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卡爾國家公園
提卡爾城是規模最大的瑪雅古城之一,位于危地馬拉東北部的熱帶叢林深處,這里動植物品種繁多。1931年,提卡爾城周邊24平方千米的范圍被標記,確定為國家級歷史建筑,正式成為國家公園。
20多年前,提卡爾古城的秘密逐漸被人們破解。如今,人們已經大概了解了整個古城的規模。這里連續被發掘出3000余座建筑,其中既有已被夷為平地的簡陋屋舍,又有宏偉的金字塔。這些發現表明,提卡爾城既是瑪雅文明的中心,又是整個帝國最大的城邦。

瑪雅遺址
這座城池建筑林立,其建造水平高超,反映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瑪雅文明的最高工藝水平和文化成就。提卡爾城有6座金字塔,它們是城內最高的建筑物。金字塔平臺由石灰石構筑而成,塔頂設有一座小巧的神龕。最高的金字塔高達70米,是美洲印第安人建造的最高建筑物。提卡爾城的宏偉壯麗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廣場和庭院外有廟宇與宮殿,雕刻著文字和圖案的石碑與祭臺也排列得整整齊齊的;通往廣場的道路寬闊而平坦,城市底下有大量水資源供應管道。這座充滿現代感的城市,已經超越了當時物質條件的限制。
提卡爾城內基礎設施完善,還存在不少娛樂設施,有許多由廟宇和圈圍起來的球類游戲場所。而且,廟宇的過梁和門楣上還裝飾著反映瑪雅國王登基盛況的浮雕。由此可見,當時城市的繁榮以及人們生活的安逸。
提卡爾城見證了公元300—900年瑪雅文明發展的盛況。瑪雅人發明了一種至今尚未被完全破譯的象形文字,修建了巨大的紀念物,還制造了精確而復雜的計時器。他們的制陶工藝和寶石加工工藝也都相當先進。城內石碑上雕刻著大量的圖案和文字,主要內容是祭司或者顯要人物的頭像,以及銘文和按照瑪雅歷法推算的年份日期。石碑上記載的最早年份是公元292年,最晚的是公元889年。
提卡爾城的大型建筑物雖然外觀宏偉,但內部空間狹小,光線昏暗,這是因為覆蓋建筑物的挑頭式拱頂比較窄小。當然,這或許是瑪雅人為保持慶典的神秘性而刻意設計的風格。不過,這種修建在長1200米、寬800米的長方形地段中的建筑物并不適合人們生活,它們僅僅用于行政管理和舉行儀式,居民大多生活在城市周圍的居民區。
后來,不知為何,城市人口逐漸減少。最終,整座城市被遺棄,變成了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