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人小傳(品中國古代文人)
- 馬寧川
- 566字
- 2021-11-02 16:31:01
四 多少身后事,只付流云中
楊炯沒有子嗣,他去世后,由他弟弟將棺木運回洛陽,生前,他曾托付好友宋之問幫忙處理身后事。而宋之問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親自為他建造墓地,把他的遺作編纂成集,又為之作祭文《祭楊盈川文》。
說起來也頗為感慨,同為唐代詩人,宋之問的才華相當出色,但因為過于追求權勢,甚至巴結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一時被士人不齒。但沒想到,在完成友人托付的身后事上,他卻真的做到了無愧于心。
楊炯曾侍奉過的太子中宗李顯,這位心軟到懦弱,但畢竟善良而且長情的君主,在他復位之后,因為當年的共事關系,也追贈楊炯為著作郎。
從官職來看,楊炯只不過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基層干部。但是,他卻實現了很多儒家學子的夢想,那就是,被后人千年留念。政績上,他博得了百姓的熱愛。而他的詩歌,更是被當世乃至后人匯編成冊,并被贊譽為“整肅渾雄,究其體裁,實為正始”。
一度,對于他和王勃到底誰是四杰中老大的問題,人們爭論不休。張說的說法是“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于盧,亦不減王”,陸時雍《詩鏡總論》則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但一個公認的說法是,楊炯的作品勝在“渾雄”,卻在“神俊”方面失了一招。風流俊雅,當屬“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
而對于后來的學者來說,初唐四杰的文學造詣并不如此簡單。他們最為后世文人學者感念的,是改變了初唐時期的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