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丟失的夢
  • 劉燁
  • 10784字
  • 2021-11-15 22:35:18

麥琪的禮物

當哈韓服飾成為主流占據大街小巷時,她卻一席淺淺素衣,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你會覺得她是從宋詞里走出來的,沾染著弱骨柔情,回眸一笑,宛如新月。她是藍裳,喜歡讀容若詞的藍裳。

蘇岑一直在不遠處看著藍裳,他觀察她已經很久了,他喜歡藍裳淺淺的裙,喜歡看她站在河堤上楊柳下,悵惘的神情,相思的模樣,宛如畫。

蘇岑記得,童年時候他曾看見兩個小女孩在路旁折下幾支桃花枝,邊走邊嗅,緩緩穿過巷子,渾然不知鼻尖上沾滿了花粉,他呆呆地看了很久,直到女孩消失。從那以后,蘇岑喜歡上了安靜怡然的女孩,而藍裳身上就有蘇岑記憶里童年的影子,仿佛那份怡然是與生俱來的,帶著憂愁和花香。

藍裳卻說,我愛上了納蘭。然后詭異地朝他一笑。蘇岑覺得這笑有著莫名的深意。

立夏那天,蘇岑擁著藍裳走過紅地毯,他像呵護畫中的柔弱女子。潔白的紗裙,鮮艷的雛菊天堂鳥花束,伴娘蕭夏穿著淺色的禮服,小心翼翼地走在藍裳身后。藍裳眼里涌動著一串淚,一直以來,她以為自己永遠不會有這樣一天。

那天,藍裳告訴蘇岑,自已有貧血和先天性心臟病,生命注定不會太長久。可蘇岑卻說,有愛,就不會分離。等我們攢夠了錢,就做心臟移植手術。

蘇岑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藍裳永結百年之好,那天的伴娘是藍裳惟一的朋友蕭夏,一個自小與藍裳相伴的文靜女子。

婚后蘇岑工作,藍裳在家,還是讀容若的詞,或者在本子上隨便寫寫。她的字像她的人,瘦而靜。勉強讀完大學,藍裳的身體是不允許她工作的,一聲驚嚇,一聲吼叫,也許都會要了她的命,就像那句老話說的那樣,命如紙薄。

蘇岑也學會了用極其安靜的方式對待藍裳,像呵護風中脆弱的小花。他一直希望自己盡快存夠錢,然后給藍裳做手術。藍裳每天給蘇岑熱一杯牛奶,做一個水蛋,還有蒜蓉蒸青菜,這些是蘇岑最喜歡吃的,仿佛安靜的生活,讓他清心寡欲,除了賺錢。

一年后,蘇岑已經存夠了心臟移植手術費用的二十分之一。他想用不了多久,再向親朋好友借一些,加上醫療保險應該夠了。

蘇岑拉著藍裳逛街,北方的夜不那么喧囂,正好合適。藍裳最近的臉色比從前還要蒼白,蘇岑覺得也許是她太寂寞了,應該出來走走,他給她買淺藍色的連衣裙,她最喜歡的色彩就是這種淺淺的藍。

但藍裳剛走出試衣間,還沒有來得及看鏡子里的自己就昏厥過去了。她再也沒有看到自己穿這身連衣裙的樣子。蘇岑跪在病床邊握著藍裳的手,一滴眼淚也流不出來。醫生說,藍裳的心臟已經衰竭了,這樣嚴重的病情能支持到現在已經不錯了,她的體質已不適合做心臟移植手術,八歲才是最佳時機,錯過了就不能再手術了。

藍裳走后,蘇岑辭去工作,幾乎足不出戶,過著安靜的生活,仿佛自己就是藍裳,藍裳就是自己。直到半年后,猛然發現這間屋子里藍裳的氣息越來越弱,自己的氣息越來越濃,他才想到要翻翻曬曬藍裳留下的東西,重新尋覓她的味道,不要讓她就這樣消失了。

納蘭容若詞集依然擺在最顯眼的位置,甚至藍裳的指紋還留在封面上。蘇岑翻開,“若得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一頁一頁,一句一句,揪著蘇岑的心,眼淚一滴一滴落下來,這是自藍裳走后蘇岑第一次流淚。他急促地翻動藍裳留下的所有東西,一本書不足以讓整個房間彌漫藍裳的味道,他要把藍裳重新擁入懷中。

