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節 體育館防火案例分析

助考知識要點

◆觀眾廳疏散距離:30m(一、二級,疏散門或安全出口≥2個)

◆觀眾廳疏散門:凈寬度≥1.40m、門口內外各1.40m不應設置踏步

◆室外疏散通道:凈寬度≥3.00m,并應直接通向寬敞地帶

分析思維導圖(圖1.5-1)

圖1.5-1 體育館防火分析思維導圖

范例情景描述

某高校新建一棟體育館,由比賽館和訓練館兩部分組成,建筑高度為23m,總建筑面積17000m2,采用框架及大跨度鋼屋架結構體系,耐火等級二級。比賽館為單層大空間建筑,可容納觀眾席4446個,其中固定席3514個,活動席932個;其比賽場地共設有8個凈寬均為2.20m的疏散門,其中兩個疏散門與比賽館直通室外的門廳連通,6個疏散門與附屬建筑的疏散走道連通;其觀眾廳共設有12個凈寬均為2.20m的疏散門,其中6個疏散門與比賽館直通室外的門廳連通,6個疏散門與附屬建筑地上一層屋頂室外平臺連通;比賽場地和觀眾廳內任何一點到達疏散出口的距離均不超過30m。訓練館地上2層,局部1層,內設有籃球、游泳、乒乓球、健身等訓練用房,設有兩部樓梯凈寬均為1.40m的敞開疏散樓梯間。該體育館共設有6個防火分區,其中最大一個防火分區的使用功能為比賽場地及觀眾廳,其建筑面積為5000m2,每個防火分區均至少設有兩個安全出口。該體育館按有關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置了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消防設施及器材。

內容歸納解剖

5.1 體育館防火基本參數

根據范例情景描述,體育館的基本參數見表1.5-1。

表1.5-1 體育館的基本參數

5.2 范例問題分析

【5-1】確定該體育館的建筑等級,體育館耐火等級二級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解析】體育建筑等級分為特級、甲級、乙級和丙級。情景描述中體育館的主要用途為舉辦地區性比賽,該體育館的建筑等級應為乙級,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滿足規范要求。

【5-2】體育館消防車道設置要求有哪些內容?

【解析】(1)依據《建規》第7.1.2條的規定,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2)依據《建規》第7.1.8條的規定,消防車道應符合下列要求:

1)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

2)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

3)消防車道與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

4)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

5)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3)依據《建規》第7.1.9條的規定,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2m×12m;對于高層建筑,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車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場地、消防車道和救援操作場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

(4)根據《體規》第3.0.5.3條的規定,體育建筑周圍消防車道應環通。當因各種原因消防車不能按規定靠近建筑物時,應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滿足對火災撲救的需要:

1)消防車在平臺下部空間靠近建筑主體。

2)消防車直接開入建筑內部。

3)消防車到達平臺上部以接近建筑主體。

4)平臺上部設消火栓。

【5-3】該體育館防火分區劃分是否符合要求?

【解析】根據《建規》的規定,該體育館的防火分區劃分應符合以下要求:

(1)體育建筑的防火分區尤其是比賽大廳,訓練廳和觀眾休息廳等大空間處應結合建筑布局、功能分區和使用要求加以劃分。

(2)體育館的比賽場地和觀眾看臺之間無法進行分隔,因此可以作為一個防火分區考慮,而觀眾休息廳和周邊賽事用房可作為另一個防火分區考慮,這樣既考慮了體育建筑空間的特殊性,又可以避免觀眾廳防火分區面積的無限擴大。

(3)一、二級耐火等級體育館地上建筑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2500m2;建筑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該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上述規定增加1倍;局部設置時,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倍計算。體育館觀眾廳的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適當放寬。

(4)綜上幾條內容,該體育館防火分區劃分符合規范要求。

【5-4】訓練館內疏散樓梯間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解析】該訓練館為2層(局部1層)的多層建筑,設有兩部樓梯凈寬均為1.40m敞開疏散樓梯間,依據《建規》第5.5.13條的規定,可設敞開疏散樓梯間。依據《體規》第8.2.5條的規定,疏散樓梯最小寬度不得小于1.2m。綜上,疏散樓梯間符合規范要求。

【5-5】體育館比賽場地和觀眾廳內任何一點到達疏散出口的距離均不超過30m,是否符合要求?

【解析】依據《建規》第5.5.17條的規定,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疏散門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個的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廳等,其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當該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室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離可分別增加25%。因此,該體育館比賽場地和觀眾廳的安全疏散距離滿足規范要求。

【5-6】該體育館比賽場地和觀眾廳的疏散門凈寬為2.20m,是否滿足要求?

【解析】依據《建規》第5.5.19條的規定,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觀眾廳的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40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1.40m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滿足要求。

【5-7】體育館室內裝修要求有哪些?

