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方案設計階段
2.2.1 方案的設計分析與定位分析
1.委托方意向與設計要求分析
本階段要求各項目組將設計前期準備階段所收集的項目信息進行列表分析,并以主要信息作為設計定位依據。結合委托方設計項目的各部門人員工作的性質、特點和內在聯系分析空間的組織關系組成;結合工作流程確定交通流線與各空間分布;結合場所內進行的工作性質確定空間功能關系;場所實際情況的分析。主要體現在:
1)分析現有建筑的水、暖、電、氣等設施的規格、位置、走向及與建筑結構的關系。
2)綜合分析建筑內部情況,與周圍建筑的關系及相關配套設施情況和位置。
2.設計主題與風格的定位
在完成設計前期準備階段的任務之后,要進行的工作就是確定設計主題與設計風格的定位了。在這一階段需要設計師理解項目擬設計的風格所涵蓋的歷史風情、人文特點,設計風格的裝飾手法、造型紋樣、肌理質感、配色習慣等。如果是采用包含多種風格的混搭設計時,還要研究不同風格的共性特征,并用某種元素作為主導,使之和諧統一。例如,中國清代的圓明園,就將東方宮廷風格與西方的柱式、線腳等裝飾元素巧妙結合在一起,以卷草紋樣為元素,將中西方的文化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宮殿建筑形式,因而取得了驚人的藝術成就。任何一個優秀的案例其設計都有相應的文化主題。設計主題表達方式與寫文章的技巧是相同的,有主次之分,也有空間開合的次序變化,用耐人尋味的文脈主題貫穿整個設計,充分體現人與空間和諧的原則,營造出符合空間設計的意境。
3.設計思維的展開
在完成設計主題與風格的定位之后,接下來進入展開設計思維、表達設計主題的階段,這一階段是主觀和多元的。
設計思維的展開概括起來主要可以包括如下四種方式:
(1)形象聯想。以某種關聯形象為聯想的出發點,可以通過形象的結構、形狀、質感、顏色的關系等多方面;或者是整體與局部、原因與結果、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或者是形象與形象之間相同、相近、相反的關系等多角度跳躍式地展開聯想。然后抓住可能發展出的每一個結果和變化去拓展,最后達成新的派生形象,成為設計的母體符號。
如圖2-2,某主題餐廳的設計構想為表現20世紀80年代的生活場景,設計通過對空間的理解,選擇斑駁的水泥地面、沒有裝飾的粉墻、年代感的花布、鑄鐵鋼架等材質,黑白老照片、以及那個年代特有的室內陳設等借以表現一種時空穿越的體驗感,讓每一個與之相遇的人都能感受一次時光倒流般的餐飲體驗。

圖2-2 湘潭市某懷舊主題餐廳
(2)概念聯想。事物的概念,這里指的是一種理念、一種風格、一種時尚,或是一組簡單的詞語,運用類推、抽象、轉化等聯想思維,把它轉換成新的設計概念,如“桃花源”一詞的概念可聯想至“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最后聯想到“隱世”。設計師接觸的事物越多,想象力越豐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
(3)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作為將設計向深度和廣度推動的動力,是設計思維中的重要方式之一。發散性思維,關鍵是要能打破思維定式,改變單一的思維方法,運用聯想、想象等,盡可能地拓展思路(圖2-3)。

圖2-3 發散性思維實例
(4)圖解形象思維。圖解形象思維主要是在手繪草圖過程中,通過眼→腦→手→圖形四個環節的配合和反思,邊看、邊想、邊畫,反復推敲,促進設計思維的完善。
2.2.2 確定設計方案
本階段要求各項目組將設計風格與理念貫穿于整個方案設計之中,初步確定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1.確定空間的平面技術參數
平面布置是整個方案設計過程中最重要、最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平面布置首先要滿足空間使用功能分布,要求在限定的建筑框架中實現空間利用的最大可能性。
空間的平面布局需要統籌規劃。通常,首先要根據空間使用要求、設備尺寸、人體工程學、建筑設計規范等定出具體的空間尺寸數據要求,包括各個空間基本面積分配、走道的寬度、隔斷高度、人平使用面積等,再全面積進行劃分。
2.空間組織設計
空間組織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功能區域的安排。功能區域安排要符合工作和使用的方便,每個空間還需有相關的功能區輔助和支持。如在辦公空間設計中進行的接待和洽談,有時需要樣品展示和資料介紹的空間;工作和審閱部門,也許需要計算機和有關設施輔助;領導部門常常需要辦公、秘書、調研、財務等部門配合,這些輔助部門應根據其工作性質,安排在合適的位置。在進行功能區域分配時,除了要給予足夠的空間之外,還要考慮其位置的合理性。
空間組織設計還要考慮空間序列的設計。如同寫文章一樣,要考慮空間的起始、發展、中心、尾聲,四個階段的組織安排。
3.多方案綜合對比分析
多方案綜合對比分析在室內設計過程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設計師針對空間設計往往會提出若干不同的方案發展方向。最終一個優秀的設計方案的誕生,常常是將前期提出的多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出優劣,篩選出精華,然后決定設計發展的方向,有時也可采用綜合的手法,將幾種設計方案取長補短,經過提煉優化整合為一個新方案(圖2-4)。

