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應急救援預案與事故急救

隨著施工企業生產規模的日趨擴大,施工生產過程中巨大能量潛在著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危害也隨之擴大。通過安全設計、操作、維護、檢查等措施可以預防事故,降低風險,但達不到絕對的安全。因此,需要制定萬一發生事故后,所采取的緊急措施和應急方法,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又稱事故應急計劃,是事故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預案的總目標是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并盡可能消除事故,將事故對人、財產和環境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據有關數據統計表明:有效的應急系統可將事故損失降低到無應急系統的6%。

《安全生產法》規定,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的,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建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應急救援體系是一項復雜的安全系統工程。應急預案對于如何在事故現場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以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因此,研究如何制定有效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6.1 施工安全事故的應急與救援預案的編制步驟

編制施工安全事故的應急與救援預案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即準備階段、編制階段、演練評估階段。

1.準備階段

明確任務和組建編制組(人員)→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應急救援力量的評估→提出應急救援的需求→協調各級應急救援機構。

2.編制階段

制定目標管理→劃分應急預案的類別、區域和層次→組織編寫→分析匯總→修改完善。

3.演練評估階段

應急救援演練→全面評估→修改完善→審查批準→定期評審。

1.6.2 編制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基本內容要求

1.基本原則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本著“安全第一,安全責任重如泰山”和“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堅持優先保護人和優先保護大多數人的方針,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建筑施工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2.編制依據

1)《安全生產法》。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5)原建設部《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3.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

(1)工程概況 介紹項目的工程建設概況、工程建筑結構設計概況;項目施工特點;項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現場周邊環境、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項;現場氣候特點等。

(2)施工現場及其周邊醫療設施及人員情況 說明施工現場及附近醫療機構的情況,如醫院名稱、位置、距離、聯系電話等;說明施工現場醫務人員名單、聯系電話,有哪些常用醫藥和搶救設施等。

(3)施工現場及其周邊消防、救助設施及人員情況 介紹工地消防組成機構和成員,成立的義務消防隊,消防、救助設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況;應附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圖,標出消火栓、滅火器的設置位置,易燃易爆品的存放位置,消防緊急通道,疏散路線等。

4.風險識別與評價

風險識別與評價即是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與影響。

1)根據施工特點和任務,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地點或緊急情況的發生位置。

2)確定事故影響范圍(應急區域范圍劃定)及可能影響的人數。

3)按所需應急反應的級別,劃分事故嚴重度。

列出工程中常見的事故,如建筑質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鄰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氣體中毒事故、架體倒塌事故、高處墜落事故、掉物傷人事故、觸電事故等;對于土方坍塌、氣體中毒等事故,應分析和預測其可能對周圍的不利影響和嚴重程度。

5.應急機構及職責

(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企業或工程項目部應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企業經理或項目經理、生產、安全、設備、保衛等負責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或小組,日常工作由治安部兼管。發生重大事故時,領導小組成員應迅速到達指定崗位,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經理為總指揮,有關副經理為副總指揮,負責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2)應急專業組、成員及其職責 應急專業組包括義務消防小組、醫療救護應急小組、專業應急救援小組、治安小組、后勤及運輸小組等,要列出各專業組的組織機構及人員名單。需要注意的是,應急專業組所有成員應由各專業部門的技術骨干、義務消防人員、急救人員和各專業的技術工人等組成。救援隊伍必須由經培訓合格的人員組成,要明確各機構的職責。

6.報警信號與通信

(1)有關部門、人員的聯系電話或聯系方式及各種救援電話 寫出消防、公安、醫療急救等報警電話,市縣建設局、安監局電話,市縣應急機構電話,工地應急機構辦公室電話,各成員聯系電話,可提供救援的臨近單位電話,附近醫療機構電話。

(2)施工現場報警聯系地址及注意事項 報警者有時由于緊張而無法把地址和事故狀況說明清楚,因此,最好把施工現場的聯系辦法事先寫明,如××區××路××街××號;如果工地確實不易找到,報警后還應派人到主要路口接應。以上的報警電話與聯系方式應貼在辦公室外邊,方便緊急報警與聯系。

7.事故的應急與救援

(1)事故應急響應程序 重大事故的應急響應程序為:

發現者緊急大聲呼救,同時用手機或對講機報告工地當班負責人→條件許可時,緊急施救→報告、聯絡有關人員(緊急時立刻報警或打求助電話)→成立指揮部(組)→必要時向社會發出請求→實施應急救援、上報有關部門、保護事故現場等→善后處理。

一般傷害事故或潛在危害的應急響應程序為:

發現者緊急大聲呼救→條件許可時,緊急施救→報告、聯絡有關人員→實施應急救援、保護事故現場等→事故調查處理。

應急救援的解除程序要求:要明確決定終止應急、恢復正常秩序的負責人;確保不會發生未授權而進入事故現場的措施;應急取消、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

(2)事故的應急與救援措施

1)有關人員接到報警救援命令后,應迅速到達事故現場,尤其是現場急救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地點,以便能使傷者得到及時、正確的救治。

2)當醫生未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急救人員要按照有關救護知識,立即救護傷員。

3)當事故發生后或發現事故預兆時,應立即分析事故的情況及影響范圍,積極采取措施,迅速組織疏散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場;組織治安隊人員建立警戒,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證事故現場的救援道路暢通,以便救援的實施。

4)安全事故的應急和救援應根據事故發生的環境、條件、原因、發展狀態和嚴重程度等采取相應合理的措施,應急和救援過程中應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8.有關規定和要求

要明確事故應急與救援的有關紀律,組織救援訓練,學習和掌握應急設備的保管與維護,及時更新和修訂關于應急預案等各種制度和要求。

9.有關常見事故的自救和急救常識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因此,全體施工人員掌握或了解常見的自救和急救常識是非常必要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附有關常見事故的自救和急救常識,方便大家學習和掌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库尔勒市| 天全县| 墨脱县| 广灵县| 洛阳市| 洛隆县| 延庆县| 河津市| 云霄县| 招远市| 修文县| 柯坪县| 定日县| 孟州市| 贵溪市| 蒙城县| 孝义市| 遂溪县| 松原市| 景德镇市| 阳泉市| 从江县| 太康县| 大冶市| 葵青区| 阳西县| 新竹市| 镇江市| 榆中县| 休宁县| 佛坪县| 阜宁县| 大关县| 新乡县| 手游| 寿光市| 宁远县| 西吉县| 常德市|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