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剝皮塞草,屢禁不止
- 視頻剪輯:盤點十大掌權女子
- 與清風無關
- 2449字
- 2021-10-22 15:43:49
第七十七章 剝皮塞草,屢禁不止
當朱元璋看著這里的時候,臉色憤怒不已。
一股沸騰的殺意直沖腦門,雙目之中更是迸射出憤怒的火焰。
“貪官,還是貪官!”
“這些該殺的貪官,難道朕剝皮塞草的酷刑都沒有讓他們醒目嗎?”
“竟然還敢貪污,而且貪的如此之多!”
“這都是農民百姓的民脂民膏!”
“他們就是赤裸裸的蛀蟲!”
“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朕殺了數萬人,滿朝文武但有涉及無不人頭落地!難道這樣的例子還不夠嗎?”
“大明天災不斷,民不聊生,大軍兵臨城下,危在旦夕。”
“這些人就只捐了幾百兩?”
“他們難道想著起義軍進城后就對他們仁慈了嗎?”
“還有那個福王!身為藩王,竟然不知道愛惜百姓,死死抱著那錢袋子不松手,最后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你他娘的要是把錢捐出去抵抗起義軍也行,至少就算是死也落個不辱氣節的名聲!”
“一群酒囊飯袋,皇帝要錢沒有了,被人打著哭著喊著交出去了千萬兩白銀。”
“這就是賤骨頭,赤裸裸的賤骨頭!”
“我大明的官員何時落到了這樣的地步,簡直是愧對天地,愧對朝廷!”
洪武皇帝朱元璋整個人都被氣懵逼了。
“還是殺的不夠過,不僅僅是我,還有老四那里,甚至孫兒高宗那里,都要狠狠地殺一批!”
“剝皮塞草都不夠?那就再殺,殺到他們膽怯為止!”
看視頻的朱棣也是氣憤不已:“這些該死的臣子和藩王!”
“看來朕的手段還是太寬容了。”
“時代藩王,不生產不勞動,就坐擁那么多資產。”
“這大明上下那么多藩王,時代生育,他們手中簡直握著比大明還要多的財富,卻不知道報效國家!”
“這樣的藩王留著有何用!”
“這樣的臣子留著也是無能之輩!”
大明江山兩大巨頭,隔著位面狠狠地道看著大明末年的悲慘景象,恨不得大開殺戒,將這些貪官污吏斬盡殺絕!
“好個文臣個個可殺!”
“誤國,誤民!誤我大明!”
“從今日開始,大明上下所有藩王一律縮減朝廷供給,時代藩王沒有本事的就淪為平民。”
“著各省官吏嚴加看管,一旦發現有借藩王名義大肆斂財的,即刻拿官查辦!”
“在野官員,若是敢從事非法勾當的,一經查出,立刻革職,眾生不啟用!”
“派錦衣衛,嚴查大明所有藩王名下財產,一旦發現有出入者,即刻稟報!”
身邊的徐皇后擔憂道:“陛下,若是這樣的話,恐怕藩王會有意見,大明恐怕會陷入動蕩之中。”
朱棣冷哼了一聲:“自朕北伐元蒙,已經多年沒有上過戰場了,若是朕的有那么一天,朕不介意在此征討!”
“朕的一生,從來就不怕潛在的敵人。”
“與其將這隱患留給后世子孫,不如在我這一朝就盡數除去吧!”
從朱棣的眼中,徐皇后看到的是滔天的殺意!
緊接著,蒼穹鏡上的出現了讓諸人更加憤怒的場面。
“崇禎時期,東林黨乃是朝廷一大毒瘤!”
“而作為東林黨成員的洪承疇等人,卻是十足的通敵求榮之人。”
“這些人除了黨同伐異之事,其他的什么都做不成。”
“面對國難,沒有人站出來說出有用的建議。反而是百般阻攔崇禎皇帝向文武百官募捐!”