圖2-4 多方案綜合對比分析
2.2.3 方案設計與圖樣表現
本階段要求各項目組將設計方案前期以方案草圖的形式展現,之后又用方案文本的形式表現出來。
方案草圖的表現是方案設計平面立體構思的延伸,是設計師與客戶溝通的最有效的表達手段之一。
方案草圖的具體表現方式有徒手線稿、鋼筆淡彩、馬克筆、彩色鉛筆,描繪草圖加計算機技法修飾等,方案草圖的表達是基于設計師對空間完全理解的基礎上,將設計構思用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一個總過程,是設計思維概念轉化成設計成果的重要手段。圖2-5所示為某辦公樓平面方案圖。
方案圖設計階段的技術圖樣是一套完整的正式室內設計圖樣,它包括平面布局圖、地面鋪設圖、頂棚平面圖、立面圖、空間效果圖、材料樣板圖和設計說明。從內容上,方案圖是概念設計的具體化、全面化和深入化。從效果上,方案圖是運用規范的工程交流圖樣語言,達到具有表現力的強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概念設計的優化選擇,是決定設計方向的關鍵階段。

圖2-5 某辦公樓平面方案圖
效果圖是設計構思空間的虛擬呈現,是為了表現設計方案的空間效果而制作的一種三維空間虛擬表達。方案效果圖直觀明了,對于委托方來說,效果圖是理解設計意圖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在實際的業務溝通中,效果圖只是設計師表現方案的一種手法,并不是設計工作的全部。讓委托方能直觀了解設計構思的綜合表現,便是效果圖的目的。效果圖難免與實施后的現實效果會有出入,這是設計師應該預先提醒委托方的,避免委托方只依賴效果圖來評價設計的好壞。
在繪制效果圖的過程中,設計師的藝術修養、審美素養及手繪透視圖的基本技能,對設計效果圖表達的水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方案設計也影響深遠,所以要做好方案表現,設計人員必須將這幾個方面作為長期訓練的必修課。
效果圖包括計算機效果圖、手繪透視圖兩種。手繪透視表現技法需要更多的美學基礎和手繪技能支持,并不是所有的設計師都能完全把握的,由此便派生了專業建筑表現行業,包括手繪建筑表現及計算機效果圖制作兩種,各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雖然兩者所用的工具不同(手繪以紙和筆為主,計算機以3Dmax、Photoshop等軟件為主),但他們都是以美學法則為原則,以設計規范為依據的最終表現,需要建筑表現師具有豐富的創作經歷及實際經驗,才能創作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圖。圖2-6所示為某項目設計效果圖。

圖2-6 某項目設計效果圖
2.2.4 方案成果要求
設計師應在充分了解設計委托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方案設計成果,具體提交順序要求如下。
1)設計方案說明:第一部分是項目的基本情況描述以及技術經濟指標,如工程地址、設計內容、設計要求以及設計依據等;第二部分是關于設計創意的描述,通常按照該設計個案的功能定位、風格訴求、意境描述和實施手法來陳述。設計方案說明的描述是設計師感性思維的展現,用文字補充設計作品的意境,與圖樣配合使用,使委托方對設計方案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2)設計方案平面圖 在確定的建筑框架圖的基礎上,按照規范畫出具體而詳細的平面圖。繪制平面圖應嚴格按比例進行,不得隨意調整,一般平面圖采用的比例為1∶50~1∶100。平面圖應明確用標注表示各功能空間、隔墻位置、地面鋪裝、家具陳設等具體情況。
3)設計方案的主要空間的設計效果圖。
4)設計方案的主題配色方案,主色、襯色、補色應提交色樣或色標。
5)軟裝陳設索引圖、重要空間陳設及特殊物品的圖片或構想圖等,如特殊要求尺寸的沙發、造型雕塑、燈具、造型工藝陳設等。
6)設計所需且與整體配色概念一致的材質肌理樣板(無樣板應提供該系列材質的清晰照片),所選材料應考慮工程造價控制因素。
7)提交該案的燈光照度參數、色溫參數及特殊照明方式的具體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