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園林綠地系統概述

2.2.1 綠地的含義及范疇

綠地,《辭?!丰屃x為:“配合環境創造自然條件,適宜種植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地面或區域。”或指“凡是生長植物的土地,不論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植的,包括農、林、牧生產用地及園林用地,均可稱為綠地?!?/p>

2.2.1.1 城市綠地

城市綠地是指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態,用于改善城市生態、保護環境,為居民提供游憩場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種城市用地。廣義的城市綠地,指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各種綠地。

2.2.1.2 風景林地

風景林地是指具有一定景觀價值,對城市整體風貌和環境起改善作用,但尚沒有完善的游覽、休息、娛樂等設施的林地。

2.2.1.3 其他綠地

其他綠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設用地以外生態、景觀、旅游、娛樂條件較好或亟須改善的區域,這類綠地不參與城市建設用地平衡,它的統計范圍應與城市總體規劃用地范圍一致。

2.2.2 園林綠地的功能

2.2.2.1 生態效益

園林綠地的生態效益主要包括以下10點。

(1)調節溫度。園林綠地對溫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物體表面溫度、氣溫和太陽輻射溫度。園林綠地對物體表面溫度及氣溫的調節特征表現為:夏季的綠地物體表面溫度比裸露的土地、鋪裝路面、建筑物等低,氣溫效應亦然。在冬季其表現則相反。

(2)調節濕度。綠色植物,尤其是喬木林,具有較強的蒸騰能力,使綠地區域空氣的相對濕度和絕對濕度都比未綠化區域要高。

(3)調節氣流。城鎮帶狀綠地,包括城鎮道路與濱河綠地,是城鎮綠色的通氣走廊。特別是當帶狀綠地的走向與夏季風一致時,可將城郊的氣流趁風勢引入城區,為炎熱的城鎮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在冬季,與寒風的垂直方向種植的防風林帶,可減弱寒風氣流,改善城鎮氣候。

(4)吸收二氮化碳,放出氧氣。人類的生存時刻都離不開氧氣。在日常生活中,如呼吸、物質燃燒等,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同時還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而二氧化碳氣體在空氣中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5)吸收有害氣體。由于工業污染和交通污染,城市中有害氣體的種類很多,危害較大的有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這些有毒氣體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是不利的,但在一定濃度條件下,許多植物種類對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具有吸收能力,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

(6)吸滯塵埃。城市中含有大量粉塵,其中80%左右來自城市內部。粉塵分為兩類:直徑大于10μm的稱為降塵,可以較快地落到地面;直徑小于10μm的稱為飄塵,可長時間在空中飄浮。粉塵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特別是粒徑較小的可吸入顆粒物,能避開鼻腔的保護組織,直接進入肺部,從而誘發氣管炎、塵肺、矽肺等多種疾病。園林植物對粉塵具有顯著的阻滯、吸附作用。我國對一般工業區的初步測定,空氣中飄塵濃度綠化地區對照無綠化地區少10%~50%。

(7)殺菌作用??諝鈮m粒中含有大量的細菌,而綠地植物能有效地吸附塵埃,進而減少細菌在空氣中的傳播。還有一些植物本身可分泌某種殺菌素,因而,增加園林綠地可減少空氣中的細菌含量。據法國的一個測定數據表明:百貨商店內,每立方米空氣含菌量達400萬個,林蔭道為58萬個,公園內為10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可以看出綠化對殺傷和滯留空氣中的細菌有著重要的作用。具有較強殺菌能力的樹種有懸鈴木、紫薇、圓柏等,所以在療養院的選址及樹種設計上,應充分考慮綠化效能,以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其殺菌功能。

(8)降低噪音。由于現代城鎮交通運輸繁忙,工程建設不斷增加,使得城鎮噪聲不斷擴大,已成為現代化大城市的一大公害,嚴重影響城鎮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噪聲影響人的情緒、聽力,使人容易疲勞,嚴重時可引起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等方面的疾病。城鎮綠化對降低噪聲有一定的作用,因為當聲波投射到樹木葉片上后,有的被吸收,有的被反射到各個方向,造成樹葉微振,使聲的能量消耗而減弱。據統計,40m寬的林帶可減低噪聲10~15dB,30m寬林帶可減低6~8dB。一般說來,城鎮街道上散植的樹木無顯著的降低噪聲作用;分枝低、枝葉茂盛的喬木降低噪聲的效能較好,而葉茂疏松的樹群其減噪效能尤為顯著。