一本筆記從衣櫥里滑落,封面是藍裳喜歡的淺藍色,水與天相接的顏色,只是已經被時間沖刷得幾乎要泛白了。這是蘇岑從未見過的筆記。他小心翼翼地翻開,就像第一次探索藍裳微弱的身體那樣,生怕一個不小心,她會碎了。

日記是關于童年的,歪歪扭扭的字體,有的還用拼音代替。藍裳的童年會是什么樣子,她從未說過。蘇岑想著,此時他好像打開了一道時空之門,這是另一個藍裳,一段屬于自己之前的藍裳。

蘇岑翻開。

“我們看見一個男孩,他一直站在巷子里,不知是看我們還是看我們手里的花,也許他也喜歡桃花。”

蘇岑每天只看一頁,他不想這份喜悅流逝得太快,畢竟藍裳越走越遠,他要她的影子蔓延,陪自己終老。合上筆記,原來那個時候她也在看自己。蘇岑抱著筆記本睡著了,他做了一個柔美的夢,夢里回到童年,當初的巷子,開滿水粉的桃花,那個蘑菇頭的小女孩,朝他咯咯一笑,然后消失在巷子里。

“我開始了安靜的生活,安靜有什么不好呢,雖然我開始不喜歡,可是現在已經習慣了。我許了愿,想桃花再開時見到那個男孩。”

蘇岑撫摸著那些歪歪扭扭的字體,泛黃的紙張散發著巷子里的青苔石板味道,甚至還有記憶里的桃花香。童年的藍裳,蘇岑覺得熟悉而溫暖,還有一點興奮和陌生。

“又看到他了,遠遠地,可他沒看到我。感謝上天,這么早實現了我的心愿。”

一天一頁,筆記把蘇岑帶進久遠的回憶,原來藍裳記得那么多被他忽略的細節。仿佛自己變回了孩子,初初相見,齊齊相悅。兩個月后,只剩下最后一篇了。蘇岑沒有打開,他不想藍裳從此消失了,他要把它留作期待,直到自己最想她的時候再慢慢感受。

蘇岑發現,他愛上了童年的藍裳,那個調皮又喜歡吃軟皮糖的小女孩,只是結婚后,他從沒給她買過軟皮糖,此時蘇岑才發現,自己并沒有把她照顧好。

日子仍舊在童年的記憶里反復。蘇岑想著想著,有時候會咯咯一樂,之后眼里彌漫著清冷的淚水。他自己做的蒜蓉青菜怎么也不如藍裳做的好吃。

“丁冬”,敲門聲響起。父母已在蘇岑結婚的時候和他斷交,藍裳也沒有親人,誰會來訪呢。

“蘇岑,我是蕭夏,藍裳的故人,你們結婚時我做的伴娘。”

“哦,蕭夏,你不是出國了嗎。”蘇岑記起,婚禮那天藍裳介紹她惟一的朋友,只是婚禮過后來不及聚會她就匆匆出國了。

“剛剛回來,聽說了你們的事情,心里很難過,來看看她,也看看你。”

蕭夏一直站著,不大的屋子里滿是凌亂的物品,她以一貫的動作輕輕觸摸著,只有這樣她才覺得離藍裳最近。

“蘇岑,謝謝你給了藍裳一段美好的感情。”

“想不到你會懂,她最終還是走了。”這個男人竟然在蕭夏面前嗚咽地哭起來,他已經太久沒有聽到這樣溫暖的話。藍裳走后,超市是他和外界保持聯系的惟一通道。

看著無助的蘇岑,蕭夏撫摸著他的頭發,那是安慰故人的方式,頭發穿過五指,軟軟的。蘇岑伏在蕭夏肩上,蕭夏也有著藍裳的氣息,那是與生俱來的安靜。所有埋藏的疼痛、悲傷、無奈在一瞬間全化為眼淚和鼻涕,這個男人放聲地哭起來。

