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太和殿
垂暮的老皇帝坐在了金座之上,捂住了胸膛,劇烈的咳嗽。
他不同齊國那位年輕的皇帝,如今的他,已是半截身子埋進土里的老人。
“陛下。”長公主走進空無一人的金殿,向老皇帝微微躬身,但卻沒有行跪拜禮。
“國師都沒斗過你,朕老眼昏花,竟一直以為你是個軟弱的普通女子。”老皇帝的聲音有些沙啞。
“我奪的不是你的皇位,是太子的皇位。”長公主說。
老皇帝沒年頭可活了,說難聽點,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是個問題。
長公主搶的,是太子的皇位。
“太子登基,對你有什么壞處?”老皇帝有些費解:“他只不過是個小孩子罷了,即使登基,你有禁軍和白衣衛支持,依舊大權在握。”
“劍在別人手中,哪里比得上在自己手中好用?”長公主輕聲說道:“我就是要用我自己的手腕,撐起這大魏的天空!”
老皇帝微微一愣,而后苦笑著搖了搖頭:“真不懂你。”
當年的他,同時代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皇位堪稱白撿,所以他也不可能懂長公主這種激進的想法。
“能把你的劍給朕嗎?”老皇帝問。
長公主抽出了腰間佩劍,隨手拋向了老皇帝,堅忍插在金案之上。
老皇帝抽出長劍,手指拂過劍刃,指尖被撕裂開一道細微的血口,不由贊嘆道:“劍長三尺,劍性霸道而易怒,如百折不撓的松柏般堅韌,好劍啊。”
“陛下是要以此劍來做垂死掙扎嗎?”長公主問。
她之所以敢把佩劍給老皇帝,就是因為她知道即使皇帝要殊死一搏,依舊無濟于事,只是死的更快而已。
“朕,自己便可了斷,無需你來手足相殘了。”老皇帝輕聲說道,將劍刃搭在了自己的咽喉前。
以此劍之鋒利,輕輕一抹,即可絕了他的生機。
“慢著。”長公主叫住了老皇帝。
老皇帝手臂微微一顫,看向了長公主:“難道你還要玩些心慈手軟的把戲嗎?”
“不,你臨死之前,我需要你寫幾張圣旨。”長公主淡淡的說。
心慈手軟這個詞,放在她身上未免太奢侈了些。
老皇帝坐在了龍椅上,握住了那根狼毫金筆。
“就算朕送給你的登基賀禮吧。”
長公主閉目思考,緩緩說道:“我需要一張你禪位給我的遺詔,廢太子為成陽伯,可有意見?”
“你能留他一條性命,我已經很意外了。”老皇帝提筆在玉軸祥云瑞鶴七色圣旨上書寫。
這并不是件輕松活兒,老皇帝足足寫了十分鐘有余,直至額頭密布細汗才松開了手:“還有嗎?”
“還有幾道,只不過不需要這么復雜了。”長公主說:“朝廷高層的變更而已。”
而已,這個詞此時卻顯得多么刺耳。
“封夏侯烈為京師三營統領,執掌巡視京師守衛之權,封長平侯。”
“封吳堰為五軍都督府正一品右都督,同時保留其禁軍統領一職,封漢勇候。”
老皇帝微微頷首:“這倆人的封賞倒還算合理。”
“封謝宵為五軍都督府正一品左都督,同時保留其白衣衛指揮使一職,封——遼王。”長公主閉目輕思。
“白衣衛已經給了他滔天的權勢,加封為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未免有些冒險了些吧。”老皇帝微微顰眉,但看長公主不語,便只能落地繼續寫圣旨。
“蘇瑯,歸還其荒州大將軍的權力,追加兵部尚書職務,封——荒王。”
老皇帝停筆,搖了搖頭:“這個旨意,我不會寫。”
“你不寫,我也會寫,只不過差了一日罷了。”長公主淡淡的說。
老皇帝望向長公主,心中有些無奈。
“荒州十萬邊軍盡在他掌控之中,如若他投靠齊國,你可知道會發生什么樣的后果?”老皇帝說。
“所以,我才要封他為兵部尚書。”長公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老皇帝臉色微動:“你是要,把他留在京師?”
“我答應過他,要把荒州還給他,我不會失約,而且他確實是最適合荒州大將軍的人,哪怕是謝宵,也不能替代他。”長公主說:“但是在他回荒州前,我要給他在荒州多加幾個幫手。”
所謂幫手,其實就是制衡蘇瑯的權臣,可以是監軍,副將,甚至是把早已廢除多年的荒州布政史和巡撫重設。
這樣的法子太多了。
“既然你心里有數,我就不多問了。”老皇帝寫罷最后一道旨意,長吐了一口濁氣。
他將那枚象征著大魏三百年國運的金印玉璽扣下。
桌上擺放著六道一品玉軸七色祥瑞瑞鶴圣旨,分別對應長公主登基,廢除太子,封賞夏侯烈,吳堰,謝宵,蘇瑯四大功臣。
“等明日上朝,他們怕是要嚇一跳。”老皇帝閉上了雙目。
長公主微微躬身,向老皇帝行禮。
“恭送,大魏宣德皇帝上路!”
利劍抹過咽喉,老皇帝坐在龍椅上,仿佛睡著了一般祥和。
長公主拂過了袖子,桌上的六道圣旨和鎮國玉璽消失不見。
她輕輕的走出了金殿,看向殿外,上萬禁軍黑壓壓一片,如同黑色的海洋一般。
他們齊齊下跪,為首者正是夏侯烈和吳堰。
“陛下萬歲,大魏萬歲!”
天空中,紫氣三萬里洪流涌動,盛開的金蓮讓整座京師如白晝。
……
《魏史》記載,宣德三十二年十月初三夜子時,長公主與京師許都發動政變,禁軍統領之吳堰、天牢典獄長夏侯烈、白衣衛指揮使謝宵,武安君蘇瑯附應。
當夜,三萬禁軍殺入皇宮,內閣首輔李長生,司禮監掌印太監徐玉阻攔未果,李長生當場戰死,徐玉不知去向。
后禁軍控制了皇宮,將太子鎮壓于東宮內,皇宮內妃子侍衛太監等均被勒令關押宮內,不得隨意走動。
當夜,宣德皇帝殯天,臨終前連下六道圣旨,分別為禪位于長公主,廢除太子為成陽伯,封賞夏侯烈,吳堰,謝宵,蘇瑯。
宣德三十二年十月初三夜子時,紫氣三萬里,有盛世之金蓮盛開與京師夜空,實為天降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