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的故事就是實實在在的下現場,跑工地的故事了。
北方區域經理部培訓完的第二天,領導讓我們自由組織,到BJ的各個景點逛一下,可以出去游玩一天。
剛到BJ那陣子對BJ了解很少,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敢玩,去哪里都感覺很陌生,打心底里面對這種國際大都市感到陌生,越是新生的事物越是容易引起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骨子里的那種自卑感。
這就是階層差距。
衍生出來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的一個現狀:經過上一代人的奮斗在大城市已經站住了腳跟,穩定了自己發展根基的家族,自己親身經歷過自己這一輩人再也不想經歷一次的那種苦難之后,上一輩一人就一定會為自己的下一代人甚至是好幾代人做好準備,物質上的財富、精神世界上的充裕,社交圈子的擴充等等看見的看不見的都會有所準備,為的就是給自己的下一代創造出更好的生存環境,在此之上教育下一代發揮自己的力量進而使得自己的家族更加輝煌;而普通人則是在這個競爭中失去了先天的優勢,沒有坐上時代改革開放的快車,使得自己無論是在任何一方面都已經超越不了先前的人做出的具有行業優勢的業績,想要看到努力的結果,打破階層固化的限制,就只有常年累月的奮斗,付出體力勞動,經歷一代又一代人的物質財富積累才能慢慢的到達那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
回到我們故事的正軌。
我們在經理部門口短暫的商量了一下,四人一組,分了兩組,各自留了聯系電話,以防萬一,就出發了。
我們一行人出發之后決定打車直奔天安門。
出租車拐拐繞繞,到了中南海之后我們意識到就快到天安門了。
到了天安門,映入眼簾的全部都是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不過大多都是仿的,建筑功能也被開發成小賣店,商鋪之類的了,不在是單純的居住用。
穿過一條大街左拐就看見了天安門,比較悲催的就是我忘記了帶身份證,門禁進不去,只好在外面干等著,看著同事們進去合影完了出來找我。
逛完天安門之后還發生了一件比較尷尬有趣的事情。
同事幾個人在天安門合完影之后時間也差不多到了飯點,我在外面等他們出來,大家商量了一下就去西單那邊找個小飯館吃頓飯。
在去吃飯的路上有一個關卡,關卡是實名制通過的,當時被實名制這個東西搞害怕了,天安門那個實名制就把我拒之門外,現在又遇到一個,心里對這個東西自然是發怵。
遇到這個實名制通過的通道的時候,我自己也是嚇了一跳,但是成分還是自己嚇自己居多。
我就站在原地,愣愣的站在原地,看著同事們在那刷身份證,刷完之后就進去了,同事們都進去了走了一段之后才發現少了一個人,還是同事回來找的我,拖著我去問人家關卡的小哥,沒帶身份證怎么辦,人家說沒帶身份證過就說身份證號就行了。
聽完長舒了一口氣,說了身份證號之后就過去了。
后來我們在去吃飯的路上說起我這個沒帶身份證的事的時候,大家都打趣的說:你要是當時因為害怕自己沒帶身份證過不去,然后人家看你的時候,你再因為害怕扭頭就跑,這會你就絕對不在這了!
“哈哈哈哈”一行人發出爽朗的笑聲。
由此可見,出門在外身份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午在西單大悅城簡單的吃了一口,還是同事掏的錢,飯后就回經理部聽取項目分配了。
那會也不知道啥是啥,再說經歷了前幾次的公司和分公司的分配經歷,心里早就對這個美其名曰的分配志愿不報什么希望了,服從命令吧。
我們一行一共10個人,一起被分配到雄安的有六個兄弟,剩下的兄弟有的被分配到了BJ的工地,天津的工地,還有的去了東北的工地。
去雄安那天,一路上的場景我記得很清楚,并沒有什么高樓大廈,也沒有什么地標性建筑,有的無非就是原來有的那些東西,途經一個鎮子,叫昝崗鎮,這個昝崗鎮的名字一開始還真把我難住了,我還真不認識,車上有同事告訴我我才知道的,用同事的話講:如果不是設立雄安新區,又有誰會知道有這么個昝崗鎮呢?
小車司機拉著我們一路飛奔,到了一個非常氣派的類似小區模樣的臨建建筑群,這就是雄安高鐵站的站房指揮部,初來乍到的我們一行人興奮的不行,我們六個被分配到雄安的兄弟中,不乏之前就有在房企做過實習的兄弟,住過活動板房,吃過項目食堂,這些對于我來說就極為陌生了,這是我第一次見這些玩意,自己不禁感慨,以后要經常見到了!