滿屋都是藍裳的記憶,和男主人一樣流著悲傷。蕭夏的目光停在那本幾乎褪盡顏色的筆記本上,她扶住幾乎要傾倒的蘇岑,自己走向筆記本,一頁一頁翻起來。

“不要看最后一頁,我想留著。”有關藍裳的一切,蘇岑早已變得敏感,他已不能接受自己設定的事情被突然打亂。

“這是我的筆記本。”

蘇岑驚慌地抬頭,眼里滿是錯落。

“是婚禮前,藍裳說,把日記放在我這吧。”

蕭夏和蘇岑打開最后一頁。有兩段話。

“我的藍裳要結婚了,和我從小就喜歡的男子蘇岑。好好照顧我的藍裳。我永遠愛你們。”

這是新鮮墨水留下的字,還是那么清晰,每個字都寫得用心。

“岑,如果你能明白我的心思,答應我,愛她,愛蕭夏。藍裳已去。”

這字瘦而柔軟,蘇岑一眼就認出是藍裳寫的。他定定地看了許久。

“蕭夏,求你,告訴我你們的童年。”

26年前,做護士的媽媽在醫院門口發現一名棄嬰,她看到這個孩子在風中瑟瑟發抖,抱回家,和我放在一起,那時我也才6個月大,后來媽媽知道女嬰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才被遺棄的,但是她還是選擇留下這個女孩。我和藍裳一起長大,我性格原本活躍,但是媽媽說,如果我不安靜,藍裳會死去。我們每天上學放學,我也習慣了安靜,我們曾在巷子里遇見你,都很喜歡你,就在當初。可是我們這樣的工薪家庭是拿不出心臟移植費用的,只能盡可能地照顧藍裳,讓她覺得幸福。她很善良,也很愛你。你們結婚那天,也是單位批準我駐外申請的那天。

蘇岑的淚再一次撲簌地落下,流進嘴里,苦澀苦澀的。蕭夏從包里拿出一塊奇異果味的軟皮糖塞進蘇岑嘴里,那糖,和著眼淚,略甜。

魔方

女孩走的時候,送給男孩一個魔方。

那時候,男孩很喜歡看女孩玩魔方,小小的魔方在女孩修長纖細的手指間靈活地上下翻轉,不一會兒,六個面就被完完整整地拼出來,這個過程常常讓男孩驚嘆不已。

女孩走后的日子里,男孩一有空兒就拼轉女孩送給他的那個魔方,可不管他怎么努力,他都拼不出完整的一面來。他發現這個小小的六面體,竟是那么的變化多端,奧妙無窮。

人都是優劣的混合體,在有些方面你非常的出色,可在有些方面你卻笨拙的很。男孩其實很優秀,可他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就拼不出一個完整的魔方來呢?有好多次,男孩想打電話問女孩,可每次一拿起電話他就失去了勇氣。女孩沒走時。男孩就發現自己有很多話想告訴她,但他每次說的都不是自己的心里話,經常是看到女孩,就手足無措,言不由衷。記得有一次夕陽西下,男孩站在女孩面前雙手抱著低垂的頭欲說還休,女孩站在那里,夕陽摔碎在天邊,有許多云霞飛濺成為她的背景,女孩用讓人發狂的眼睛告訴男孩說她什么也不懂。等到男孩鼓起勇氣要向女孩說出那句藏在心里的話時,女孩卻走了,只給他留下了一個魔方。

男孩把那個魔方視如生命,他覺得只要握著魔方就像握住了女孩那溫軟的小手,他隱隱發痛的心里就有一股暖暖的細流淌過。雖然在后來的很長時間里,他都拼不出一個完整的面,但他從不放棄,男孩堅信總有一天,自己也能把魔方拼出完整的六面來。慢慢的,他發現這個小小的正方體,有著其它運動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體積小,不受年齡和場地的限制,只要有空就可以拿出來轉幾下。不僅能鍛煉空間思維能力,還是不可多得的大腦活動。于是,他對魔方愛得愈發癡迷了。

終于有一天,男孩拼出了六面體,他欣喜若狂,第一件事就想告訴女孩。帶著這份喜悅,男孩坐了一天一夜的車去找女孩,他要給女孩一個驚喜。

當男孩風塵仆仆地出現在女孩面前時,女孩正在電腦前飛快地打著字,那修長的手指仍是那么靈活,那么輕盈。

男孩說,我會拼魔方了。

女孩抬起頭,有些不解地問,什么魔方?