(9)凈化水體。研究證明,園林樹木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質,減少水中含菌數量。30~40m寬林帶樹根可將1L水中的含菌量減少50%。水蔥可吸收污水池中的有機化合物,水葫蘆(鳳眼蓮)能從污水中吸取汞、銀、金、鉛、鉻等重金屬物質,并能降解酚、苯等有機化合物。

(10)凈化土壤。園林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土中的有害物質,起到凈化土壤的作用。植物根系能分泌使土壤中大腸桿菌死亡的物質,并促進好氣細菌增多幾百倍甚至幾千倍,使土壤中的有機物迅速無機化,提高了土壤肥力。

2.2.2.2 社會效益

城市園林綠地的使用與其社會制度、歷史傳統、民族習慣、科學文化、經濟生活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城市園林綠地不僅可以改善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還可以美化城市、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市民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1)創造城市景觀。綠地植物既是現代城市園林建設的主體,又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植物給予人們的美感效應,是通過植物固有色彩、姿態、風韻等個性特色和群體景觀效應所體現出來的。

(2)提供日常游憩活動場所。人們在進行一段緊張的工作之后,需要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振奮精神,以便更好地工作學習,而城鎮園林綠地為之提供了一個良好場所。

(3)文化宣傳、科普教育。城市園林綠地是進行文化宣傳、科普教育的良好場所。在綜合性公園、名勝古跡風景點可設置展覽館、陳列室、宣傳廊、園林題詠等,進行多種形式的活動。

(4)為旅游服務。我國歷史悠久,風景資源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園林藝術享譽天下,這些均是發展旅游業的優越條件。城鎮園林綠地、自然風景區是國內外游人向往、云集之地,如蘇州園林、東岳日出、南岳松濤、黃山云霧、廬山瀑布等。

(5)美化城鎮。城市園林綠地對于美化城市的作用是盡人皆知的,它與城市建筑有機聯系,使得整個城鎮綠蔭覆蓋、生機盎然、美麗生動。比如,城市的車站、碼頭、機場等可謂城市之門,使人在這些城市入口處便可看到整個城市的風格面貌,并可豐富城市建筑群體的輪廓線,達到美化效果。同時,城市中的道路、廣場可稱為城市的風景走廊,通過它可飽賞城市的風姿。所以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色彩、姿態等對城市進行道路廣場綠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觀,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

(6)安全防護。城市園林綠化具有防災避難、保護城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作用。樹木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空氣濕度增大,特別是某些樹木具有防火功能,這些樹木所含水分多,不易燃燒,含樹脂少,著火時不產生火焰,能有效阻擋火勢蔓延。城市綠地也能有效防止地震災害、水土流失和減輕臺風破壞。公園綠地為居民提供了避震的臨時生活環境,是城市居民地震避難的良好場所。

2.2.2.3 經濟效益

城市園林綠地在保護環境、滿足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可結合生產,直接增加其經濟效益,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為原則的園林建設策略已成為園林工作者的共識。

園林綠地結合生產大致有兩個途徑。一是種植果樹,如柿子、枇杷等植物,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還可以利用園林綠地中的水面飼養魚、鵝等動物,同樣具有雙重效益。二是搞好園林服務行業,如餐飲、售貨、攝影、舞廳等,既能豐富游園活動內容,又有經濟效益。

城市園林綠地的經濟效益還表現在園林門票、服務業等直接經濟收入。園林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使各種類型的園林在全國各地應運而生,主題文化園、游樂園、縮景園、科普園、體育公園、民族風情園、海濱休閑園等相繼出現在各大中城市。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園林投資收益較快,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好。

2.2.3 園林綠地的類型及特征

1.公園綠地(公共綠地)

公園綠地(公共綠地)指供全城市居民休息、游覽的綠地。它包括市(區)級綜合公園、社區公園、街頭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兒童公園、體育公園、紀念性園林、名勝古跡園林、游憩林蔭帶、城市廣場等。

