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Theory |理論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機構投資者關注碳風險嗎?

當前關于股票收益的研究,大多將市場總體風險和與公司特征相關的個體風險納入考量范疇,但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變量——碳排放。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危機影響的日益加重,降低碳排放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碳排放是否被認為是一個系統性風險因素。有學者指出,二氧化碳排放量過高的公司可能會被征收碳稅或面臨限制排放的監管干預措施,因此,與碳排放相關的企業風險應當反映在其股票回報中。但是,也有研究指出,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對氣候變化的“滯后反應”可能會導致碳風險尚未反映在資產價格中,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使用技術的改進主要針對特定業務或部門,因而人們不會期望碳排放成為系統性風險因素。

本文作者系統地探討了機構投資者是否會要求碳風險溢價,具體研究了股票回報如何隨公司和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而變化。首先,作者提出了三種假說:

假說一:前瞻性投資者可能擔憂企業的碳風險,從而對高二氧化碳排放企業的股票尋求補償,具體體現在公司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其股票回報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此為“碳風險溢價假說”。

假說二:金融市場對碳風險的定價效率低下,與碳排放相關的風險被低估,機構投資者沒有將碳風險整合到投資決策之中。此為“市場無效率假說”或“碳阿爾法假說”。

假說三:高碳排放企業的股票會被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或道德感的機構投資者所回避(例如,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承諾從化石燃料企業撤資),以至于被回避的公司需要呈現出更高的股票回報。此為“撤資假說”。

本文作者研究發現,碳排放顯著影響企業的股票回報,“碳風險溢價假說”成立。一個引人注意的結果是,近年來才出現的碳溢價與企業的碳排放水平(總量和逐年變化量)有關,但與碳排放強度(單位銷售額的碳排放量)無關。這是因為,限制碳排放量的法律法規更加針對那些碳排放量最高的活動。此外,當排除了那些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業(石油和天然氣、公用事業和汽車行業)后,機構投資者沒有進行重大的排除性篩選。也就是說,在所有其他行業中,機構投資者不存在重大撤資。作者還進一步指出,碳風險不能僅僅歸結為化石燃料的供應問題,同時這也是一個需求問題,各行各業的企業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碳排放風險。

Bolton P, Kacperczyk M. Do Investors Care about Carbon Risk?[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1.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生育自由與偏見“綁架”

一般而言,從事非規范行為(或被社會成員視為反常行為)的個人更可能受到偏見。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鼓勵生育,因而沒有孩子的個人也可能成為受偏見的對象。本文作者認為,一個人因沒有子女而處于相對消極境地的程度,可能會受性別、不生孩子的原因和社會支配傾向(個體對不同群體間關系平等性的一般性偏好)等因素影響。研究發現,相比于有子女或無法生育的人,自愿不生育和不明原因無子女的人會受到更多偏見,且無子女的女性并未比沒有子女的男性得到更負面的評價,評價也不會隨感知者性別的變化而變化。但那些社會支配傾向較高的感知者對無子女的人的評價更為負面,且男性違反傳統社會規范(如自愿不生育)會比女性受到更負面的評價。

Iverson H, Lindsay B, MacInnis

C C. You Don’t Want Kids?!:Exploring Evaluations of Those without Children[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20, 160(5): 719-733.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上了名牌大學,工資就會高嗎?

精英教育被認為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但現有學術研究對中國的精英教育鮮有關注。2018 年,中國 970 萬考生中有 81%被大學錄取,但只有不到 5%的考生被排名前 100的大學錄取。本文作者利用高考分數線,研究了中國名牌大學(作者定義排名前 100 的大學為名牌大學)的準入及其對畢業生工資的影響。作者收集了來自 31個大陸省份約 4萬名學生的高考成績、第一份工作、個人和父母特征、學校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數據,研究表明,中國存在精英教育的工作溢價,上名牌大學會使平均月工資增加 28%-45%。也就是說,高考分數確實很重要,特別是對于那些以微小差距進入名牌大學的學生來說,回報和溢價是很明顯的。

Jia R, Li H. Just Above the Exam Cutoff Score: Elite College Admission and Wages in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1, 196: 104371.

NBER Working Paper
碳定價政策與電動汽車政策并不總是互補的

大多數國家的環境政策都由各種規章制度和激勵措施組成,因為當多重外部性存在時,可能需要多種政策工具。然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數量政策工具和價格政策工具的結合會降低或消除某一工具的有效性。本文作者實證分析了電動汽車支持政策和碳定價政策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這兩個政策可能并不總是互補的,當碳價格處于一個較溫和(不高不低)的范圍內時,碳定價政策可能會降低電動汽車政策的激勵效應。這是因為,碳定價可以重新調整發電調度,較低的碳價會增加電力需求,減緩燃煤電廠的退役。但是,在燃煤發電使用極少,或碳價格極高,或可再生能源極其便宜的地區,碳定價政策與電動汽車政策相排斥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G i l l i n g h a m K , O v a e r e M , W e b e r S M. Carbon Policy and the Emissions Implications of Electric Vehicle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21.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持續居家辦公的決定或許是明智的

事件系統理論(EST)認為,關鍵事件需要引起重視并采取相應應對措施。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習慣發生了巨大改變,本文作者認為,居家辦公命令和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是典型的關鍵事件。為進一步研究這些事件如何影響人群整體的情緒以及其影響軌跡的演變,作者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對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7 月 1 日期間的 156 萬條Twitter推文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當居家辦公命令開始時,公眾對居家辦公的“憤怒”“厭惡”等情緒大幅下降、“歡樂”情緒立即大幅上升,在命令結束時,公眾的“憤怒”“厭惡”大幅上升、“歡樂”立即大幅下降,且這些影響隨著時間而消退。作者認為,持續居家辦公的決定或許是明智的。

Min H, Peng Y, Shoss M, et al.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Investigate the Public’s Emotional Responses to Work from Hom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21, 106(2): 214.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如何更加低碳地享用一杯好咖啡?

