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的標準化應用:基于西門子OMAC的面向對象的編程方法
- 胡康韶編著
- 599字
- 2021-10-27 15:45:00
緒論 怎么理解標準化
標準化是什么?標準化是指為了在既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促進共同效益,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確立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以及編制、發布和應用文件的活動。[1]
很多從事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編程工作的工程師都會覺得其內容都差不多,不同設備(項目)的電氣設計或者程序中都有以前設備(項目)的影子,但往往一個新設備(項目)又基本都是從頭開始,完全沒有或者只有一點點以前經驗可以在新系統中得以應用。
有的工程師,自己曾經有過一些標準化的程序或者經驗,但不能無縫銜接新系統,曾經可用的經驗還是要花費大量的工作去融入新的系統。
也有些公司或者技術人員一早意識到了標準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或者開發了一套所謂的標準化系統,但當自己公司的設備或者系統有一點點變化,就會發現自己研發的標準化又不是那么標準,不能無縫對接新的系統……有的公司“一年一個標準”,就是這樣產生的,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又浪費了寶貴的技術資源。
更有很多新入職員工很迷茫,新員工培訓的都是一些規章制度,但和工程師實際工作相關的內容好像基本無法系統培訓,走上崗位后,也發現沒有相應的文檔用于指導具體工作,再加上公司員工的流動性因素,就又造成了一樣的設備或者系統,每經手一個工程師,里里外外又完全不一樣。
以上的各種現象都是沒有標準的一個表現。
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標準的設備或者說標準程序呢?我們不妨往下一起探討標準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