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級DevOps技術與工具實戰
- 劉淼 張笑梅編著
- 890字
- 2021-10-29 21:00:13
2.5 實踐案例分析
作為流媒體音樂服務商,Spotify 走出了一條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敏捷之路。在 Spotify 的文化里,敏捷比Scrum更重要,敏捷原則比任何最佳實踐都重要,企業不需要流程主管,而需要仆人式的領導者。
1.Spotify的矩陣組織模式
Spotify的做法是將公司的業務分成若干個縱向的小塊,這些縱向的小塊被稱為小隊(Squad),每一個小隊就像一個單獨的創業公司,這些小隊具備設計、開發、測試和產品發布所必需的全部技能和工具,并完全獨立運行。相關的小隊會組成部落(Tribe),各個部落之間會盡量保持自主與自治。Spotify的矩陣組織如圖2-13所示。

圖2-13 Spotify的矩陣組織
另外,為了團隊間進行更深入的溝通與協作,Spotify會組成一些更大的群組,將其稱為分會和工會(Chapter and Guild),以水平維度分享知識、工具和代碼。分會領導的職責就是促進和支持這些工作。
在這種矩陣組織里,可以認為垂直維度是“做什么(What)”,水平維度是“怎么做(How)”,如圖2-14所示。矩陣結構確保每個小隊成員可以領會“下一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

圖2-14 矩陣維度職責說明
2.Spotify團隊如何面對失敗
我們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快地犯錯誤,因為失敗意味著學習,更快地失敗就意味著更快地學習、更快地改進。探索世界雖然可能會受更多的傷害,但可以更快地成長,而傷口總會愈合。在一個對失敗友好的環境中,應該鼓勵大家積極面對失敗,而不是避免失敗。一旦出現失誤,要開總結會議,對事不對人,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團隊成員的持續改進和持續學習,如圖2-15所示。

圖2-15 快速失敗與改進創建對失敗友好的環境
失敗是為了學習。在幾周一次的回顧會議中,不應過多地關注是誰犯的錯,而應關注我們學到了什么和我們將要做出哪些改變,從而避免將來出現同樣的錯誤。既要針對產品也要針對過程,這樣才能做到持續改進。改進需要自底向上的驅動,也需要自頂向下的支持。
失敗也是有代價的,因此需要想辦法控制成本。例如,通過架構解耦,將缺陷控制在有限范圍內,不影響其他組件,并快速修復出問題的那一部分;利用灰度發布,一開始只將新功能推給有限的用戶,在確認功能穩定后,再快速推給大眾用戶,這樣,即使新功能出了問題,影響的人群和時間也是有限的,也就更有底氣去做試驗、學習。相反,如果一切盡在掌控,你就落后了。
- Learning Single:page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OpenDaylight Cookbook
- PHP網絡編程學習筆記
- Learning ArcGIS for Desktop
- jQuery Mobile移動應用開發實戰(第3版)
- Python程序設計與算法基礎教程(第2版)(微課版)
- Building Slack Bots
-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Swift
- Learning D
- ASP.NET Core and Angular 2
- Python編程:從入門到實踐(第2版)
- Hand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Unreal Engine
- SAP HANA Cookbook
- The Java Workshop
- C#.NET程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