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準備教材
- 上清修行路
- 喝湯吃魚
- 2053字
- 2021-12-11 19:23:18
“老叔爺,我贏了,明天晚上我可要去你家吃嘍。”小孩邊收拾棋子,邊和老人說道。
“愿賭服輸,再來一局,這次你勝了后天中午可以再來我家吃飯,要是輸了幫我揀半天豆子,敢不敢?”
老人好整以暇地對孩子說道。
“老叔爺,不能和你斗棋了,我要去九渠村學字。”
小孩歉意地說道。
“小伢子,那你就不用去了,九渠村這兩天收糧,陳教習這兩天不教字。”
一個看棋的老人提醒道。
小孩一聽陳教習今天不教字,頓時大失所望道。
“真可惜,要是再去聽一次我就能把《人皇紀》全部記下來了。”
“幺,小伢子學字準備做什么?”
圍觀的老人聽到小孩的話語,向他打趣道。
“我要成為教習,要教其他人學字。”
小孩聽著旁人的詢問,義正詞嚴地說道。
“小伢子,你要快點學,等你學好了,我們也給你蓋個學堂,讓你作教習。”這些老人紛紛說道,雖然玩笑居多,卻不乏期待。
聽到這些老人的話,小孩挺起胸脯保證道。
“我一定好好學習,把陳教習的字都學會了,就回來教大家。”
這時候新的一局斗棋開始了,許是小孩開始憧憬自己的教習夢,這局大失水準。
這些老人看到李清也不欺生,把他也拉進閑聊的隊伍中。
有老人感嘆。
“九渠運氣真好,有陳教習在,九渠的那些伢子算是有盼頭了。”
“是啊。”
“要不是三峰渠,村里的伢子請陳教習一起教字也不錯。”
“三峰渠一般人可過不去,水流太急,只有這個小伢子為了學字不怕死,其他人誰敢。”
正在斗棋的小孩,聽到旁邊談論自己,赧然一笑。
“是啊,九渠不要指望了,要是不怕遠可以去縣學堂,送到李教習那里,李教習認識的字多著呢。”
“太遠了,老五家的伢子就是去學堂的時候丟了。”
“怎三洼要是有個教習就好了。”
“等著小伢子。”
老人們說著笑起來了。
這時候小孩終于無力回天,投降認輸了。
“老叔爺,這局我輸了,明天我就幫去撿豆子。”小孩沮喪地說道。
“不用明天,后天來幫我撿豆子,干得好,管你中午飯。”老人捋著胡子,自得地對小孩說道。
看著天色已經不早,李清就和這些老人告辭離去了。
繼續向南走,跨過一道道溝渠河流,地勢又開始慢慢變高,地里的莊稼云豆開始占多數。
滄云門治下百姓種植的莊稼主要有云米云豆兩種,水田種云米,山坡旱地種云豆。
一般百姓日常主食都是云豆,把云豆磨面做餅,充饑耐餓,還有一股甜甜的味道,李清家的主要吃食也是云豆餅,一天兩頓云豆餅。
云米產量低,尋常百姓吃不起,都是出售給官府或商號,云米面精細,可以做各種美食,宗門飯堂的饅頭面食就是用云米面做的。
宗門靈田也會種植兩種作物,種植在靈田里的云米云豆可以晉升靈植,雖屬一階低等靈植,卻用途廣泛,云豆可以喂養靈獸,云米是辟谷丹的主要材料。
一路走來,李清看著農田勞作的百姓,又勾起了他前世記憶,他也是農村孩子,小時候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不過他小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機械。
這里的百姓耕作完全依靠人力,澆水、施肥、除草,農田里的人仔細侍弄著秧苗,幸好這個世界蘊含靈氣,百姓大多身強體壯,否則生活更加艱難。
地勢越來越高,土地越來越干燥,農田里也全變成了云豆苗,為了有個好收成,全家齊上陣,男女老少背著木桶向田里運水,老人小孩也都忙碌在背水的隊伍里。
李清看著這些百姓,他無力改變什么,只能繼續前行。
不錯過一個村莊,一條街道,他想好好看看自己守候的縣城。
縣城很大,他用了半個月才仔細逛了一圈,看過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陰暗,看到了生活的努力和不甘,看到了前路的無助和痛苦,看到了一些人的努力和希望。
這一路走來,他的心靈變得越來越通透,意志越來越純粹,精神越來越活躍。
他也確定了蟄伏縣城的方式和目標。
李清開始準備教材,他要辦學堂當教習,用教育驗證自己的想法。
這個世界教材,不管是《人皇紀》還是《識文斷字》,李清都不太滿意。
紫晶國普通人接觸到的書籍非常稀少,只有寥寥幾本,大小勢力秘藏不宣的書籍也以功法秘籍為主。
普通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尋仙問道,一旦成為修仙者,就可以一窺修仙者浩如煙海的知識傳承,功法秘籍,神通法術,修仙百藝。
不能成為修仙者,只能世代為修仙者服務,一生不出百里,談吐難越百年。
李清兒時借書鄰里,遍翻典籍,不過是些游記傳說,紫晶一國沒有四書五經這樣的圣賢之書,更沒有讀圣賢書的書生,識文斷字是為修仙做準備,要么憑此找個營生。
便是李父也是如此,希望李清可以像他一樣,在學堂做個教習。
對于教材選擇,李清早有計較,準備仿效私塾,教授識文斷字、圣人之言。
私塾一般先教《千字文》、《三字經》和《百家姓》,學會這些東西后開始教授四書五經。
啟蒙三本,李清全文背誦《千字文》和《三字經》,《百家姓》只能記住一部分,四書五經中他可以全文背誦《大學》和《論語》,其他經典李清只能背誦一些經典段落。
世界不同,不能拿過來直接采用,這些經典典故眾多,他要一一修改。
轉眼過去一個月,看著面前三本書,李清十分高興,這是他學堂的啟蒙三冊,分別是《千字文》、《三字經》和《數算》。
《千字文》幾經修改,現有字數一千零八十一,《三字經》不斷刪減變換,還剩一百六十句,《數算》只有兩頁,書寫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
學堂的劍法課他決定直接教授十三式基礎劍法,加上書數就是學堂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