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永樂二十二年,三月上巳(1)傍晚。
一個背著籮筐的農夫出現在宗元的茶房里。
農夫放下籮筐,取出一把薺菜,遞給宗元。
每年的這一天,村里人都會采集薺菜。將薺菜陰干之后,置于燈火旁,有良好的驅蚊效果。
隨后,農夫告訴宗元,參宿(2)中出現了新星。
宗元大驚,與農夫一道來到街上。
天空低垂,黃沙茫茫。西方的地平線上,殘照如血。
參星位于南天正中的位置,異常醒目。
順著農夫的指引望去,可以看見一顆不惹眼的、光芒黯淡的星星。
農夫反復強調,這顆星直到昨天都還沒有出現。
宗元回到家中,拿出硯臺和本子,在日期后面留下一條記錄——客星出參宿——并簡單繪制了示意圖。
大約一刻(3)后,宗元來到院中,從西偏的參宿中再次找出了這顆新星。
它還在那里。
第二年,第三年,那顆新星一直都在。
不久之后,宗元視力下降,索性也不再觀星了。
又過了十四年,當初告知宗元出現新星的農夫又來到茶房。
但他這次帶來的消息是:新星消失了。
(1)漢以前,農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以后,定三月三日為“上巳”。
(2)即獵戶座。
(3)古時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于14.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