(1)市(區)級綜合公園。系市(區)范圍內供居民進行游覽休息、文化娛樂活動的具有綜合性功能的大中型綠地。大城市可設置幾個為全市居民服務的市級公園,且每區設一至數個區級公園;中小城市可能只有市一級的綜合性公園。市級公園面積一般在10hm2以上,乘車30分鐘可至。區級公園在10hm2左右,步行15分鐘可至(服務半徑1.5km左右),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動,如南京的玄武湖公園和白鷺洲公園等分別為市級和區級公園。

(2)社區公園。即居住區級公園,是為整個居住區居民服務的,公園面積比較小,其布局與城市小公園相似,設施比較齊全,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體,有功能分區、景色分區,除了花草樹木外,有一定比例的建筑、活動場地、園林小品、休息設施。

(3)動物園。是集中飼養和展覽種類較多的野生動物及品種優良的家禽家畜的城鎮公園的一種。主要供游覽休息、文化教育、科普科研及保護珍稀瀕危的動物種源之用。在大城市一般獨立設置,而在中小城市多附設在綜合性公園之中。

(4)植物園。是廣泛收集和栽培植物種類,并按生物學要求種植、布置的一種特殊的綠地。它既是科普科研場所,又供人們游覽之用,不同于苗圃和農林園藝場。植物園的主要任務是廣泛收集植物種類,進行引種馴化、培養新品種和進行綜合利用及保存珍稀瀕危植物種源等方面的工作,為生物科學研究及教學服務;同時也向人們開放,供游覽、科普之用。

(5)兒童公園。這里所指的是獨立的兒童公園,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少年兒童。園中的一切娛樂設施、運動器械等,首先要考慮到少年兒童的安全和心理,力求達到尺度合適,色彩明亮,造型活潑,裝飾豐富,植物無刺無毒。同時還應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分設學齡前兒童活動區、學齡兒童活動區和幼兒活動區等。公園位置應接近居民區,并避免穿越交通頻繁的干道。

(6)體育公園。主要是進行各類體育活動比賽和練習的園林綠地,它有符合一定技術標準的體育運動設施,又有較充分的綠化布置,供全民健身和游憩活動。體育公園用地面積較大,其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由各級體育部門負責或與園林部門共同管理養護。

(7)紀念性園林。以革命活動故址、烈士陵園、歷史名人活動舊址及基地等內容為中心的園林綠地,供人們瞻仰、憑吊及游覽,如南京中山陵及雨花臺、廣州烈士陵園、成都杜甫草堂等。

(8)名勝古跡園林。名勝古跡園林是指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有較高藝術水平、有一定價值的古典名勝園林綠地,常是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此類園林我國較多,如北京的頤和園、北海、天壇;蘇州的拙政園、滄浪亭、留園、網師園;杭州的西泠印社、岳墳等。

(9)帶狀公園。帶狀公園指城鎮中有相當寬度的帶狀公共綠地,供城鎮居民游憩之用,其中可有小型的游憩設施,如休息亭廊、座椅、水池、噴泉、雕塑等;還可有簡單的服務設施,如小餐廳、茶室、攝影部等。許多游憩林蔭帶是設在城鎮水域邊的,如杭州湖濱綠地、上海外灘綠帶等。

(10)城市廣場。城市廣場是城市中公共活動的場所,也是城市建筑藝術及園林藝術的集中表現。城市廣場按性質、功能可劃分為集會廣場、紀念性廣場、聚散廣場和交通廣場。

2.生產綠地

生產綠地包括苗圃、花圃、衛生防護林等,其中苗圃、花圃是城鎮綠化的生產基地,包括各單位自用的苗圃和屬于城鎮園林部門的大片苗圃、花圃。有的花圃布置成園林式的,可供人們游憩之用。

3.防護綠地

防護綠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鎮的自然條件和衛生條件。有些夏季炎熱的城鎮還設置有通風綠帶,使其與夏季盛行的風向平行,形成通風綠廊。對于常有強風的城鎮,應考慮建立與風向垂直的總寬度為100~200m的防風林帶,或設置若干寬度為15m左右的林帶。

4.附屬綠地

附屬綠地指屬某一部門、單位使用的綠地。共有以下4種。

(1)居住區綠地。居住區綠地是居住用地的一部分。居住用地中,除去建筑用地、內部道路用地及生活雜務等用地外,就是可供綠化的用地。它包括居住區小游園、居住區內單位附屬綠地、組團綠地、宅旁綠地、居住區道路綠地等,其功能是改善居住區的環境衛生和小氣候,美化環境,為居民日常游憩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是居民使用頻率很高的綠地。

