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雞鳴,睡意全無,聞思泉涌,提筆下之。
處江南之中,思江南之鄉。煙雨蒙蒙,雨滴不斷,常處朦朧之中,天色共長天一色,霧蒙蒙。
小靈烯兒酣睡一旁,久看不厭,初為人母,照顧不周,在煙雨之中才懂何為人之本能。
春節過后,村莊寂靜無聲,斷聞車水之聲,熙熙攘攘。
近半月,月子中,似水流年,時間之長,久處一室,煙雨濛濛,心隨意足,意如飛龍,思前思后,想東想西,最不勝思親之心。
想煙雨朦朧,像霧里看花,似幻覺般錯落有致,似錯覺般真假不明。
不明江南之鄉,細思量,人之心,經之事,難念之經,常問婆婆,煙雨之天持之久?曰數月之久。
于回念京都之艷陽,每日星辰掛耀,煙雨少之又少,亦念家之晴陽,雖偶風飛沙,也覺春風和煦。
因月子之中,身體躺之又躺,望向窗外,思緒飄萬里,處江南之雨中,感受其綿綿細雨,一會下,一會停,不見天色之轉。
看天氣之報,數不盡之陰雨連綿,想油菜之花,驚艷不覺,想婺源之鄉,處之淡然,愿身臨其境,享花色之香。
家門處雖幾步之遙,即可望金黃之美,也需待其久,方可觀。
常思人之常,之無常,之平常,最恰之處,處之當下。
因小兒之小,睡眠混亂不佳,也聽雨聲不斷,愛聽《一聲佛號一聲心》,心靈之靜,漸入夢鄉。
初聞之時,青蔥歲月,讀書年華,整頓心境,再聞之時,煙雨江南,靜默守之,心扉成熟。
感恩愛人相伴其身,每日細微照料,感恩婆婆三餐之盛,顧聲不斷,才令其思煙雨江南,想煙雨。
在北方,雨至人可歇之,想父母之辛苦,雨聲才可慢慢享之。
在南方,雨聲一響,連續不斷,陰沉天氣,唯有適應,唯有習慣。
常思南北之差異,多之方方面面,少之家家之道,近兩月,因孕育之日,多聞江南之事,才懂為人者,事事不同,件件不易。
聽婆婆講其各種事,聆聽之時,嘆不易,往事樁樁,人真不易,感謝婆婆之分享,愿聞其聲。
原來江南之煙雨,亦有其之故事。
雖嫁為人妻,今已為人母,很多事,漸入佳境,姍姍來臨,對江南似幻覺般,時夢時醒,對煙雨蒙蒙,似錯覺般,如癡如醉。
江南之靜,如夢佳境,人人低調行事,從不覺張揚,年味過后,家家重入安靜。
對門之家,年前可見其燈久開,年后燈久之熄滅,我知其兒早已奔赴上海,我知其父亦披星戴月奔赴生計。
不止對門,貫穿全村,家家其同,江南之鄉,家之觀念甚重,在外奔赴,在家建別墅之居。
江南之人,低調謙遜,從不覺張揚,在北方,幾人坐一起,偶想尊嚴之事,亦會吹噓幾下,也不覺奇怪之事。
江南之年,也覺大不同,年味之中,家家忙之,車來車往,無不在道說年味將至,個個精神抖擻,女之靚麗,男之帥氣,禮貌有佳。
初來乍到,見之笑咦,從其之色,看不出真實年齡之佳,如爺爺今九十之多高齡,還可騎車上街采購,精神面貌似七十多有佳。
在江南之鄉,不至爺爺,家家似之,每每遇見,令其想家思父母之辛苦,念西北之哭,念北方之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煙雨江南或許似其煙雨,連人兒都似朦朧不已,但又如此真實謙和。
雞鳴之聲,鳴之不斷,思緒飄飛,東奔西走,短短思想之事,已落文中。
煙雨江南,不過如此,
煙雨江南,如此不同,
煙雨江南,慢慢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