下了車,先把自己的行李拿到寢室。
寢室的情況還好,是三人寢室,空調,衣柜啥的都有,把東西收拾一下之后就去辦公室了。
分寢室的時候我隱瞞了我睡覺的一個惡習,這個惡習會在后面和讀者朋友分享,先在這里帶過。
分寢室的時候大家在一起互相問有什么睡覺不好的習慣,有的人說睡覺打呼嚕,也有的人說睡覺不老實愛磨牙,我當時默不作聲啥也沒說,現在看來,真的是最殘忍的,最潛在的,最痛不欲生的傷害制造者非我莫屬。
分完寢室就是分辦公位,搞完這些就沒事情了,來的時候聽大家說都要置辦點必備的辦公用品,就隨著大家一起買了,可能會有人問我哪里來的錢?其實這點還好,因為從一開始培訓公司就是給我們記考勤了,到了下項目的時候已經開始發工資了,所以這一點還是很感謝公司的。
找好工位后三四天內,講真的,是真的沒事情做,馬甲馬甲沒有,安全帽安全帽沒有,而且項目上的領導也說過,沒有經過培訓之前暫時不要到工地上面去,危險不說,很多東西都不知道,容易出安全事故,可能在你不經意間就把自己的腳扎了,或者叫什么高空墜物砸到了,現場很危險的。
我們幾個就在寢室待了幾天,一起到項目的同事有的聚在一起玩手機,有的談電視劇,那幾天真的太閑了,每天早起早睡,完全保持了大學的習慣。
大概是三四天之后的樣子,項目上的項目經理回來了,回來之后給我們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會議上叫我們介紹了自己學什么專業的,然后還讓我們說一下自己想從事什么崗位,開始的時候自己的前期功課真是沒做好,另外就是經驗不足,既然已經進入到這個行業里面來了,也知道自己要下現場了,就應該提前找一找學長問一下什么崗位是什么情況,這也是給未來要進入鋼結構施工企業的朋友們的建議,提前了解行業內部情況,積極找自己的學長去問清楚,最好是能找到入職至少三年以上的學長,在現場歷練過的那種。
說實話,那會對于崗位的選擇真的是沒有什么概念,什么技術,商務,生產,安全,質量,那會知道的崗位在一開始就是只知道有這么個崗位,干啥的不清楚,項目經理問我們的時候,我就隨意的說我還是希望多跑跑現場,因為現場是工程進度的第一現場,見的東西比較多,學的東西也比較多,抱著這個想法的我最后在會議上我被分配到了安全崗位,那會真不知道搞安全的是什么樣,就只是知道安全第一這么個概念,無論做什么,都是安全第一!
會議過后,項目經理還組織了一次項目上的聚餐。
到了晚上大家一起去了鎮上的一個飯店,一同去的還有一群剛剛大三的還在項目實習的學生,記得我坐在了和項目經理一個屋子里,旁邊還是一個老師傅,這位老師傅其實就是我們項目經理請過來鎮現場的老法師,搞生產的老師傅了,那會項目經理對于他的評價就是:現場只要有這位老師傅在,生產的進度基本不用操心。
聚餐不過就是那些東西,敬酒的敬酒,回酒的回酒,不過好在項目經理是一個不喝酒的人,這一點讓我很吃驚,又很佩服,隨著后來對于項目經理的了解,才發現我們項目經理是我們每一個普通的工程人的奮斗目標,對于我們項目經理我自始至終對他都保持著高度的敬仰。
聚餐完事之后,我們就坐車回項目上了,回去的時候我還成了最后幾個走的。
還碰巧遇上了下雨,只好坐在飯店的門口前面和幾位剛入職的小伙子和一個瘦瘦的,高高的同事聊起來了,通過他的介紹知道,那幾個實習的學生,都是西安一所學校的學生,快要畢業了,過來到這個項目歷練一下,學習學習現場的生產知識,然后那個瘦高的兄弟也是剛來半年的樣子,他的學校比較厲害,他是重慶大學畢業的,我們聊了一會之后,往返的車到了,大家一起上了車準備回項目了。
開車的是一位實習生,不過是一位研究生實習生,好在他開車的本領好很多,那會我已經不怎么會開車了,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駕駛本領現在忘的一干二凈,掛擋都不會掛了,不過,說起來其實還是蠻幸運的,因為項目上有兩輛車,這兩個車成了我們練手的車,如果說自己在施工單位中學過最有價值的是什么,除了那些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外,那就是開車了,雄安項目的人都稱呼雄安項目為雄安駕校,無論是先來雄安項目的還是后來調過來雄安項目的,雄安項目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駕駛員,雖然個個車技不是很熟練,至少上道還是沒啥大問題的。
等到我回到項目的時候,寢室的舍友都已經睡著了,不在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洗漱之后就睡了,準備迎接下現場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