“他們一邊護著自己的錢袋子,一邊又設置各種苛捐雜稅項目大肆征收民間財富!”
“他們一邊義憤填膺地說著守土有責,另一方面卻變賣家產,通敵賣國,尋找出路。”
“魏忠賢在臺上的時候,雖然手段殘忍了點,但他是向有錢人征收商稅,使的財政在天啟年得到了好轉。”
“東林黨上臺后,卻是用一句與民爭利,就讓崇禎皇帝將這么一大塊蛋糕給扔了。”
“可以說,東林黨人就是農民起義軍最大的盟友,沒有他們在明朝之中興風作浪,這些農民起義軍,不知道被滅多少次了?”
“這些人就是十足的窩囊廢物。偏偏崇禎皇帝還最依賴他們。”
“其不知,正是這些人掏空了大明的所有,讓大明一步步走向了亡國的邊緣。”
“如果崇禎皇帝真的想挽救大明的話,就應該從身邊的這些人下手。”
“這些都是一群披著仁義道德的豺狼,誠如錢謙益這樣的,更是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沒有骨氣,毫無文人應該有的風骨,在國難來臨之前,竟然連殺敵的勇氣都沒有,在國亡的時候,作為黨魁竟然連殉國的念頭也不敢提起。”
“赤裸裸的敗類,赤條條的蛀蟲!”
“這些人就是我大明的敗類,更是應該徹底的殺光!”
“朕一定要將東林黨連根拔起,朕不能再讓你們這些人禍亂國家了。”
“有你們這些人在,我大明的子民將要遭受多少的苦難!”
崇禎皇帝雙目充血,手指狠狠地叩在掌心中。
“太祖皇帝殺四方,成祖皇帝殺的元蒙膽寒。”
“那朕就舉起屠刀,將你們這些帝國的蛀蟲,人民的敗類盡數斬殺干凈!”
“不過朕也知道了我崇禎一朝到底還有誰是真正的忠臣。”
“原來朕所做的一切方向都是錯誤的。看來只有急速更改過來,才能亡羊補牢啊。”
通過這個視頻,崇禎知道了自己身上的缺點,同時也知道了自己一朝面臨的困境和內部存在的原因。
“既然那個位面的歷史已經成了定局,但朕可以在這個位面重新開始一切。”
“只要朕按部就班的進行,就不會再出現平臺上所說的一切。”
“至于冰河時期帶來的影響,朕只有祈求上蒼能過降下福祉,哪怕朕一人背上所有的懲罰,只要能夠讓大明的百姓過好生活就行。”
崇禎皇帝的盤點視頻接近尾聲了。
但各個位面的觀看著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十足的廢物皇帝。
他有著勤勞的一面,甚至連平日的娛樂時間都沒有,一心都撲在了處理政務上。
只是他一腔熱血用錯了地方。
他勤政節約,有心做事,卻志大才疏。
他性格有著不可忽視的缺陷,對臣子更是猜疑心重,這讓他身邊沒有敢于說話的忠臣。
不管如何,崇禎最后吊死煤山之上,確實沒有辱沒了大明的風骨!
他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行事上比較廢物,但終究是朝著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奔跑的,雖然方向錯了,但志氣可佳!
視頻播放完畢。
崇禎皇帝如同水洗了一般,虛脫地從龍椅上坐了起來。
但他的臉上卻洋溢著輕松的微笑,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的方向該怎么走了。
他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臣,什么是小人。
他知道了朝堂之上誰才是真正的胸懷天下的人,誰又是道貌岸然,賣國求榮的卑鄙小人。
這一次,他終于知道,他的屠刀到底該斬向誰了。
“朕多謝吳辰先生!”
而與此同時,大明位面的各個王朝更是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也開始了慢慢改變所在王朝的現狀。
而這時候,諸位面更是牢牢盯著上空的蒼穹鏡,他們想知道,這次平臺到底會給崇禎皇帝降下什么來。
是三尺白綾,還是直接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