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廣州文殊院的圓明禪師,俗姓陳,福州人,是福州長慶大安禪師的法嗣弟子。文殊圓明禪師最初在大安禪師座下參學(xué),領(lǐng)悟法義之后,又到雪峰義存禪師處請益。他覺得在兩位大德處得到的佛法沒有什么不同,因此又到五臺山參訪。他在此親見文殊菩薩化現(xiàn),不禁深受感動,從此便在各地隨緣建寺,并且以“文殊”為寺院名。
有一天,樞密使李崇矩到南方巡視,順道經(jīng)過圓明禪師所在的寺院。他走進寺院,抬頭一看,見殿里供奉著地藏菩薩圣像,就問寺里的僧人:“文殊院里怎么是供奉地藏菩薩呢?”
寺僧說:“因為文殊菩薩幫地藏菩薩到地獄弘化度眾去了,文殊菩薩請地藏菩薩協(xié)助啟示眾生的智慧,這二者是不分家的啊!”
李崇矩又再問:“那地藏菩薩攤開雙手是什么意思呢?”
寺僧答:“他手中的珠子被盜賊偷走了。”
李崇矩對于寺僧的回答,感到非常奇怪,回頭問圓明禪師說:“既然是地藏菩薩,為什么還遭小偷呢?”
圓明禪師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抓到偷珠子的人了。”
李崇矩問:“那是誰?”
圓明禪師微笑說:“那就要請問李大人自己了。”
李崇矩聞言,當(dāng)下若有所悟,于是禮拜禪師,然后辭別而去。
養(yǎng)生法語
中國大乘佛教以四大菩薩來代表,所謂悲智愿行,就是觀音、文殊、地藏、普賢。菩薩道沒有分你我,本是一體,每一位菩薩都是“悲智愿行”。所以,文殊院供奉地藏王也沒有奇異。
地藏王攤開雙手有各種意義:一是示意文殊的智慧廣大;二是示意觀音的慈悲無邊;三是示意普賢的大行深廣;四是示意地藏的愿力無窮。攤開的雙手,不都已經(jīng)把悲智愿行表達得那么清楚了嗎?如果不能了解,寺僧只有說珠子被偷了去。當(dāng)李崇矩發(fā)覺被偷了,不就會自己找回來嗎?還要多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