(2)交通綠地。交通綠地包括街道綠化用地和公路、鐵路防護綠地。街道綠地指居住區級道路以上的街道綠地,包括行道樹與分隔帶、交通島、立體交叉口及橋頭綠地等。行道樹與分隔帶綠地指城鎮道路之間栽植一至數行喬灌木的綠地,包括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人行道與道路紅線之間,城鎮街道旁的停車場、加油站、公共車輛站臺等綠化地段。

(3)工礦企業、倉庫綠地。它可以減輕有害物質對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危害,能調節內部氣溫和濕度,降噪、防風等,所以這類綠地有利于安全生產,改善勞動條件。

(4)公共建筑庭園。指居住區級以上的公共建筑附屬綠地,如機關、學校、醫院、商業服務、影劇院、體育館等的綠地。

5.其他綠地

如濕地、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風景名勝區一般是指具有特色的大面積自然風景,多位于郊外,經開發修整,可供游人進行一天以上游憩的大型綠地。如安徽黃山、山東泰山、江西廬山、南京鐘山風景區、四川九寨溝、無錫太湖、杭州西湖等。

2.2.4 城市園林綠地指標

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大小和綠化指標的高低可以說明城市的綠化質量與效果,以此可以評價城市的環境質量和城市居民生活福利、保健水平等。

2.2.4.1 城市綠地指標的作用

城市綠地指標有如下4種作用。

(1)可以反映城市綠地的質量與綠化效果。一個城市綠地的質量怎么樣,要看人均公園面積達到多少,綠地率達到多少,我國的園林城市評選的指標人均綠地大于6m2,有了綠地指標可以更好地評價城市的綠化效果。

(2)可以作為城市總體規劃各階度調整用地的依據。

(3)可以指導城市各類綠地規模的制定工作。比如推算城市公園及苗圃的合理規模等,以及估算城建投資計劃。

(4)可以統一全國的計算口徑,衡量相關城市綠化效果。比如說北京、上海我們怎么去比較他們,有了綠地指標以后,就可以進行衡量,比方說北京的綠地率達到多少,上海的綠地率達到多少,這樣就有一個橫向的比較。

2.2.4.2 城市園林綠地指標

1.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的計算

(1)城市園林綠地總面積(hm2)。

城市園林綠地總面積=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他綠地。

(2)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m2/人)。

img

在我國公園中,建筑、道路廣場均按公園總面積的100%計算綠地面積。公園內的水面,如果不屬于城市水系用地面積,也作為公共綠地面積?,F階段,我國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的指標要求是不低于6m2/人。

(3)城市綠地率(%)。

img

城市綠地率是衡量城市規劃的重要指標。環境學家認為,當綠地指標達50%以上時才有舒適的休養環境。國家建設部有關文件規定:城市新建區綠化用地面積應不低于總用地面積的30%;舊城改建區綠化用地面積應不低于25%;一般城市的綠地率在40%~60%。

(4)城市綠化覆蓋率(%)。

img

城市綠化覆蓋率是衡量城市綠化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指市區各類綠地的植物覆蓋面積占市區用地面積的比例,它隨著時間的推移、樹冠的大小而變化。環境專家認為,一個地區的植物覆蓋率至少應在30%以上,才能起到改善氣候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喬木下的灌木投影面積和草坪面積不能重復計算在綠地面積中。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的綠地率要大于綠化覆蓋率,因為城市綠地率中的綠地面積往往包括水面、道路、廣場和園林綠地中的建筑面積。

2.影響城市園林綠地指標的主要因素

(1)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與提高,對于環境綠地的要求會不斷提高,這就促進我國城鎮園林綠地在數量和質量上要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2)城市性質。不同性質的城市對園林綠地的要求不甚相同,如以風景游覽,休、療養為主的城市以及鋼鐵、化學工業城市及港灣、交通樞紐城市等,從其功能及環境的要求來講,綠地面積需要大些。

(3)城市規模。從理論上講,大中城市由于市區人口密集,建筑密度高,應在市區內有較多的綠地,指標應比小城鎮高。目前我國大中城市在用地都較緊張的情況下,仍開辟了大面積的綠地。

