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3章 漢朝的七國亂

第二百零四章 漢朝的七國亂

據《漢書》記載,劉啟在其身份還是皇太子的時候,有一次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京和劉啟下六博棋。

由于劉賢的老師是楚人,因而劉賢養成了目中無人、傲慢放縱的不良性格,兩人正下著棋,看上去還是很和氣的樣子,誰知道突然間兩人為棋路相爭。

劉賢態度很無禮惹怒了劉啟,劉啟突然用棋盤砸向劉賢,劉啟無意要殺死劉賢,誰知道下手太重了居然就把劉賢砸死了。

由于劉啟是皇太子,將來的大漢皇位繼承人,劉賢是諸侯王楚王的兒子,所以劉啟并不會因此而受到處罰,但是后來劉啟當上皇帝后也一直為此事而感到愧疚。

相反漢朝廷把劉賢的尸體運到吳國后,吳王劉濞生氣地說道:“天下同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吧,何必送回吳國來葬!”

劉濞又派人把劉賢的尸體送回長安安葬。此后劉濞不顧君臣之禮,稱病不去上朝。

那么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認為之后吳王劉濞在漢景帝時期起兵造反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兒子被漢景帝砸死了呢?

當然這是劉濞起兵造反的一個片面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劉濞的性格:極為彪悍勇猛且有野心!

早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劉濞就助劉邦平定了英布造反,立下了一定的戰功,并因此被劉邦封為吳王。

此后劉濞也因為自己的戰功而感到特別的自豪,經常為此而目中無人、趾高氣揚。

劉邦在授予劉濞吳王官印的時候召見了他,劉邦看著劉濞的相貌似乎有不臣之心。

并對他說:“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

劉邦當時心里很后悔,但此時已賜予了官印不好收回,就扶著他的背說:“漢朝建立后五十年,東南方向將發生叛亂,難道是你嗎?天下同姓皆為一家,希望你謹慎一點不要造反”。

劉濞口頭說不敢造反,但在50年后劉邦預言成真,劉濞果然造反,足見劉濞野心勃勃的性格就注定了他會造反,劉邦早就看的透透的!

其次就是吳國的豫章郡有出產銅的礦山,劉濞就招募亡命之徒來此偷偷鑄錢,并在東邊煮海水為鹽,因為不納稅,吳國的資產非常富有。

尤其在劉濞手下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后更是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僅吳國就統轄了五十多城。

劉濞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為造反做準備。劉濞吃的用的比漢景帝還要好,出行居然還違規使用了天子的排場,毫無人臣禮,反向畢露!

漢景帝即位后,提拔晁錯擔任內史,然后又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晁錯經過分析,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要特別提防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指出劉濞私自鑄錢,又煮鹽販賣,積蓄力量,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

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采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后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

吳王劉濞擔心削地沒完沒了,就想進行謀反,遂親自出使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

劉昂同意謀反,并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不久,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

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 淄川王劉賢、 膠西王劉昂、 膠東王劉雄渠等六國的諸侯王公開反叛。

劉濞征募了封國內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余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王之亂。

景帝聞知消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

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

景帝采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袁盎獻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

景帝批準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于東市。晁錯已死,七國聯軍并未因此撤兵,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于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

景帝于是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這時的叛亂軍正在猛攻梁國,但周亞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計劃:“楚軍素來剽悍,戰斗力很強,如果正面決戰,難以取勝。

我打算先暫時放棄梁國,從背后斷其糧道,然后伺機再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

于是周亞夫繞道進軍,截斷了叛軍的糧道,還派兵劫去叛軍的糧食。

叛軍只好先來攻打周亞夫,但幾次挑戰,周亞夫都不出戰。幾天后,叛軍大舉進攻軍營的東南,聲勢浩大,但周亞夫卻讓部下到西北去防御。

結果在西北遇到叛軍主力的進攻,由于有了準備,所以很快擊退了叛軍。叛軍因為缺糧,最后只好退卻,周亞夫趁機派精兵追擊,取得勝利。

叛軍首領劉濞的人頭也被越國人割下送來。

這次叛亂經三個月就很快平定了,戰爭結束后,大家這才紛紛稱贊周亞夫的用兵之道。

但梁王卻因為周亞夫沒有及時救援,和他結下了仇。

七王之亂的平定,維護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

絳侯周勃作為漢初開國功臣集團的代表人物,一生伐暴秦、征項羽、平陳豨、定燕亂、滅諸呂,安劉氏,廢少帝,立文帝,威名赫赫,功高蓋世。

但正因為如此,漢文帝劉恒在感激他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對他非常猜疑和忌憚,因而對他頗施打壓,又是問政刁難,又是免相貶斥,甚至誣其謀反將其刑囚。

一路敲打的周勃沒脾氣,最終只能夾著尾巴求饒,才被可憐兮兮放過。

現在問題來了,文帝與周家既有宿怨,卻為何要對周勃之子周亞夫無比賞識乃至重用,甚至想要將整個帝國的安危托付給他呢?

其實周勃死后,他的長子周勝之繼承了他的爵位,沒有周亞夫啥事兒。

但很可惜,周勝之雖然出身將門,又娶了文帝的女兒,不知要比別人少奮斗多少年,然而此人偏偏就是個扶不起的紈绔子弟,且不說治國平天下了。

只論齊家,他跟他的公主老婆感情不和,小兩口整天吵架;再論修身,他竟誤交匪類,一時沖動犯下殺人大罪,好在他有個列侯兼駙馬的身份在,這才保住小命。

但依照漢律仍被奪去了爵位與封地,絳侯國除,周家從此衰弱了。

但是漢文帝并沒有因此宿怨就放棄周家,反而依照“紹封繼絕”的規矩,對周家特予優寵,而欲在周勃的兒子中擇賢立之。

恰好周勃的次子周亞夫文武雙全,才能卓著,年紀輕輕就累功做上了河東郡守,文帝乃封其為條侯,食邑條城,以繼承周勃的爵位,并在匈奴來襲時委以重任,讓其帶兵駐扎在長安西面的細柳營,護衛京師。

文帝果然沒有挑錯人,周亞夫果然是好樣的。當年,周勃得罪了皇帝,最后被整的那么慘,周亞夫卻仍能堅持原則,在天子來巡時謹守軍禮,不逢迎,不媚上,如此大將風范,實在令劉恒欽服不已。

劉恒于是拜周亞夫為中尉,主管禁軍北軍與京城防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文昌市| 响水县| 双辽市| 夏邑县| 呈贡县| 瑞昌市| 古浪县| 青州市| 广东省| 六枝特区| 德化县| 义马市| 花莲市| 洞口县| 巴青县| 白朗县| 志丹县| 绥德县| 客服| 鄂托克前旗| 城口县| 大足县| 紫金县| 开封市| 浙江省| 磐石市| 西藏| 墨脱县| 莫力| 木兰县| 乐亭县| 印江| 清新县| 辽阳市| 亳州市| 手游| 大荔县| 黄山市| 大厂|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