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回家探親了,全班的工作落在夏之陽的肩上。雖然行使班長的職責還有點吃力,但在中隊領導的全力支持下,班里的工作仍是井井有序。
一天早上點名的時候,指導員宣布了進輪訓隊的人員名單,大部分是八八年的戰友。有王斌,但沒有夏之陽。進輪訓隊,軍事素質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輪訓隊回來后,可以當骨干、班長,也可以為考警校打下基礎。從輪訓隊出來,是一種資本,是值得驕傲的經歷。“他是從輪訓隊回來的。”有了這句話,戰友們都會高看他一眼。
夏之陽多少有些遺憾,可領導的安排自有其道理。現在骨干這樣缺乏,他怎能再走呢。再說,他每天都在履行班長的職責,進不進輪訓隊又有什么意義?服從組織的安排就是了。徐友等幾位八八年的戰友沒有進輪訓隊,徹底失望了。這是他們當骨干的最后機會了,他們面對領導的安排,免不了鬧情緒。
夏之陽卻絲毫沒有流露出遺憾神情。自由活動時,他主動帶著幾位八九年的戰友,把營房前凹凸不平的磚地面重新鋪平,一直干了兩個多小時。夏之陽他們剛把最后的打掃工作做完,指導員讓值班員吹響集合哨,他站在隊伍面前,氣沖沖地說:“現在跑步到哨所去看看!”夏之陽心中疑惑地想:又出什么事了?
戰友們在值班員的口令下,快步來到哨所。原來,哨所剛裝上的玻璃被人打碎了!指導員大發脾氣,還讓幾個戰友講講看法、進行評價等。夏之陽心里明白,這肯定又是哪位八八年的戰友,因為未能進入輪訓隊,為發泄內心的不平干下的好事!
“有什么不滿沖我來,拿哨所出氣算本事嗎?天冷了,廠里為哨所裝上玻璃,這是廠領導對我們的關心。現在玻璃爛了,我還有臉找廠里的人再裝嗎?”指導員氣得臉色都變了,“大家應該向好的同志看齊,一班副班長夏之陽,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領著幾位戰友干了一下午,把營房前的地面鋪平了。為什么人家能為中隊的利益著想,個別的人總是損害中隊的利益呢?是男子漢給我站出來!誰干的回去主動向我承認。全體帶回!”指導員命令值班員說。
西北風吹著,一天冷似一天。訓練場上,大多情況下都是新兵們嚴格訓練,老兵們卻不能認真訓練。有一天,副隊長(隊長帶隊執行任務了)看到這種情景,用嘲弄的口氣說:“你們冷不冷啊?不能認真地做動作,訓練有什么作用,干脆回去睡覺算了。”
“好啊,我們真想回去呢。”一位臉皮厚的老兵說。
“想得美!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與豬有什么區別?身體素質那么差,還算什么武警戰士?在部隊一天,就要履行軍人的職責,嚴格訓練,遵守部隊的紀律,這點道理還不懂?從今天開始,每天五公里越野長跑!”副隊長說著,命令值班員集合好隊伍,馬上進行五公里越野長跑。聽說副隊長的軍事素質特別好,是警校中的佼佼者。在副隊長的親自帶領下,戰友們從廠區出發,順著M區華川路、順江路、碧江路等轉了一大圈。剛開始跑步時,穿著兩層衣服都有些冷,漸漸地,有些戰友開始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了。特別是一些老同志,由于長期缺乏鍛煉,慢慢跟不上隊伍了。副隊長一直跑在最前面,甚至還跑前跑后地鼓勵跑不動的戰友。“快!跟上!老百姓在看著你們呢。你們可是帶著老兵的警銜,還跑不過新同志?大家不要給我丟臉!”副隊長邊跑邊說著。五公里跑下來后,有些戰友累得臉都發黃了。
