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水開發與利用
- 戴長雷 付強 杜新強 李治軍 高淑琴 谷洪彪編著
- 403字
- 2021-10-29 20:56:12
2.1 地下水位與地下水開采量的關系
地下水位的動態之所以隨時間發生變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含水層(含水系統)水量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即地下水位的變化反映了地下水均衡狀態的變化情況。
通常,在以開采為地下水主要排泄方式的地區,開采量的變化往往是引起地下水動態變化的主要因素。當含水層(含水系統)的補給量大于排泄量時,儲存水量增加,出現正均衡,地下水位上升;反之,當含水層(含水系統)的補給量小于排泄量時,儲存水量減少,出現負均衡,地下水位下降。
當某含水層(含水系統)中地下水的儲存量變化是由開采量的變化引起時,其地下水位與開采量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定量描述:
式中 ΔQ——單位面積內地下水開采量的變化量,m3/s;
μ——給水度,無量綱;
μ *——儲水系數,無量綱;
ΔH——地下水位的變化,m;
Δt——時間,s。
據式(2.1)和式(2.2),可得
式中 各項符號意義同前。
在已知地下水開采量的變化量時,可根據式(2.3)和式(2.4)預測地下水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