通常,消費者會將咖啡視為不會產生任何溫室氣體排放的“自然產品”。但咖啡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容忽視,因為它是一種氮密集型植物,價值鏈長且復雜。本文作者探究了德國咖啡消費者對于碳中和認證標簽、直接貿易采購聲明和公平貿易認證標簽等的支付意愿。研究發現,富裕消費者對具有碳中和標簽的精品咖啡平均意愿支付溢價是每 250 克咖啡 1.77 歐元,雖然低于直接貿易采購、公平貿易等道德標簽,但超過了碳中和認證的邊際成本;含碳中和認證標簽的產品更有可能被價格敏感度較低且受過高等教育的消費者購買。因此,如果政策能夠充分提供有關農業食品部門碳足跡的信息,消費者對碳中和認證的偏好將增加,從而創造出一種潛在的需求側工具來緩解氣候變化。

Birkenberg A, Narjes M E,W e i n m a n n B , e t a l . T h e Potential of Carbon Neutral Labeling to Engage Coffee Consumers i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278: 123621.

PNAS
男性更喜歡“走極端”的證據

男性和女性在基本經濟偏好上表現出的性別差異,導致他們做出許多截然不同的選擇。為了更好地分析性別差異在某些偏好上的不同形式,本文作者研究了兩種性別之間的平均差異,針對 97 個樣本中的 5 萬多名參與者進行了經濟學分析。實驗數據顯示,男性往往呈現出更大的偏好差異。時間、風險和社交這三項偏好上的性別差異是決定男女差異的重要因素,男性更可能具有極端的時間、風險和社交偏好,而女性在這三方面更可能只具有中等偏好。作者還發現,有時只有男性才具有極大的偏好差異,而男性有時表現出的偏好差異遠遠高于兩種性別之間的平均差異。研究認為,走極端不一定“是壞的”,它既可能帶來積極結果,也可能是消極結果。

Christian et al., Converging Evidence for Greater Male Variability in Time, Risk, and Social Preferences, PNAS,2021, DOI:10.1073/pnas.2026112118.

Human Relations
市場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師生關系重塑

在高等教育的市場化需求下,傳統的師生關系被徹底重塑。在新型的教育關系中,教師被重新塑造為專業服務工作者的角色:學生付費學習,教師的任務就是保障這些主權消費者的滿意度。本文就教師在市場化的高等教育環境中與學生互動的經歷進行了心理社會學分析,說明了教師應如何制定各種防御機制來應對學生作為“權威人物”無意識產生的依賴、從屬、脆弱和怨恨的情緒。教學制度與教師的職業責任相輔相成,用以照顧高度焦慮和脆弱的學生。同時,市場化造成的不斷變化的權利差異加大了師生關系中情緒反應的發生概率。本文作者指出,對學生“集體關懷”的組織話語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會誘發學生產生嚴重的矛盾情緒,從而極大地加劇了對教師的心理需求。

Nixon E, Scullion R. Academic Labour as Professional Service Work?: A Psychosocial Analysis of Emotion in Lecturer-Student Relations under Marketization[J]. Human Relations, 2021.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正念冥想療法的利與弊

美國布朗大學開展了一項針對心理治療及其不良反應的研究。該研究招募了 96 名 18-65 歲具有不同程度抑郁或消極情緒的參與者,他們在完成為期 8 周的正念認知療法后,回答與冥想的不良反應相關的問題。研究發現,包括正念療法在內的所有心理治療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一些傷害。83%的正念療法會產生至少一種與冥想相關的不良反應;58%的參與者報告了與正念冥想相關的不良反應,如過敏反應、噩夢、創傷性經歷的重新體驗、焦慮、過度刺激、不真實感;37%的參與者報告了與冥想相關的功能受損(如工作和人際交往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減弱),6%-14%的參與者報告了持續性的不良反應。然而,許多報告了不良反應的參與者,同時也報告了抑郁狀態的改善。可見,冥想帶來的不良反應和正面治療效果同時存在。

Britton W B, Lindahl J R, Cooper D J, et a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Meditation-Related Adverse Effects in Mindfulness Based Programs[J].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1: 21677026219963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葫芦岛市| 育儿| 四会市| 建始县| 湖南省| 清新县| 奉新县| 阳山县| 西畴县| 靖安县| 乌拉特中旗| 彭水| 峡江县| 维西| 武夷山市| 太白县| 元氏县| 宁阳县| 永寿县| 墨玉县| 萝北县| 五原县| 诏安县| 郯城县| 疏勒县| 溧阳市| 文成县| 大田县| 阿克陶县| 久治县| 乌兰县| 全州县| 安平县| 双鸭山市| 科技| 新巴尔虎左旗| 梁山县| 册亨县| 铅山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