就是你給我的魔方啊。男孩小心翼翼地把魔方拿出來,魔方早已被磨得顏色斑駁,但卻油光發亮。當著女孩的面,男孩飛快地拼轉著魔方,不一會,魔方就在男孩的手中拼出了完整的六面,男孩笑了笑把它遞給女孩。

女孩接過那魔方看了看,輕蔑地說,現在還玩這個?你真像個孩子。說完,輕輕一揚手,魔方劃著美麗的弧線翻著跟斗從窗口飛了出去。

男孩看著女孩半天也說不出話來。仿佛一盆冷水兜頭淋下,他只覺得自己那顆心也隨著魔方飛去,飛出了胸膛。

薇丫頭

朋友的店鋪,開在大學城最繁華的路段上。所以幾乎是每天,都有很多面容新鮮的女孩子,嘰嘰喳喳地涌進來。我喜歡這個叫“薇丫頭”的店鋪,并不是朋友的緣故,更多的,倒是因為愛與店里叫薇的女孩子,閑扯上幾句。

薇不過19歲,卻已在這個城市里獨自闖蕩了兩年,所以她的眼睛里,有同齡的女孩子沒有的憂傷與成熟。黃昏的時候,店里人少,薇趴在柜臺上,聽我有一搭沒一搭地問話。薇的言語總是簡潔,起初我以為她是害羞,后來才知道,那不過是她自己處世的一種方式,她在城市漂泊的兩年里,學會了在陌生人的打量問詢里,用冷淡的外表,包裹起自己。但我還是喜歡她,冬日的陽光懶懶地射進暖氣充足的店里,薇溫柔地勸那些與她一樣年輕的女孩子,買下試穿的漂亮毛衣。總是三言兩語,女孩子們便被薇說動了心,一臉欣喜地掏錢買了穿出門去。我說薇,為什么有時候她們明明知道這衣服你賣貴了,還是甘心要買呢?薇聽了便抿嘴笑,不言語。但我知道那一刻,薇的心里,是快樂的,一種被人承認且接納的喜悅,讓薇像那純美的花兒,在與她無關的一片繁華里,清香綻放。

因為有了薇,朋友的小店,就經營得有聲有色。但我幾次勸說朋友給薇多加些工錢,都被拒絕了。朋友說,要都像你一樣心軟,商人還如何吃飯?她不過是我雇來的員工,為老板賣命工作,那也是分內的事,況且,像她一樣等著做工的女孩子,這個城市一抓一大把呢!我很難過,為薇。是的,她在朋友的眼里,不過是塵埃一樣無足輕重,如果不高興,朋友隨時都可以請她走人。可是,辭掉了薇,朋友又去哪里尋到如此聰慧乖巧又堅強的女孩?有誰還會在新衣上架的時候,在門前的信息板上,畫一個眼睛明亮神情可愛的卡通娃娃,來吸引顧客進門?有誰會把衣服,擺出各樣的藝術Pose,掛在墻上?又有誰會每日清晨哼著歌兒,將店鋪打掃得窗明幾凈?把店鋪當成家一樣熱愛著,怕是只有薇,才會吧。

薇很少對我提起她的家人,但我還是斷斷續續地,知道她的父親,早已去世,她高中讀到一半,便毅然退學,掙錢供自己的小妹讀書。我曾經試著問她有沒有過后悔,但她從來都是將我的問題跳過,不肯作答。后來有一天,我偶爾看到她倚在門口,神情復雜地看著那些衣著時尚面容驕傲的女孩子,才終于明白,薇,其實是心內一直都在后悔的,只是,現實讓她,只能這樣隔街望一眼,那曾經想要的未來,便用世俗的喧鬧,將她一把攔住。

我幾次邀請薇去我任教的大學散步,都被她拒絕了。我以為她是敏感,怕在高傲的大學生面前傷了自尊,但幾個月后,卻在校園的水杉林里,看到了薇。而且,竟是和我認識的一個男孩。薇的手,被男孩緊緊地握著,她臉上的幸福,如一灣潺潺的小溪,清亮無比。薇,顯然是遇見了她生命里的初戀。