“怎么樣?是騾子是馬現在看出來了吧?有什么可驕傲的!連新同志都跑不過,我都為你們感到難堪。”幾位平時趾高氣揚的老戰友,聽著副隊長的訓斥,一下子蔫了。
老同志認識到自己素質上的差距后,晚上,常常主動地訓練軍體、輔助練習等。全中隊形成了以軍事素質高為榮,以身體素質差為恥的良好風尚。
班長探親歸隊后,夏之陽肩上的責任輕松了,他只要行使副班長的職責就行了。
雖然已到了十二月上旬,H市的早晨并不太冷。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一天,夏之陽來到炊事班值班,一大早,他就同上司孫宏一起騎著自行車,來到M區菜市場。菜市場里人很多,不僅有買菜賣菜的人們,還有附近向陽四中的學生湊熱鬧。他們三五成群地穿過菜市場,匆匆趕去上課。
“小夏,你怎么來買菜了?”突然,有人向夏之陽打招呼。夏之陽回頭一看,原來是造船廠人武部的郭部長。八月份為技校的學生軍訓時,每天中午,夏之陽在人武部休息時,郭部長常常陪著他一起聊天。后來,他們又一同為四中搞軍訓,所以他們混得很熟。“今天我在炊事班值班。”夏之陽笑著說。
“噢,”他爽朗地一笑,“明年軍訓還要找你啊。”部長說。
“謝謝郭部長的信任,我一定盡力。”
“咱們一言為定。你們忙吧,我還要趕著去開會呢!”郭部長揮一揮手,騎著自行車匆匆走了。學生們見到夏之陽,也熱情地打招呼。男生們都友好地說:“夏教員好!”女生們只是羞澀地笑著點點頭。那些衣著漂亮的女生走遠了,還向同伴們比劃著倒功的姿勢。看來,戰友們在聯歡會上的表演,她們還記憶猶新呢。
上司孫宏與菜農熱情地交談著,雖然也討價還價,但菜農對他們很友好。菜農們悄悄地以最低價賣給他們,又高聲地原價叫賣。猛然間,夏之陽在人群中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是梅老師!在造船廠軍訓時,她每天給夏之陽和王斌送冷飲,倒茶水。后來,中隊與學生們舉行聯歡會時,是她用悅耳動聽的普通話報幕……
“夏教員,你好!”梅老師也看到了夏之陽,她微笑著走近夏之陽,并伸出手。夏之陽有些靦腆地與梅老師握了一下手,碰到那雪白柔軟的手,夏之陽心里砰砰直跳,這是他第一次與異性握手。“你們指導員答應為我校安排幾個輔導員,不知研究好了沒有?”梅老師微笑著說。
“指導員探親回家了,要兩個星期后才回來。”夏之陽回答。王斌進了輪訓隊,向陽四中的工作都沒有時間去做,哪里還顧得上技校呢。
“噢,等他回來,你催他一下好嗎?”
“好的,一定辦到。”夏之陽向梅老師保證。
“先謝謝你了,再見!”梅老師微笑著與他招招手,消失在人群里。上司孫宏看到夏之陽認識那么多人,捶了他一下說:“你行啊,小子,這么漂亮的女老師也掛上了。”
“你說什么!”夏之陽有點急了,“別讓人聽到了,她是技校的老師,我們在軍訓時認識的。”
“那雙大眼睛,真是太迷人了!就像一泓秋水,就像一團火焰,魅力無限啊!”上司孫宏眼睛一閉,手放在胸口上,搖搖頭。他滑稽的樣子,把夏之陽也逗樂了。
置身于熱鬧的菜市場,感受著人們的熱情,夏之陽覺得仿佛是在千里之外的故鄉。
一年一度的冬訓工作又開始了,“曲不離口,拳不離手。”雖說是老兵連,訓練可以馬虎一些。但那些動作你必須能做下來,否則,上級來檢查,擒敵拳打不下來,單雙杠上不去,豈不太丟人了?再說,在軍隊沒有過硬的軍事素質,誰能看得起你呢?
