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秋光里的西湖
- 漫步生活錄
- 影子和我
- 1614字
- 2021-11-10 22:44:34
《秋光里的西湖》
散文/著子
自從以前做咖啡的時候去過西湖,已經很久沒有去過西湖了。后來搬到西湖區后,想靜下心來做點什么,也就一直沒有去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總是從唐詩宋詞里看西湖的美,這不免有點假于其人了。
今天心血來潮,趁著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的天氣,聯系了一個朋友去西湖走走。以前只看到西湖的春美與夏美,現在秋天已經過半,準備去看看秋天的西湖,欣賞一下西湖的秋美。
在餐店吃過午飯,乘車來到湖濱站,穿過車水馬龍的馬路走到西湖邊。這時的西湖同樣游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溫和的陽光早已斂去了炙熱的暑氣,照得人身上臉上舒適而暖烘烘的。五六只小船栽著游客在平靜的湖水中行駛;五彩繽紛的人影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在岸邊蠕動著;湖面上波光粼粼的閃耀著人們的眼睛。圍繞著西湖的各種植被,經過秋的洗禮,已經依稀開始蛻變;紅的紅;紫的紫;黃的黃。交叉相襯,斑駁陸離。真像是一幅賞心悅目的油畫,美麗極了。
我們倆在臨時泊船載客的小渡口處,找了一艘容納二三人的小船,與船夫爽快的談好了價,在其幫扶下登上了船,開始了今天的旅程。閑談中得知船夫是杭州本地人,一個五十左右歲的老頭兒,在西湖搖船櫓已經搖了幾十年了。他坐在船尾,用嫻熟的雙手灑脫的搖著船向湖中劃去。我和朋友穿著救生衣各靠坐在船兩面的藤椅上,暖暖的秋陽照在身上,使得全身筋骨都變得松緩安逸。看著劃槳撥水激起的波紋,如萬條銀蛇般蜿蜒不息地推著小船向前移動。小船兒悠然的離湖岸越來越遠,朋友感嘆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此話不是浪得虛名的。能讓千古騷人墨客為之傾倒,留下無數經久傳唱的名詩篇,魅力當之無愧。
沉侵在美景之中,不知不覺已到了三潭印月。矗立在不遠處的雷峰塔金光閃閃,壯麗莊嚴。不由地使人勾起那段新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佳話。尤其是煙雨斷橋中的那段浪漫。湖面碧波微漾如鏡,晴空萬里如洗,白云悠然地飄蕩于湖中。此情此景正如古人詩中所說:“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畫中行。”只不過現在是在秋水中,也不是在秋山里。船夫提醒我們上了小瀛洲島,島上游人絡繹不絕,景色別有洞天;柳橋與堤橋十字相連,亭榭與湖水相映成趣;園林錦繡別致,花木凝秀扶疏;風姿卓絕而富有蘊藉。真是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置身其中,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由于與船夫談好的時間關系,只能速別這仙景瓊島,返還船上繼續向前泛去。
小船在船夫輕盈的擺動下緩緩的行駛,猶如睡在兒時的搖籃里一樣。朋友說這是他第一次坐小劃船,有點暈眩恐懼,以前坐的都是油輪。我也是第一次,覺得蠻有意趣的。午后的天空更變了形姿態貌,太陽已漸進游往山的那邊;白云抹上了一層紅暈洇開了暮色,隨即而來的是一派颯爽微涼的夕暮氣韻。秋風親吻在臉上雖有一絲涼意,確依然沁人心脾、恬靜溫馨。
我們在白堤處下了船,漫步向人影顫動的斷橋上。這座被人們稱為愛情橋的斷橋,橫臥在這里把西湖一分為二,默默的復述著曾經美麗的愛情。也許來這里的人們,都是為了追尋那段傳奇的愛情故事吧!
內湖里的荷花已經枯萎:有昂首的;有彎曲的;有蜷縮的;有相依相偎的。雖然有點“凌亂寒塘誰與顧”的蕭瑟形象,但那不是憂傷。曾經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到如今的“留得殘荷聽雨聲”,我覺得這是美與美之間的轉換。芳華過后是凋零,繁華過后是回歸。是不是人間之事也是大抵如此呢?
遠眺北山,街道旁的法國梧桐已換上了金黃的秋裝。夕陽的余暉斜照在上面金光閃閃,整齊劃一,仿佛是保俶塔精心裁剪的裙裾一樣,倒映在平靜的湖水中,韻味無窮,美不勝收。幾只船兒弱小的身影,被夕陽拉得長長的。黃昏的彩霞如垂幔般地掛在西邊的天際。青翠的山巒籠罩著一層氤氳的煙霧。仿佛在觀賞一幅絕美的自然水彩畫,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一次自然畫展。我情不自禁地寫下一首詩:“
半縷輕煙如夢輕,
碧波橫望斷橋平。
水光山色無窮盡,
更有夕陽湖中明。
題目就叫《秋光里的西湖》。”
看著游人都在拍照,我和朋友也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秋光里美麗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