那個男孩,學的是藝術設計,他第一次到店里來,便被薇別致的設計打動,外人只知道薇是個打工的女孩,但他卻一下子看穿了薇的不甘與渴盼。是他先寫了情書過來,薇很快用一整顆心,迎合過去。她把自己化作一團火,將這份濃濃的愛戀,熊熊地包裹住,連我這不再相信愛情的人見了,都覺得溫暖。每到吃飯的時候,男孩都會過來,遠遠地就喊她“薇丫頭”,薇常常忘了顧客,瞬間便沖到馬路對面去,將他環擁住,而后,仰頭傻傻地笑望著他。那時候的薇,如一朵百合花,聽到春天的呼喚,迫不及待地,便嘩一下綻開了。

一向內斂的薇,在這場愛情里,丟掉了所有的矜持和羞澀。她的0里,有多少愛,她便將多少,完全地展露給他。她從來沒有像那些有心計的女大學生一樣,在愛情里,學會周旋,學會計算得失,學會從容自如地進退。薇只是去愛,并且,盡情享受著這份在別人看來,差別懸殊的愛情。薇開始跟著男孩去大學里聽課,昔日她所向往著的生活,終于啪地一下向她打開了房門。男孩在學校里也是稍有名氣的,愛上一個打工的女孩,更是讓他的知名度,一夜間飆升。他與薇牽手走在校園里,總會有許多的人議論指點。我不知道男孩有沒有過退縮,但我卻清楚,至始至終,薇,都是沒有過猶豫的。她知道自己配不上他,但她還是執拗地愛著。

店里不知何時開始斷斷續續地進來一些女孩子,她們并不買衣服,只是假裝饒有興趣地環顧一圈,便笑著離開,走出去老遠,還會回頭,看一眼辛勤忙碌的薇。有時候她們也不進來,只站在門口觀望一陣,說,這就是那個愛上我們校草的薇丫頭,看她把店里的鏡子擦得多么清晰,可是為什么她從來不照照自己呢?這樣的話,很快地讓朋友聽了去。朋友很果斷地對薇說,要么辭職,要么離開那個男孩,別再給店鋪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知道朋友不過是一句警告,她是舍不得像薇這樣靈巧的員工的。但薇,卻是在朋友的叱責里,輕輕說,好,我走。

這是朋友沒有想到的結局,不過是一場看不到結果的愛情,莜卻選擇了為之丟掉賴以謀生的工作。我趕過去勸薇,而薇,卻是在我還沒有開口,就說,姐姐,你也不了解薇嗎,你知道她即便是將來后悔,也會去做的。

我終于在薇的這句話里,保持了沉默。我想,薇會受傷,可是,她亦會因為曾為一份不可能的愛情,努力過,而心內喜悅。

一年后,我便再也看不到薇。那個男孩的身邊,開始換了另外一個時尚光鮮的女子,一眼看過去,便知道,在世俗生活里,他們是相配的。可是,我還是忘不了薇,這樣一個在與她無關的冷漠城市里,為了渴望著的幸福與愛情,曾經不顧一切地與生活爭搶過的丫頭。

愛讓死神望而卻步

在人生的長河中,災難常常與我們不期而遇,面對災難,我們會作出怎么樣的反應呢。

(一)汪洋中的那片月光

幾年前的一天,我在車站遇到了好友蓮。我與蓮不止是同學,更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我是早上五時出生,她是下午五時。小學我們經常同桌,初中三年,我們睡在同一張床上。這么鐵的關系。可我卻沒能一眼認出她來。幾年沒見,她面容憔悴,人也蒼老了不少。一路上,聽著她的不易,心也跟著顫抖,眼淚不爭氣的爬了出來。

她說,這十幾年,她當過洗碗工,進過工廠,當過保姆,和愛人一路跌打滾爬,輾轉多處,吃盡了苦頭,終于有了一間屬于自已的工廠。本已為苦盡甘來,可是一場大水將一切化為了烏有。

那一天,五號臺風登陸朋友所在地,河邊的大壩突然決堤了,水在十幾分鐘內一下涌了上來,不一會兒全城并泡在了水里。荒亂中蓮本想抓些東西走的,可水一下從腳踝爬到的腰部,眼看就要被淹沒,蓮是被愛人強拖著上的樓。說到這里,蓮的眼里已爬滿了淚水。是啊,十幾年的打拼,就這么全沒了,看著誰不心疼。她說,幾百張藝術門被泡了,那是一個老板說好第二天來提的貨,現在無法交差了,還有那幾十臺機器也全被泡了,被海水泡過的機器會生銹,心疼啊!

