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春秋十二諸侯中一個重要的諸侯國。齊國所掀起的春秋風云,那是絕對的精彩紛呈。
在正式講齊國的故事之前,我們應(yīng)該先了解齊國的一些基本情況。
首先,春秋時期的齊國,姜姓齊氏。這與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不同,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是媯姓田氏。
春秋齊國,我們重點是講自公元前771年春秋開始,到公元前475年戰(zhàn)國開啟的這一段歷史。當然,為了歷史的延續(xù)性,我們也有必要講講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歷史。
第二,齊國是大周王朝第一批所分封的諸侯國,分封齊國的主要目的一是犒賞功臣,二是作為大周王朝的東方屏障,主要位于現(xiàn)山東半島,泰山以北一帶。
到了春秋時期,堪稱大周王朝四方屏障的主要諸侯國有北方的晉國、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和西方的秦國等諸侯國。
第三,齊國自建國始,就享有一個特權(quán),即可以代表天子以征討對王朝不尊的四方諸侯。
不是所有的諸侯國都有這個特權(quán)或者有這個能力,齊國是最早取得這個特權(quán)并有這個能力的諸侯國之一。到后來,晉國和楚國也先后取得了這個特權(quán),并擁有了這個能力。
第四,齊國最早是經(jīng)濟、軍事和政治大國。經(jīng)濟上,鹽鐵海資源十分豐富;軍事上,齊國是整個春秋戰(zhàn)國兵家學說的起源地;政治上,享有討伐四方諸侯的特權(quán)。
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在春秋開啟之前,齊國的政治特權(quán)曾經(jīng)一度被取消。而且,由于齊國歷史上長期內(nèi)亂,所以在春秋開啟之初,齊國的國力、軍力都得到了嚴重削弱。
第五,春秋時期的齊國,自始至終都是地區(qū)強國,甚至一度稱霸中原。齊桓公是春秋史上最無可爭議的第一霸主。
第六,步入春秋時期的齊國,除了東夷部落以外,主要對手是魯國,世仇是紀國。
第七,這本書,雖然說是講故事,但并非完整意義上的小說。故事的依據(jù)是史料記錄的事項,而過程則是進行過加工,運用了大量小說情節(jié)。
好了,我們的春秋齊國風云,就這樣開始講了。
當然,開始肯定是要從齊國建國開始。
周武王姬發(fā)伐滅商紂建立了大周王朝,為了犒賞有功將士以及王室宗親,周武王分封了一大批諸侯。其中姬姓宗親子弟有53個,異姓功臣有18個,共71個諸侯國。
這其中,便有一位叫呂尚的功臣,就是我們熟知的姜子牙。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商末周初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兵學奠基人。
姜子牙因勞苦功高,被周天子封在齊地,爵位為侯爵,都城為營丘,即現(xiàn)在的山東省淄博。
給予齊國的地盤為泰山以北一帶,北鄰燕靠海,西鄰聶、盧、譚等國,南鄰魯、牟、莒等國,東鄰州、紀等國。
齊國始封之君姜子牙是一個傳奇人物,據(jù)說其先祖曾做四岳。
四岳是一個高官的名稱,當時指諸侯之長,即管理各國諸侯這樣的官,可謂是位高權(quán)重。
四岳因輔佐大禹治理水土有大功,其后代有的被封于申、呂等地,即今天河南南陽西一帶,其后代便以國為氏,即呂氏和申氏,但都源于同一個姓,姜姓。
那姜子牙到底是申地的還是呂地的不知道了,只知道據(jù)說他從小便生活在東海之濱。
姜子牙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貌似很平凡,只知道曾經(jīng)為大商王朝做過事,但沒見有多少故事流傳。
據(jù)說姜子牙在70歲之前一直貧困潦倒,但70歲之后開始飛黃騰達,還活了100多歲!甚至后來死后還上升天庭,是天庭的監(jiān)察神。
這個監(jiān)察神的主體責任是防止個別神仙失職瀆職,更不能讓一些兇神煞神和厲鬼恣意妄為。
《封神演義》里,正是姜子牙設(shè)壇封的各路神仙。這當然是神話故事,但我們中華文化,哪里離得開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呢?
姜子牙雖然在大商王朝沒見有多少功績,但他學問淵博,只是未被商紂王重用罷了。或者說,商紂王手下人才濟濟,姜子牙實在是很難被發(fā)現(xiàn)。
在朝中郁郁不得志,微薄的薪水實在不夠補貼家用,姜子牙在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
據(jù)說,姜子牙被老婆各種嫌棄,有一次姜子牙終于忍不住了,便頂撞了老婆幾句。
結(jié)果,女人發(fā)飚了,沖著姜子牙大吼道:“這樣的日子過不下去了,離婚!”
姜子牙搖著頭嘆著息,無奈接受了被老婆趕出家門的事實。沒辦法,誰讓自己窮得叮當響呢?
人家是休妻,姜子牙卻淪落到了被妻休的地步。
沒有老婆成天哭哭啼啼罵罵咧咧,姜子牙也樂得清靜,他把大把的精力用于讀書。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姜子牙就是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用現(xiàn)在的話講,是一塊金子。是金子當然是要發(fā)光的,姜子牙也相信自己是塊金子。他相信總有一天,自己這塊金子發(fā)出的光是光照千秋的那類。
在商紂王的商王朝廷,姜子牙只是得過且過,但他興致勃勃地看著大商帝國的一個諸侯國,周國。
周國國君正是姬昌,后人稱西伯侯。姜子牙很欣賞西伯侯姬昌,尤其是當姬昌上書商紂王直言要求廢除炮烙之刑時,他認定這是一位仁義之君。
但位卑言微的姜子牙卻眼睜睜看著商紂王將犯顏直諫的西伯侯姬昌下獄治罪,為了營救西伯侯姬昌,周國世子伯邑考自愿犧牲了自己。
據(jù)說,伯邑考帶著周國珍寶赴大商王朝都城朝歌,他不但向大商王朝天子商紂王獻珍寶,還甘愿獻上自己的生命,總算讓商紂王釋放了父親姬昌!
這個故事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什么妲己勾引英俊瀟灑文采飛揚的伯邑考不成,怒而進讒言令商紂王殺了伯邑考,那叫小說情節(jié),很精彩,但不真實。
真正的知識點,在于伯邑考自愿赴朝歌獻身,在當時這個叫獻大子!
大子,即長子。獻出自己長子的命,以換取天子的信任,這是當時最高形式的表忠!
西伯侯姬昌因此而得到了商紂王的原諒,被放歸回周國。
姜子牙看著這一切,他看到了一位仁義之君,也看到了這位仁義之君教導出來的孝義之子。這樣的諸侯,是黎明百姓的希望,也是有志之士的理想選擇。
他知道自己應(yīng)該怎么做了,是的,在腐朽殘暴的大商王朝,自己不可能也不屑于有所作為。他的廣闊天地,應(yīng)該在周國!
夜無疆
那一天太陽落下再也沒有升起…………………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帶著上一世許多遺憾的李龍,重生回到了八一年。這一年,土地還沒包干,他還沒成家,哥哥也沒因為他摔死,嫂子也還沒視他為仇人,而侄子侄女還健康成長。引發(fā)后世一切問題的根源還沒發(fā)生,一切都還來得及!在這個年代,一雙膠鞋就能在山里換一只羊,一把手電就能在山里換來一對鹿角。對于李龍來說,這是最好的年代,他不求大富大貴,只想著打打獵,捕捕漁,過上幸福的小日子。PS:月票兌獎群號:1046071808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shù)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fā)現(xiàn),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yǎng)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