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變現
- (日)山口周
- 1414字
- 2021-11-05 17:59:10
前 言
所有的一切,都通過“自學”獲得
撰寫本書,是為了將我至今通過實踐所獲得的“讀書與工作相聯系的方法”傳授給那些“雖然也算讀了一些書,但總感覺自己無法將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和感性活用到工作中”的人們。
我20多歲時入職大型的廣告公司,30多歲入職外資系戰略咨詢公司,年過40,則進入了專攻組織開發的外資系咨詢公司工作。此外,我從35歲左右開始,便以教員、講師的身份在日本GLOBIS等各類教育機構、商學院授課。
我雖然有這樣的工作經歷,但其實從來沒有在商學院系統地學習過經營學。我所掌握的一切知識都是自學獲得的。
我在大學及研究生時期所學的是美術史。什么是美術史呢?其實美術史這門學問,研究的就是音樂、繪畫、雕刻等藝術在歷史上是如何演變的,以及這種變化和人類、社會的變化有著怎樣的關聯性。我想,它恐怕可以和哲學并列稱為“與商務最無關聯性的學科”了吧。
我一直以來都在鉆研美術史,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有關經營學的正式教育。那么,像我這樣一個人,卻在20多歲時進入廣告公司工作,制作針對顧客的銷售策略,在30歲時又為各大企業策劃并制定經營戰略,至今,還幫助日本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進行組織開發工作。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的確十分奇特。
話雖如此,一般在外資系咨詢公司就職的人大多持有MBA經營學的學位,或至少大部分人都具備經濟學或工學這一類比較實用的知識。
迄今為止,我已經和眾多咨詢顧問一起共事過。但還從未見到過大學及研究生時期都專攻美術史,并且還沒有讀過MBA、從事過的工作與這一行業相去甚遠的人。
可以說,我走過一段“距離商務人士很遙遠”的路,但卻在咨詢顧問這一行工作了十年以上,這都是因為我通過“讀書”學到了知識。
說起來,那些有價值的內容,我全都是通過自學掌握的。
因提出進化論而顛覆了全世界認知的達爾文如是說。而這句話也完全能夠表達我的想法。
反過來講,無論去多么好的學校,接受多么好的教育,倘若不能通過書本持續學習知識,那么知識生產就很難作為一項職業,在這世上展現出其價值。
是否能夠與工作構成聯系,關鍵還要看“讀后”
那么,在通過讀書自學的行為中,什么才是區分“知識生產力”的關鍵呢?
很多人經常會有一種誤解,認為“閱讀量最為重要”。的確,如果沒有讀夠一定量的書,應該很難發揮出高級的知識生產力吧?古今中外都有大量“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其中強調“閱讀量有多么重要”的名言可不在少數。
但我認為“閱讀量是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充分條件”。就算是在一個所有成員都擁有相當閱讀量的群體之中,人和人之間的知識生產力仍然具有很大差別,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先說結論吧,當你想要將通過讀書獲得的知識和感悟活用到工作中時,重點其實在“讀后”。
通過讀書獲得知識,就好比廚師為料理而進行備菜。但是沒有哪個廚師會把準備好的食材直接端給食客的,對吧?
廚師們會將準備好的食材收進冷庫,然后根據客人的需求去組合不同食材,料理出美味的菜品。
從事知識生產工作的商務人士也是一樣,他們要做的,就是將從各種書籍中獲取的知識貯藏起來,并依據不同的需求,將這些知識進行組合,從而生產出知識性的成果。
“雖然也算讀了一些書,但卻至今沒能將其與工作連接起來”,對于這類人來說,問題并沒出在“備菜量”上,而是出在“備完菜后”。也就是說,問題出在信息的整理、貯藏的方式,以及根據工作的具體情況去組合信息的能力。因此,相較于“閱讀量”,“讀后”反而成了問題的關鍵。
那么,就讓我通過本書,為大家詳細闡釋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方法吧。
山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