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競賽班
- 我是超級學霸
- 小肥牛拉面
- 2013字
- 2021-12-14 06:05:00
不得不說,競賽班的環境還是很好的,教室開闊,教學設施新且齊全,地面干凈,班級管理井然有序。
干凈的墻壁,嶄新的窗簾,以及教室一角擺放的書架和幾盆綠植。仿佛在宣告著,他們不但學習是最好的,連班級管理也是最好的。
來到這個班級學習,單從環境來看,就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而在班級事務方面......
周日晚,最先來找李文的并不是16班的班主任(物理競賽老師),而是班級里幾個比較重要的班委。
班長,衛生委員,生活委員......都來找李文談過話,來了解李文的情況。
他們也借此機會,向李文介紹了各項班級事物,以及李文在這個班級里所應當承擔的各種責任和義務。
李文也都在心里一一記下,這將是他融入這個班級的第一步。
接下來的時間,倒是沒發生什么事了,李文也得以安心學習......
周一早上,早讀前。
即使李文來的很早,也沒有人來找他搭話,但李文也樂得如此,安心的刷著《奧數教程》里的題目。
漸漸的,隨著時間的過去,教室里的學生也逐漸齊全了,教室里的聲音也一點一點大了起來。
離早讀開始還有大約5分鐘的時候,班級里的學生已經來的差不多了。
“大家安靜,下面我講一個事情。”16班的班長借此機會,走上了講臺,宣布道,
“李文同學,現在是我們班級里的一員了,他未來的方向是數競,大家歡迎一下他。”
簡單的歡迎過后,早讀課就開始了,班長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早讀課上,那些以高考為主要目標的學生,都在大聲的讀著英語、語文,而那些主攻競賽的學生,幾乎都在刷題或交流題目,涇渭分明。
通過昨天和班委們的交談,李文已經知道哪一片的學生是參加數競的了。
想要融入班級,可以先從和數競的同學認識開始,畢竟這些同學,有很大一部分會是以后的戰友。
不過,這種事情是急不得的,得慢慢來。
.......
刷了一部分《奧數教程》的內容,李文已經感覺有點心得了。學習一試,雖然難度很大,但總歸是沒有達到李文理解能力的上限。
而今天晚上,就會有一節數競課,這也將是李文第一節正式的數競課。
競賽班的課程,每個星期一共有三節,分別是周一的第一節晚自修,周三的第一節晚自修和周六下午的2:00—4:00。
李文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努力一點,這樣子,他每次聽課的時候,和同學們的差距就會少一點。
李文現在的水平,放到數競班中,差不多是中等偏下一點。也許再努努力,就能達到中等水平。
但是,數競班里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有兩個學生的實力,要凌駕于其他學生之上。
其中,實力最強的學生就是葉遜了,他的一試達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已經開始著手學習二試內容。
但之所以不繼續把時間都花在一試上,鞏固一試水平,而是這么著急的開始學習二試。是因為一般來說,一試的分數是省一以下的人才去競爭的。
真正的高手,拼的是二試成績。
從分數上來看,數競復賽一共300分,分為一試二試,一試滿分120分,二試滿分180分。
二試題目一共有四道,分別是幾何、代數、組合、數論,有兩道四十分的大題和兩道五十分的大題。
其中,從難度來看,代數和幾何是相對最好學的。而從類別上看,幾何相對獨立,代數好的數論也會好,組合最看天賦和直覺。
二試題目,葉遜在運氣好的時候能做出幾何和代數兩道大題,在組合和數論上,也能寫一點過程來騙分,現在就達到這種水平,已經遠高于周圍的同學了。
數競班中,實力第二的是名為李毅軍的學生。人如其名,他的天賦雖然不算高,但卻是最刻苦的。
他的二試水平完全比不過葉遜,也就是數競班里的中等水平。但由于他的仔細和刻苦,他的一試成績會非常好。
去年,Z省的省一分數線是192分,能到這種成績的,一般是90+的一試成績和100+的二試成績。
但是李毅軍,卻能在模擬中穩定取得100+的一試成績,這無疑也是一種能力。
至于數競班的其他的學生,在現在看來,幾乎都不太可能在復賽時能有省一以上的競爭力。
刷著《奧數教程》的題目,聽著課,很快,周一的早上和下午就這么過去了。
李文發現,雖然很多數競生的水平可能并不如他,但他們的刷題進度也遠遠領先于他了。
很多數競生已經開始做浙大一試(《高中數學競賽培優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以及奧經(奧賽經典專題研究系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了,李文也并不著急,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著。
想要做到后來居上,不但得有過人的智力和毅力,還得擁有良好的心態。
但是,在這個班,好像沒有人擔心自己不能通過預賽,更是有學生,把預賽看成對復賽的一場排練,這是李文之前不敢想象的。
只能說,幾個復賽的直通名額,給了他們太大的底氣,即使失誤了,還是有通過名額直入復賽的機會。
但李文和他們不同,關于直通名額的使用順序,數競班的其他學生是已經考過試,排過名的,所以李文并沒有使用名額的資格。
現在的李文,只能靠自己來渡過預賽這個難關。
預賽考試,不但在準備時間上是不公平的,就連心態上也可能是不公平的,但這都是李文必須承擔的。
同時,雖然競賽班的學習和競賽氛圍好了很多,但是周圍同學的強勁實力和學習進度也一下子給了李文很大的壓力。
不過,壓力也是動力,只要通過了預賽,那么李文和這些學生,也算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
其他的差距,可以靠未來再慢慢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