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談文集·散文卷
- 譚談
- 1217字
- 2021-10-28 16:05:19
力量
如今,他們廠里的又一道難關(guān)闖過去了。
闖過了一道難關(guān),就會出現(xiàn)一個奇跡。這時候,新聞單位的記者來采訪了,上級機關(guān)的調(diào)查組來總結(jié)經(jīng)驗了。我這個提筆桿的兼職市委副書記,也是在這個時候到他們廠里的。
在他們廠最難熬的時候,我沒有來。一想起這,我的臉就發(fā)燒。
那是五年前,這個300來人的小廠,虧損97萬多元,市里有關(guān)部門決定,將其并到另一家廠子里去。從此,農(nóng)藥廠就將在這座資江邊的古城里永遠消失。工人們心里痛呵!他們不心甘,紛紛向上級請求:“工廠是我們的娘,我們是工廠的孩兒。我們不能把娘都賣了。我們要干出名堂來,讓娘的臉上光彩光彩!”同時,他們向上級推薦了他們信得過的廠長。
曹明生就是在這個時候出任益陽市農(nóng)藥廠廠長的。這個工人出身的曹明生,難道有三頭六臂、回天之力?
他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只有一雙手臂,只有一身常人的力氣。然而,他又是一個不普通的人。他的不普通,在于他深知:廠里有300多雙手臂,300多身力氣。自己要化作一種粘合劑,把這300多身力氣粘到一起,把這300多雙手臂粘到一起。“人心齊,泰山移”啊!
工人出身的干部,容易和工人說到一起,滾到一起。他和被工人們戲稱為“我們廠里的撒切爾”的女書記一道,領(lǐng)著這300多人,擰成一股勁朝前沖刺。第一年過去,把虧損這頂戴了多年的帽子,甩到了資江里,拋到洞庭湖里去了。第二年,廠子盈利160多萬元。第三年,盈利達370多萬元。這時候,曹明生的任期快到了,有人悄悄為他出主意:“多給大家點實惠,使你這屆廠長當?shù)皿w體面面,光光彩彩!”
“這怎么行呢?廠長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工廠是要長久地辦下去的啊!”
這時候,曹明生思考的是工廠的后勁,工廠的未來,要為后來者鋪開道路。他和他的助手們通過認真的考察,決定馬上開發(fā)新產(chǎn)品。
開發(fā)新產(chǎn)品,要從國外引進一套設(shè)備。上這個新項目,要投資600多萬元。銀行貸不到這么多款,把廠里全部的積蓄拿出來,資金也不夠??!怎么辦?
一個全廠的職工大會召開了。曹明生把廠領(lǐng)導班子的想法,全盤托了出來,交給工人群眾。這個新項目是上,還是不上,請大家拿主意。廠長和工人的心,一下子就溝通了。許多老工人把全家多年的積蓄,全部拿了出來,交給廠里。在短短一個星期里,全廠集資60多萬元。
新項目終于上馬了。當這套從國外進口的設(shè)備運進廠安裝的時候,曹明生深知:如果哪一處小小的地方出了紕漏,這設(shè)備就將變成一堆廢鐵。他給自己規(guī)定了“三不”:不開會,不見客,不接電話,吃住在車間。兩個多月過去,他掉了幾斤肉,但新設(shè)備一試運轉(zhuǎn)就成功了。當年就給工廠帶來了效益,償還貸款60多萬元。這種新型農(nóng)藥,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又一道難關(guān)闖過去了,新的奇跡出現(xiàn)了,但是,新的難關(guān)又會橫在曹明生和他的工人們面前。當然,新的奇跡也一定會出現(xiàn)在曹明生和他的工人們面前!
“五一”勞動節(jié)前夕,我去看曹明生和他的工人伙伴。離廠前,當我握住曹明生那雙布滿老繭的大手的時候,我心中突然響起那首熟悉的歌,那首令人振奮的歌:“咱們工人有力量……”
(原載《工人日報》199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