【解析】依據《裝修規》第5.1.1條的規定,座位數大于3000的體育館,室內墻面和頂棚應采用A級,其他采用B1級。當同時裝有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系統時,其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可在規定的基礎上降低一級。

規范考點延伸

(1)《建規》第5.5.19條 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3.00m,并應直接通向寬敞地帶。

(2)《建規》第5.5.20條 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等場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樓梯、疏散門、安全出口的各自總凈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觀眾廳內疏散走道的凈寬度應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計算,且不應小于1.00m;邊走道的凈寬度不宜小于0.80m。

布置疏散走道時,橫走道之間的座位排數不宜超過20排;縱走道之間的座位數:劇場、電影院、禮堂等,每排不宜超過22個;體育館,每排不宜超過26個;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時,可增加1.0倍,但不得超過50個;僅一側有縱走道時,座位數應減少一半。

2)體育館供觀眾疏散的所有內門、外門、樓梯和走道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不小于表1.5-2的規定計算確定。

表1.5-2 體育館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凈寬度 (單位:m/百人)

注:本表中對應較大座位數范圍按規定計算的疏散總凈寬度,不應小于對應相鄰較小座位數范圍按其最多座位數計算的疏散總凈寬度。

3)對于觀眾廳座位數少于3000個的體育館,計算供觀眾疏散的所有內門、外門、樓梯和走道的各自總凈寬度時,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不應小于表1.5-3的規定。

表1.5-3 體育館(座位數少于3000個)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凈寬度

4)有等場需要的入場門不應作為觀眾廳的疏散門。

(3)《體規》第8.2.5條 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要求:

1)踏步深度不應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6m,樓梯最小寬度不得小于1.2m,轉折樓梯平臺深度不應小于樓梯寬度。直跑樓梯的中間平臺深度不應小于1.2m。

2)不得采用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踏步上下兩級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過10°,且每級離扶手0.25m處踏步寬度超過0.22m時,可不受此限。

(4)《體規》第8.1.3條 觀眾廳、比賽廳或訓練廳的安全出口應設置乙級防火門。

(5)《體規》第8.1.7條 比賽訓練大廳的頂棚內可根據頂棚結構、檢修要求、頂棚高度等因素設置馬道,其寬度不應小于0.65m,馬道應采用不燃燒體材料,其垂直交通可采用鋼質梯。

(6)《體規》第8.1.8條 比賽和訓練建筑的燈控室、聲控室、配電室、發電機房、空調機房、重要庫房、消防控制室等部位,應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一種作為防火保護:

1)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墻體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同其他部位分隔。門、窗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20h。

2)設自動水噴淋滅火系統。當不宜設水系統時,可設氣體自動滅火系統,但不得采用鹵代烷1211或1301滅火系統。

(7)《體規》第4.3.8條體育館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宜超過400~700人。設計時,規模較小的設施宜采用接近下限值,規模較大的設施宜采用接近上限值。安全出口寬度不應小于1.1m,同時出口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倍數,4股和4股以下人流時每股寬按0.55m計,大于4股人流時每股寬按0.5m計。

案例每日一練

【5-8】計算體育館供觀眾疏散的外門、樓梯和走道的各自總凈寬度,回答下列問題:

(1)疏散外門總凈寬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疏散外門數量是否合理?

【解析】該體育館觀眾席4446個,依據《建規》第5.5.20.3條的規定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表1.5-4。范例中觀眾廳共設置凈寬均為2.20m的12個疏散門,總計凈寬度26.4m,大于計算所需最小凈寬度要求,因此,疏散外門總凈寬度符合規范要求。

表1.5-4 體育館所有內門、外門、樓梯和走道的各自總凈寬度

取體育館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宜超過400人計算,4446÷400≈12,安全出口數量約為12個,安全出口凈寬度為23÷12≈2.0,設計時,按照4股人流計算,4×0.55=2.2(m),滿足規范要求。

考試熱點分析

體育場館考點(★★)

1.體育場館疏散走道、疏散樓梯、疏散門、安全出口的各自總凈寬度計算(表1.5-5)

表1.5-5 體育館最小疏散凈寬度 (單位:m/百人)

2.體育館采用指標進行計算和選定疏散寬度時的原則

容量大的觀眾廳,計算出的需要寬度不應小于根據容量小的觀眾廳計算出的需要寬度。否則,應采用較大寬度。如:一座容量為5400人的體育館,按規定指標計算出來的疏散寬度為54×0.43=23.22(m),而一座容量為5000人的體育館,按規定指標計算出來的疏散寬度則為50×0.50=25(m),在這種情況下就應采用25m作為疏散寬度。

3.觀眾廳疏散門數量確定

體育館建筑觀眾廳內人員的疏散時間依據不同容量按3~4min控制,每個疏散門的平均疏散人數要求一般不能大于400~700人。如一座一、二級耐火等級、容量為8600人的體育館,如果觀眾廳設計14個疏散門,則每個疏散門的平均疏散人數為8600/14≈614(人)。假設每個疏散門的寬度為2.2m(即4股人流所需寬度),則通過每個疏散門需要的疏散時間為614/(4×37)≈4.15(min),大于3.5min,不符合規范要求。因此,應考慮增加疏散門的數量或加大疏散門的寬度。如果采取增加出口的數量的辦法,將疏散門增加到18個,則每個疏散門的平均疏散人數為8600/18≈478(人)。通過每個疏散門需要的疏散時間則縮短為478/(4×37)≈3.22(min),不大于3.5min,符合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曲麻莱县| 通江县| 望谟县| 武乡县| 泰州市| 任丘市| 麟游县| 山阳县| 肃北| 多伦县| 沂南县| 辽阳市| 宁国市| 贵溪市| 连城县| 津南区| 普兰店市| 衡水市| 咸阳市| 东平县| 长春市| 湖口县| 乡宁县| 禄丰县| 杨浦区| 临西县| 广安市| 涞源县| 古浪县| 来安县| 肃北| 长岛县| 萨迦县| 遵化市| 佳木斯市| 板桥市| 萨嘎县| 高清| 三明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