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考古現場:絲綢之路考古十講
- 齊東方
- 598字
- 2021-11-05 18:34:01
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
今天我講的“波斯藝術與中國”,既是實地考察記,也有以往研究的分享,還會包括一些現代的情況。因為貫穿歐亞的絲綢之路,從來不是中國的專利,伊朗以及中亞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受惠國,他們同樣贊頌著絲綢之路。我們在伊朗,時時可見這一歷史文化的延續。比如有時住的叫絲綢之路旅館,吃的就在絲綢之路餐廳。
中國和伊朗之間究竟有什么聯系?從伊朗古代金銀器、瓷器、織物、玻璃器、壁畫和石刻圖像等等中,可見到其與中國千絲萬縷的關聯。
絲綢之路傳播的古代文物,數量和種類都不少,這是考古學興起之前未曾想到的。而且,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古今之間,還存在著微妙的聯系。
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波斯王朝中比較著名的有阿契美尼德王朝,相當于中國的戰國到漢代時期;后來是帕提亞王朝,即《漢書》里講的“安息國”;再往后就是薩珊王朝,相當于中國北朝到唐朝初年。
伊朗的歷史,宏觀上可以薩珊王朝的滅亡為界,分為兩個階段。651年,阿拉伯帝國推翻了薩珊王朝,用伊斯蘭教取代了原來的國教——祆教(拜火教),整個國家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
這一年,末代薩珊國王亞茲德格爾德三世的兒子卑路斯東逃至唐朝。為什么曾經雄視歐亞的薩珊帝國滅亡后選擇唐朝的庇護?這一選擇必有長期互信的基礎,說明在此之前一定有著密切的交往。

絲綢之路賓館
現在去伊朗,從那里的人們友好的微笑中,我們仿佛回到了波斯的大流士、庫思老時代,回到我們的漢唐時代,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