《五臺破攝影機》(5 Broken Cameras,2011),講述了一位遠離政治的巴勒斯坦農場主被迫面對以色列軍隊入侵的故事。

《尋找小糖人》(Searching for Sugar Man,2012),記述了導演尋找一位失蹤甚至可能已經死亡的歌手的故事。在南非,這個人時至今日依然廣受歡迎。

《殺戮演繹》(The Act of Killing,2012),對印尼大屠殺做了令人震驚的描述,具體方式是讓當年的劊子手來講述和重現這段歷史。

《離巨星二十英尺》(20 Feet from Stardom,2013),對一些成功的和聲歌手所進行的令人振奮的描述,內容涵蓋了他們舞臺上下的生活。

《第四公民》(Citizenfour,2014),對曝光了美國政府秘密監視項目的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做了清晰描述。

《維龍加》(Virunga,2014),考察了緊張的政治局勢對剛果國家公園,這個大猩猩的家園和蘊含了豐富的石油礦藏的地方的未來所產生的影響。

與另外那些通過電影節、影院、有線電視和網站而贏得了大量國內、國際觀眾的影片一道,這些影片證明了紀錄片在今天所擁有的無窮魅力。喬納森·考埃特(Jonathan Caouette)(《詛咒》,Tarnation,2003)、摩根·斯普爾洛克(《超碼的我》,Super Size Me,2004)、澤娜·布里斯基(Zana Briski)(《生于妓院》,Born into Brothels,2004),當然還有邁克·摩爾(Michael Moore)(《華氏911》,Fahrenheit 9/11,2004;《醫療內幕》,Sicko,2007)等,這些導演發出的聲音提醒我們注意到他們與媒體集團權威語調之間所保持的距離。他們面對權力發聲,而不是去擁抱權力。他們大膽的風格——近距離貼近歷史性時刻、貼近處在歷史性時刻的人們——超越了傳統紀錄片那種全知色彩的講述和電視新聞那種事不關己的冷漠。就如同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演說家一樣,這些導演們為了自己關心的話題發出獨特的聲音,采用了既合時宜又順理成章的方式,進行敞開心扉的表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买车| 任丘市| 万全县| 涡阳县| 罗定市| 太谷县| 孟州市| 梧州市| 天全县| 丽江市| 和龙市| 桦甸市| 兰西县| 洛阳市| 永州市| 定结县| 库车县| 阳原县| 涿州市| 沁水县| 弥渡县| 兴仁县| 庆城县| 林周县| 哈巴河县| 乐亭县| 策勒县| 安顺市| 大渡口区| 双柏县| 峡江县| 文水县| 丰原市| 光山县| 滨海县| 南昌市| 兰坪| 潢川县| 玛多县|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