我不知道要怎么樣安慰于她,只靜靜的抱了她一會,直到她心情平復。

她才開始繼續述說著:不一會,水爬上的二樓,以一種洶涌之勢。他們所在的樓只有兩層,已經無法再往上爬了,而此時天漸漸的黑了,沒人知道水究竟會漲到哪,她們會不會就這樣淹沒,一種死的恐懼緊緊的包圍著她。她和愛人就那樣縮在二樓的一張水泥圓桌上,生死由天。

就在這時,她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握著電話的時候,她已經泣不成聲。電話是父親打來的,父親說,他突然感覺特別不安,于是打了電話。她只一個勁的哭著,象抱著一顆救命的稻草。過了許久,才說,爸,爸,我什么都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父親在那頭焦急的問:你們人還好嗎,你們人還好嗎?在確定她們身體上安然無恙后才說,人沒事就好,人沒事就好,只要人在,一切都會有的。她說,是父親的話讓她安定下來的,她說,她終于明白什么是父女連心。她說就在那時,一彎月亮從灰暗的云層里跑了出來,流泄絲絲溫暖,就像她那時的心境。她說,平日總是忙忙碌碌,根本沒時間陪愛人看月亮,沒想到會是在這樣的狀況中看月亮。水什么時候停的,她不知道。夫妻倆就那么相擁著,被水泡過的衣服已沒有了冷意,因為汪洋中的那彎月亮就像父愛一樣,讓她感覺特別特別溫暖,給了她許多力量。

她說,父親說得對,所有的災難都會過去的,只要人還在,一切都能重新開始。她在那個二樓待了好些天,一直都是政府用油艇給送的吃的。

(二)用愛吻開死神的眼睛

而另一個故事也是真實的,那是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一對夫婦在看望軍訓的女兒回家的路上,突然天色變了,天空打起的雷,而那雷不偏不倚從丈夫的頭上劈了下來,妻子在短時間的目瞪口呆后作出了反應,那就是用唇死死的吻住愛人。當時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看著鮮血從男子的嘴角流出來。不知誰先打了120,在醫生的積極搶救后,男子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妻子說,我知道的,上帝也會睜開眼,它不會那么殘忍地剝去孩子的父親的。醫生說,真是不可思異,也許是妻子那吻分擔了那雷的殺傷力,所以男子才有幸活了下來。而我知道,是愛吻開了死神的眼睛。

愛是世間最美的語言,無論是父愛還是愛情,都能給人無盡的力量,它常常讓我們感動。愛,可以讓死神忘而卻步。生活中,災難常常是不可避免的,面對汶川這場大地震,又有多少人用生命在詮釋著愛。它讓我們看到了太多人性中最最閃光的一面,大愛,無私,舍與得……

我常常想,其實災難并不可怕,只要有愛在,一切都有可能。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黃昏,我揣著滿心的煩憂決定去香溪走走。我此時的惆悵,無關風月,只與自己有關。我的心上,長滿了一片薄薄的草,在夏天到來時,它們讓我煩亂。我需要這樣一個黃昏,需要這樣一個夜晚。

當我自己在黑暗幽遠的道上,當心地慢慢走著,我只傾聽著自己的足音。當我浮云般自來自去的時候,真覺得宇宙太寂寞了。

寂寞啊,多少心靈的舟,在你軟光中浮泛。

我走累了,走在樹下,聽著葉子嘩啦嘩啦地響,它們也在交談嗎?兩片葉子也會相愛嗎?或者一片葉子是寂寞的,它沉默著,一直聽著別人在說,或者,它也和我一樣,想要走走?這每片葉子的喜悅,孤寂,芬芳都有我的份嗎?

