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硬件綜合系統軟件需求建模及可靠性綜合試驗、分析、評價技術
- 胡璇編著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組編
- 707字
- 2021-11-03 13:36:39
1.3 常規可靠性的數學表征
在可靠性發展的早期階段,人們接觸的多為不可修復或極難修復的產品,主要采用可靠度和失效率對產品的可靠性(狹義可靠性)進行表征。
1.可靠度
可靠度通常定義為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0,t]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如果用一個非負隨機變量X來描述產品的壽命,則X相應的分布函數(失效分布函數)為

式中,F(0)=0,=1。
F(t)就是在t時刻之前產品失效的概率。產品在t時刻之前不失效的概率為

式中,R(t)稱為該產品的可靠度或可靠度函數。R(t)≥0,R(0)=1,=0。
定義函數:

稱該函數為概率密度函數(PDF),此函數描述失效分布的形態。f(t)有如下兩個性質:f(t)≥0,=1。
如果給定f(t),那么有

因此,可靠度和失效概率應滿足:0≤R(t)≤1,0≤F(t)≤1。
計算可靠度常用函數R(t),計算失效概率常用函數F(t)。
2.失效率
失效率定義為工作到t時刻尚未失效的產品在該時刻后的單位時間內失效的概率,也稱為失效率函數,記為λ(t)。失效率與可靠度存在以下關系:

隨著可修復產品的出現和大量應用,出現了維修性的概念。維修性用于衡量產品發生故障后維修的難易程度,主要釆用維修度和修復率來進行表征。
3.平均失效前時間
平均失效前時間(Mean Time to Failure,MTTF)的定義為

也就是由f(t)定義的概率分布函數的均值或期望。
容易證明:

式(1.9)比式(1.8)更便于使用。
4.維修度
維修度是指在規定條件下使用的產品發生故障后,在規定時間[0,t]內完成修復的概率,記為M(t)。如果用非負隨機變量Y描述產品的修復時間,則有

5.修復率
修復率是已指修理到t時刻,尚未修復的產品在該時刻后的單位時間內完成修復的概率,記為μ(t)。修復率與維修度存在以下關系:

推薦閱讀
- Spring 5企業級開發實戰
- Kali Linux Web Penetration Testing Cookbook
- Learning Selenium Testing Tools with Python
- Vue.js 2 and Bootstrap 4 Web Development
- MongoDB for Java Developers
- iOS開發實戰:從零基礎到App Store上架
- 物聯網系統開發:從0到1構建IoT平臺(第2版)
- Mastering matplotlib
- WordPress Plugin Development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Visual Foxpro 9.0數據庫程序設計教程
- Swift 4 Protocol-Oriented Programming(Third Edition)
- Java EE企業級應用開發教程(Spring+Spring MVC+MyBatis)
- 算法設計與分析:基于C++編程語言的描述
- Python Linux系統管理與自動化運維
- Java設計模式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