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插圖典藏本)(全2冊)
- 姜鳴
- 2465字
- 2021-10-26 10:11:34
原序二
世紀之末,在中央電視臺拍攝講述中國海軍百年變遷的專題片《世紀海》時,我認識了姜鳴。
尚未謀面之前,軍事部海軍記者站站長劉樹人先向我推薦了姜鳴和他所著的歷史專著《龍旗飄揚的艦隊》。我曾想象,他一定是個飽經世事、滿腹經綸的文人,見面后方才知道大錯特錯了。
他竟然是個證券營業部的老總,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就是“下海”的商人。我和商界人士接觸不多,在證券界更無熟人。但當我們在一起聊起中國海軍的發展,我又被姜鳴憂國憂民、努力探索中華民族強盛之路的赤誠之心深深感動。作為一個軍人,我覺得,我們在許多想法上竟是那樣相通。
2000年12月31日下午,《世紀海》在中央一臺播出,我們在舟山的軍艦上一起收看。姜鳴告訴我,他將修訂《龍旗飄揚的艦隊》。
《龍旗飄揚的艦隊》是姜鳴在十年前出版的第一部專著,詳細記錄了中國近代海軍創建發展的曲折歷史,總結了清末海軍近代化失敗的歷史教訓。為了修訂本書,姜鳴在業余時間傾注了無數的精力。晚間,我時常接到他的電話,討論中法戰爭時期浙江海面某日的航海晨光,甲午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爆破彈和穿甲彈的戰斗性能這樣一些專業問題。在他的影響下,我也對這段歷史投以很大的關注。
我尤為關注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中國海軍歷史上最大一次失敗。提起這場戰爭,中國人無不悲憤和嘆息,尤其海軍軍人,更是感到莫大的恥辱。雖然這頁慘痛的歷史早已翻了過去,中國人再也不是任人欺凌的“東亞病夫”,然而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前面要走的路還很長。總結甲午戰爭,不讓歷史重演,對學術界和海軍界來說,都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
甲午戰爭海軍失利的原因,以前的專家學者已經作了多方面的總結。除了大家常說的封建政治層面的腐敗之外,從軍隊建設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至少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人才培養上只注重技術技能灌輸,忽視了品德節操的養成 人的綜合素質是多方面組成的,素質的各方面關系如同木桶效應,其中某項素質的嚴重缺乏將導致其綜合素質的低下。北洋海軍骨干軍官基本上經過國內外海軍院校培養深造,不可謂知識不豐富,視野不開闊;回國操艦,訓練多年,不可謂缺乏實踐經驗。可為何甲午一戰,全軍覆沒而未能殲敵一艦?究其原因,還是缺乏全民團結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奮不顧身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素質。誠然,北洋海軍官兵中,不乏為尋找強國之路而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不乏面對危險為國慷慨赴死者,但戰爭中也明顯暴露出嚴重的問題:不敢出戰者有之,臨陣脫逃者有之,力主投降者有之;在軍人節操、軍人道德上存在嚴重問題,極大地影響了軍隊的綜合素質,最終導致劉公島的投降和北洋海軍全軍覆滅。我們推而廣之地觀察,在中國近代對外戰爭史上,除了少數戰役之外,中國軍隊幾乎從未取得過全局性的勝利,反而常常出現“兵敗如山倒”的記錄。這里,僅僅把失敗解釋為武器裝備落后顯然是不夠的,而是同當時的軍隊沒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軍人品德節操的養成有很大關系,這是軍隊建設中的一大教訓。
部隊管理松懈,形同一盤散沙 有個比喻,武器裝備和高技能的人才是戰車的兩個輪子,而部隊的管理是連接輪子的車軸。軍隊沒有正規嚴格的管理,戰車就不能前進。中國古代軍事家認為,軍隊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是:駐防時嚴守規章制度,行動時十分威嚴,進擊時銳不可當,退卻時不可追趕,進退有節制,左右調動聽指揮。對照以上目標,北洋海軍的部隊管理差距很大。首先是軍隊的主要管理者自己的表率作用極差。當時海軍軍官有著比陸軍軍官更為豐厚的報酬,但高級軍官卻帶頭違反紀律,建公館,養小妾,夜不歸艦。上行下效,下級官兵也軍紀渙散。“長崎事件”固然是日本人對我敵視造成的,但也暴露了北洋海軍管理上的問題,以至日本海軍一眼認定北洋海軍是可以欺辱的目標。管理的松弛同時也是腐敗的溫床,紀律和訓練懈怠了,軍官就會把精力放到謀私利上去,結果銷蝕的必然是軍隊的戰斗力。
引進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沒有形成系統配套的管理體制 熱兵器時代,武器裝備不同于古代的大刀長矛,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裝備管理辦法和維修保障體系,使其始終處于良好能戰狀態,這樣才能發揮出裝備應有的效能。甲午戰爭期間,中日兩國的艦艇、火炮,均屬世界先進水平。問題在于,北洋海軍引進了先進的裝備,卻沒有搞好裝備管理,艦艇水密裝置損壞不及時修復,造成軍艦進水后迅速沉沒;黃海海戰中軍艦彈藥供應不足,戰后的調查卻發現實際上存有所需的彈藥,均暴露出裝備管理和維護水平的低劣。北洋海軍追求進口西式裝備,模仿西式操典和西式戰術,卻沒有真正學到先進的保障管理體制。
訓練缺乏針對性,滿足于演式和擺練,造成實戰中的失利 兵書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做到這點,首先要分析周邊形勢,設置假想敵,分析敵我優長與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然而北洋海軍的訓練顯然不從實戰出發,僅是為了滿足上級視察;編隊訓練預定陣形,射擊訓練預定距離,缺乏實戰的針對性。平時看起來耀武揚威,一到作戰,便馬上暴露問題,甚至在黃海海戰中連接敵的第一個編隊變陣都沒能走好。魚雷艇對商船改制的代用軍艦幾次抵近發射均不能命中目標。這樣的艦隊,豈能奪得戰爭的勝利?
我讀過《龍旗飄揚的艦隊》的初版,也有幸在第一時間讀到了修訂文稿。我注意到,姜鳴在修訂本里,著力對北洋海軍的失敗原因做了新的和更為深刻的發掘。有位軍人曾說:“如同美國人反復研究越戰一樣,我們也應該反復研究北洋海軍史。”盡管今天的國內外環境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溫故知新,在我們進行現代化軍隊建設的時候,仍然可以從清政府創建北洋海軍的歷史中不斷地汲取教訓。我愿意軍隊和地方的朋友們都能認真地一閱本書。
最后我想說,姜鳴是個勤奮的人。他的勤奮,不僅表現在業余時間專研海軍史,更反映在他對自己本職工作的熱愛和投入,他獲得了2001年全國金融系統五一勞動獎章。他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又是一個歷史學家,他喜歡這樣的雙重角色,并且在兩方面均取得了成績。我想,能夠做到這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常常交流思想,成為摯友。我祝愿姜鳴在業務上和學術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柏耀平 海軍上校[1]
2001年9月
[1]柏耀平現任北部戰區海軍副司令員,海軍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