天上的星星多了,月亮也出來了,撲朔迷離的燈也亮了。一回頭又添了幾顆光明,是星兒,還是燈兒?

這朦朧的天色,是黎明還是黃昏?一轉身,忽驚西山月落涼階上,照著樹兒,射著草兒,這莫是她頂上的圓光,化作清輝千縷,是真?是夢?墻外的枯枝,屋上的炊煙,和著隱隱的市聲,悠悠的送去了幾許迷惘。

月光下,我凝視我的有些慘白的手指,每天,它在鍵盤上敲打,我的喜,我的憂,我的遠遠的思念,我的近近的感傷,都一一地跳躍出來了。

暮色蒼蒼,遠村在前,山門在后,石階小道曲折著,踽踽的我依然無心地走著。

巖下,緩緩的溪流,深深的樹影,細語著,呢喃著,籠蓋在月明中,是畫意還是詩情?

孤獨的我,和縷縷的游云。對著幽艷的花兒凝望。寥廓的黃昏,怎耐我如此彷徨?

遠處的一株幽蘭啊,未免太寂寞了,是你不愿意要伴嗎?還是沒有別的花兒,肯開在空谷里?

走不盡的長廊,無處訴的衷腸,忽然想哭了,就想找個肩膀靠一靠,哪怕什么也不說。

今夜,涼風起了,荷的氣息,繞到夢魂深處。

怎能忘卻?夏之夜,月明下,幽欄獨倚,粉紅的蓮花,深綠的荷蓋,縞白的衣裳。

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美麗,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嘩,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花凋了呢?愛它的翠葉田田,葉殘了呢?聽打在上面的雨聲!

親愛的人啊,撇開你的憂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懷抱吧,只有你才是我靈魂的安頓。

你就忍心我在寂寥的白日或深夜,對著明明的月,颯颯的風,這般悲泣,這般惆悵嗎?

今夜,是誰,動了我的琴弦?我的心啊,怎只唱著反復的音調?

大愛無疆

詩人歌德講:天下只有父母不嫉妒自己的兒女,父母不論高低貴賤都想兒女活的比自己活的好,哪怕賣兒賣女的年月父母都希望兒女有一個好歸處,賣兒女也是為了其他兒女生存,決不是為了自己活著,一位母親生前是一名妓女曾對人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上學的女兒,我低賤正是為了我女兒高貴,當女兒學有所成后,知道了自己是私生子,知道了母親的一切,卻不能理解母親,以母親行為為恥,母親知道后帶著復雜的表情一死為女兒洗刷恥辱,留給女兒遺書中寫到:女兒你無法改變你的身世,但是你通過你的努力能改變你的身份,母親知足了……

這是一個催人落淚的真實故事,留給后人的是沉思,我不僅要問天下兒女能理解父母的愛嗎?能像父母愛兒女那樣愛父母嗎?在父母眼里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在兒女眼里父母是什么?小時候父母是他們的參天大樹,是他們遮風擋雨的家園,父母的喜怒哀樂揉進兒女們童年的記憶,生活不論多么艱辛卻是快樂,大夢醒來是清晨,太陽總是新的,藍藍的天空白云飄,地上有清澈的小溪,五顏六色花草,歡蹦亂跳的小動物,孩子是天地間精靈,歡樂的小天使,70年代前出生大多有這種經歷,生活艱苦卻歡樂。80年代后出生的兒女們是在幼兒園里長大的,是在游戲機里做游戲,是在網絡里溝通,每天他們上學父母接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他們卻不快樂,父母在他們眼里是學習總監,他們是學習的工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懂的了學習競爭,作業的壓迫,貧富的差別,人與人差異,這一切都是為了考重點學校,考了好學校就有了好工作,錢就掙得多,金錢的觀念牢牢扎在幼小的心靈,在他們眼里父母就是掙錢的工具,父母對他們好也是以后把他們變成能賺錢的工具,他們心里復雜又痛苦,更多的是無奈,考好父母高興,考不上父母沮喪,在孩子們眼里學習是為了父母,所以父母付出的一切是天經地義,不是為了學習而學,而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父母的臉面而學習,孩子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卻是枯燥乏味,孩子像鎖在學習的籠子里,他們多么渴望藍天,綠地。