幾天來,陰冷潮濕,霧氣很重,向遠處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像在下小雨。霧氣打濕了水泥地面,青翠的松樹枝上,綴滿了晶瑩的水珠。大霧終日不散,天空灰蒙蒙的,看來要下雪了。“冬霧雪,夏霧雨。”這話有一定道理。
廠區寬闊的水泥路面,高大的閑置車間,都成了戰友們訓練場地。在班長的幫助下,夏之陽很快掌握了班隊列的訓練程序。他常常把一個排的新兵集中起來,正好是一個戰斗班的人數,進行班隊列的訓練。拳擊的八攻八防、交叉步、送滑步等動作要領掌握后,班長又吊起幾個沙袋,讓戰友們訓練出拳的速度和爆發力,又一個訓練高潮掀起了。
進輪訓隊的王斌帶著老鄉夏宇請假回到中隊,夏宇也進了輪訓隊。他們都是高中畢業,是夏之陽最佩服的兩位老鄉。聽說夏宇的奮斗目標是進警校,這次進了輪訓隊,又為進警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王斌向夏之陽說起輪訓隊的訓練情況。
“輪訓隊那才叫苦呢,‘最苦的是新兵連,其次是輪訓隊。’這話一點不假。”王斌說,“新兵連的苦,是心里苦,想家、不適應部隊的生活。輪訓隊的苦才是真正的苦,是肉體上的苦。每天吃過飯就是五公里武裝越野,擒敵配套、拳擊對打、戰術訓練……每天訓練內容安排的滿滿的,簡直能把人累死。”
夏之陽看著明顯變黑的王斌說:“先苦后甜啊,沒有輪訓隊的苦,怎么會得到干部戰士們的尊重呢。”
“老鄉,你沒有進輪訓隊,不也是當了副班長,受到戰友們的尊重嗎!”夏宇說,“等八七年的戰友退伍了,你肯定會當上班長的。”
夏之陽苦笑了一聲說:“就是當上班長,軍事素質比你們還是差一大截。比如說吧,對戰術,我是一竅不通。”
“新兵連和老連隊根本就沒有學過戰術,你怎么能會呢?”王斌也笑了。
中午,正好輪到夏之陽伙房值班,他偷偷地提前打了足夠的飯菜,又跑到廠門外小店里買了幾盒罐頭和一瓶白酒,在司務處陪著老鄉吃飯,直到下午兩點多。
送走戰友,夏之陽心里感到空蕩蕩的。他買的那幾本書,早已囫圇吞棗地讀完了。聽說廠里有一個圖書室,藏書很多,上個月他曾經去借,結果吃了一個“閉門羹”。他們說現在正是“掃黃”時期,圖書概不外借。夏之陽聽了莫名其妙,掃黃與借書也有關系?難道廠圖書室都是黃色書籍?今天,他又忍不住跑到圖書室,管理員看到他,無奈地讓他進去了。圖書室真的有好多書,內容卻是魚龍混雜,通俗演義、武打言情、甚至毛衣編織、烹飪技巧等應有盡有。夏之陽挑了兩本書:《名人演講辭精粹》和《魯迅選集》,帶回中隊如饑似渴地讀起來。業余時間,戰友們飛短流長、吹牛斗牌……他全都視而不見,他一邊癡迷地讀著,一邊認真地做著筆記。有些時候,夏之陽不得不同戰友一起打牌,有時是班長和領導的命令,有時是為了湊夠牌局人數。再說,他也不愿讓自己太明顯地孤立于大家之外。在打牌的時候,夏之陽常常心不在焉,回味書里的話語。“曙光在頭上,不抬起頭,便永遠只能看見物質的閃光。”這不正是現在人們的通病嗎?如果沒有遠大理想,必然會利欲熏心。如果只是低著頭走路,難免摔跟頭,甚至頭破血流,或跌入深淵。僅僅看見物質閃光的人是危險的,他們只會挖空心思地追求物質的享樂,把品行、仁慈、溫情拋在一邊。“缺少了這些東西,人生就會變兇暴,一切都完了。”卓別林在《要為自由而戰斗》一文中這樣說。
“你還想不想打牌?”徐友瞪了一眼正在遐想的夏之陽,氣得把牌摔在桌子上,“和你打對門,真是倒霉透了。老是出錯牌,你腦子在想什么呢。”徐友賭氣地上了床,“不玩牌了,睡覺!”一場娛樂鬧得不歡而散。“打牌只是消磨時間,何必這么認真。”夏之陽苦笑了一聲。徐友轉臉看看他,也笑了:“書呆子一個,真拿你沒有辦法。”
夏之陽坐在床上,他想到還有一篇函授作業沒有完成,就靜下心來構思。這幾天,廠里舉行廠慶活動,放了幾場電影,戰友們也過了電影癮。想起看過的電影,有中國的,有外國的,夏之陽深有感觸。有些電影追求的是刺激、娛樂,而有的電影里卻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要改革經濟領域的陳舊觀念和模式,更應該改革人們的心態和思想狀況。人們對物質追求的欲望被調動了,精神文明的建設卻顯得蒼白、無力。文學藝術好像只是為物質文明的建設吶喊助威,卻忽視了本來應盡的建設精神家園的責任。生活,不可避免有其雜亂的一面,文學藝術應該去反映,去鞭撻,但不是機械地描述和再現,而是要提煉人性中的閃光點,并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就像魯迅說的那樣,讓人們抬起頭來,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和光明。
想到這兒,夏之陽寫了一篇評論《讓電影多一些人情味》,寄給了函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