(4)城市自然條件。南方城市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樹種豐富,所以綠地面積應較大些,而北方城市氣候寒冷,干旱多風,樹種較少,所以綠地面積總體上要比南方城市要小些。

(5)園林綠地的現狀及基礎。綠地基礎較好的城市,原有的園林綠地改建數量較多的城市,容易提高園林綠地的指標,如北京歷朝歷代都是帝王所在之處,離宮別苑較多(如頤和園、圓明園等),相對來說,比其他城市園林綠地多。

2.2.5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布局

2.2.5.1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概念。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對各種城市綠地進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統籌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結構的綠地空間系統,以實現綠地所具有的生態保護、游憩休閑和社會文化等功能的活動。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應置于城市總體規劃之中,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城市園林綠化的法規,貫徹為生產服務、為生活服務的總方針。

(2)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基本原則。①無論總體與局部規劃,都要從實際出發,緊密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并與城市總體規劃密切結,統籌安排,作出內外協調、統籌兼顧、全面合理的綠地規劃;②遠近結合,便于實施根據城市的經濟能力、施工條件、項目的輕重緩急,訂出長遠目標,作出近期安排,使規劃能夠逐步得到實施;③規劃時應考慮四個結合,即點線面結合、大中小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重點與一般結合,構成有機的整體;④規劃時應將園林綠地的環保、防災、娛樂與審美、體育、教育等多種功能綜合設計,安排成有機聯系的整體。

2.2.5.2 城市綠地系統布局

城市綠地系統布局的概念。城市綠地系統布局是指各類城市綠地和道路綠化與水體綠化以及重要的生態景觀區域等在規劃時統一考慮,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

城市綠地系統布局應遵守城市綠地規劃的基本原則。它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即使一個城市的綠地指標達到要求,但如果其布局不合理,那么它也很難滿足城市生態的要求以及市民休閑娛樂的要求。反之,如果一個城市的綠地不僅總量適宜,而且布局合理,能與城市的總體規劃緊密結合,真正形成一個完善的綠地系統,那么這個城市的綠地系統將在城市生態的建設和維護以及為市民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城市的其他系統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基本形式。城市綠地系統的布局有8種基本模式,即點狀、環狀、放射狀、放射環狀、網狀、楔狀、帶狀、指狀(圖2.9)。

結合我國城市綠地系統的特點,我國城市綠地系統布局的形式可以歸納為下列4種。

圖2.9 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基本模式

(1)塊狀綠地布局。此類綠地布局方式,可以做到均勻分布,接近居民,但對構成城市整體藝術面貌作用不大,對改善城市小氣候也不顯著,多出現在舊城改建中,目前我國多數城市屬此,如上海、天津、武漢、大連、青島等。

(2)帶狀綠地布局。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舊城墻等因素,形成縱橫向綠帶、放射狀綠帶與環狀綠帶交織的綠地網。帶狀綠地布局容易表現城市的藝術面貌,如南京、西安、蘇州、哈爾濱等。

(3)楔形綠地布局。凡城市中由郊區伸入市中心的由寬到狹的綠地,稱為楔形綠地,如合肥市,一般都是利用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結合市郊農田、防護林布置。對于改善城市氣候效果顯著,也有利于城市藝術面貌的表現。

(4)混合式綠地布局。是前3種形式的綜合運用??梢宰龅匠鞘芯G地點、線、面結合,組成較完整的體系??梢允股罹幼^獲得最大的綠地接觸面,方便居民游憩,有利于小氣候的改善,有利于城市環境衛生條件的改善,有利于豐富城市總體與部分的藝術面貌。

以上4種布局中,以混合式最好。但由于我國目前大多數城市的綠地定額少,綠化覆蓋率低,真正做到綠地組成“有機的系統”的還很少,需要今后努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西吉县| 理塘县| 东乡| 汶上县| 阿城市| 柏乡县| 林甸县| 会理县| 彰化市| 苍山县| 罗定市| 荃湾区| 福安市| 玉龙| 绍兴市| 石渠县| 兴业县| 余江县| 张家界市| 灌阳县| 凤凰县| 宁乡县| 大渡口区| 尼勒克县| 固安县| 贡觉县| 罗甸县| 富源县| 临武县| 南宁市| 尉氏县| 云林县| 龙州县| 青海省| 蒙阴县| 刚察县| 闽清县| 皮山县| 池州市|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