父母做法兒女們是不能理解的,以致發生殺父殺母人間悲劇,一位下崗職工為了女兒安心學習,犧牲了自己的愛情,斷送自己后半生的幸福,一位父親因為兒子沒有考上大學與兒子結怨,結果父親得了絕癥,兒子卻不肯看望,難道做父母是錯了嗎,錯在什么地方?殘酷的現實不得不把大愛藏在心中,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是學子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最高理想,能否實現,實際上往往是在抹殺自己特長,而今千軍萬馬都在走高考這一獨木橋,有過去的,有過不去,有滾鞍落馬,有喜,有悲,有痛不欲生,考上大學就不必讀高中時那樣賣力了,反而放松了,只要能畢業就有用人單位,16年的學習生涯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結局,至于你學的知識用的上用不上則另當別論,考不上大學擇業成了問題,打工,下崗,自謀生路,甚至走向歧途,除少數人混得不錯外,大多數人比不上考上大學衣食無憂,這就是現實,中國從79年恢復高考至今已有29年的歷史,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并且差異在加大,父母為了兒女將來只能沿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悲哉,壯哉。有位母親為了女兒上學,十幾年不看電視,無聲的為女兒伴讀,災區的父母們用生命保護兒女,高考生的父母是在用生命呵護他們未來,她們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小心翼翼呵護高考的兒女,她們在心里默默的祈禱,有的家長求仙拜佛,他們不圖自己如何,只圖兒女的未來,他們身心疲憊,內心的壓力決不比高考兒女差,一位父親為了兒子高考,把自己臨終時用的棺材賣掉,增加兒子的營養,這位父親干了一生木匠,他老了,唯一私產就是自己臨終時用的棺材。在千軍萬馬高考大軍中,有來自廣大的農村,來自城市,來自社會不同的階層,他們都奔著一個目的,一個愿望,一個向往,去圓他們的大學夢。

一些到西方考察的朋友講,西方教育是個性化教育,西方孩子是個性化學習,他們只喜歡他們喜歡做的事,充分發揮了他們各自的特長,創造性往往體現特長的發揮,呼吁我們的教育像西方學習。我們該怎樣學嗎?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僅僅是沿海地區得到大的發展,內地還很落后,和發達的西方的地區還有很大的區別,西方學費,醫療保險,待業保證金,實實在在是免費的,在某種程度上經濟能得到保證,精神世界不是壓抑,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發揮,他們可以異想天開,思想在自由的天空飛翔,何況他們學習又是開放式的,注重創造性的工作,學不對專業決對不去工作,不去免強干自己不喜歡的事,人類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而我們的教學是傳統,大學畢業后能找份工作就很不錯了,他們要賺錢養活自己,多年的學習費用靠的是父母,心里已經很內疚了,很少人會想到跳槽,哪怕是學得專業不對口,他們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公務員,其次是國企,外企,民營企業,他們的才能在傳統環境,不能在個性張揚的條件下,發揮自己的才干。國情和教育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在深化改革,人們會意識這一點,終有一天孩子們都能走進大學的神圣的殿堂,像自由鴿迎著朝日飛翔。

寫到這里不能不感謝默默奉獻的父母們,父母是在特定環境下只能要求子女求學,他們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無拘無束的生活,特別是80年代孩子們,除了學習外,他們沒有自由自在的在田野里狂跑,他們五谷不分,她們的童年是在學習的壓抑下長大,父母是把淚咽到肚里,愛卻埋在心底,父母的大愛終有一天兒女們會理解,大愛無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衡水市| 榆社县| 莎车县| 当涂县| 永安市| 额济纳旗| 濮阳市| 桐乡市| 长丰县| 桓仁| 岳阳市| 政和县| 内乡县| 辽宁省| 东乌珠穆沁旗| 龙南县| 庆城县| 射洪县| 黄冈市| 永川市| 盐津县| 辽宁省| 思南县| 诸城市| 福建省| 慈溪市| 大田县| 天峨县| 望城县| 自治县| 陵川县| 建水县| 阳朔县| 江口县| 临潭县| 延边| 木里| 若尔盖县| 泗洪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