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職工學術工作論文集
-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主編
- 2274字
- 2021-10-25 21:07:23
淺析葉爾羌河河道沖淤變化
摘要:河道沖於變化直接影響河道防洪形式和防洪任務,以及河道沿線水利樞紐能否正常引水,還有跨河大橋能否正常通行。在本項目開始前,在工程區域內布設了一個高精度的控制基準,確保河道采用統一坐標及高程系統;并在每一個監測斷面河道兩邊埋設控制樁,確保每一個監測斷面每次在同一位置。每個監測斷面5次成果進行對比,使每個斷面的5次測量成果在同一坐標系內,同一比例尺繪制,以便進行對比分析。如斷面繼續進行監測,發現有嚴重淤積河段,可采取進行水量調度加大洪水水量以便沖於或進行河道清淤以保河道順暢;若有嚴重沖刷則要加大保護河道防洪設施,避免洪水對河道沿線造成的嚴重危害。
關鍵詞:葉爾羌河 河道斷面 斷面監測 斷面分析
1 基本情況
葉爾羌河是新疆境內洪峰流量最大的河流,洪災損失及頻繁程度在新疆居第一位。洪水災害不僅影響葉河流域水利建設進程,而且嚴重制約流域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進程,如何有效減輕洪水災害,合理利用洪水資源,保障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已成為葉河流域水利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而河道沖於變化直接影響河道防洪形式和防洪任務,以及河道沿線水利樞紐能否正常引水,還有跨河大橋能否正常通行。為了在這方面做到未雨綢繆,2012年3月開始,連續5年對河道洪水期后每年監測一次,以便觀測河道淤積以及變化趨勢[1-2]。
2 斷面布設
2.1 斷面的分布
本次監測斷面主要集中在霍什拉甫渡口至艾力克塔木渠首約353km之間。其中共布設15個斷面來監測河道淤積及變化情況。斷面分布如下(圖1):
1號斷面:喀群渠首上游,河道里程:18+123;2號斷面:喀群渠首下游,河道里程:22+104;3號斷面:勿甫渠首上游,河道里程:49+670;4號斷面:勿甫渠首下游,河道里程:52+681;5號斷面:澤普葉河大橋上游,河道里程:69+595;6號斷面:衣干其葉河大橋上游,河道里程:92+702;7號斷面:中游渠首上游,河道里程:124+160;8號斷面;中游渠首下游,河道里程:127+694;9號斷面:麥蓋提葉河大橋上游,河道里程:161+436;10號斷面:民生渠首上游,河道里程:209+025;11號斷面:民生渠首下游,河道里程:217+791;12號斷面:錢老漢龍口,河道里程:250+721;13號斷面:48團葉河大橋上游,河道里程:285+825;14號斷面:艾乃克塔木渠首上游,河道里程:351+581;15號斷面:艾乃克塔木渠首下游,河道里程:353+302。

圖1 葉爾羌河河道斷面布置示意圖
2.2 斷面觀測設施情況
在本項目開始前,在工程區域內布設了一個高精度的控制基準,確保河道采用統一坐標及高程系統;并在每一個監測斷面河道兩邊埋設控制樁,確保每一個監測斷面每次在同一位置。以后每年監測斷面都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確保位置的唯一性;每次用同樣的儀器確保精度滿足要求,即每次用RTK進行數據采集,用河道兩邊控制樁進行校核,嚴格控制精度在厘米級[3-6]。這樣才有利于分析比較。2012年3月進行了初次觀測暨2011年汛后斷面,確定了對比基準;以后每年觀測一次,分析河道變化情況。直到2015年汛后共5期數據進行分析比較。
3 結果分析
將每個監測斷面5次成果進行對比,使每個斷面的5次測量成果在同一坐標系內,同一比例尺繪制,以便進行對比分析[2]。經過計算得出以下結論:通過對葉爾羌河2011—2015年五年洪水后的15個實測斷面對比分析,有4個斷面的河床高程有抬高,抬高0.6~1m。即8號斷面、9號斷面、12號斷面、14號斷面,其中8號斷面淤積較嚴重,最大有1m,主河槽基本不變;10號斷面、11號斷面河床有沖刷,10號斷面最大沖刷深度為0.6m,11號斷面河道右岸沖刷有50m寬,主槽向右邊靠近。1~7號斷面之間(18+123~124+160)的河床高程基本保持不變。8~13號斷面(127+694~285+825)由于兩側永久防洪壩的建設,河道主槽存在左右擺動的情況。14號斷面、15號斷面由于靠近河道下游,水流較緩,河道斷面基本保持不變。斷面分析圖見圖2。
4 改進河道監測斷面的幾點措施
根據這五年的監測結果,對葉爾羌河河道斷面監測有如下建議[2]:
(1)河道兩邊修建永久防洪工程時,應考慮河道的安全行洪寬度,確保防洪工程的修建不影響河道的正常運行。
(2)由于河道自然彎曲,應大大縮短監測斷面的間距,增加監測斷面數量,更細化地分析每段河道的變化。

圖2 斷面分析圖
(3)應堅持長期監測,此項工作短期不能很好地反應河道微小的淤積與沖刷。應每年定期在汛后對河道進行監測。
(4)應認真結合水文、地質、環境專業檢測量資料,對河道斷面進行全面分析,從而探尋河道演變規律,為葉爾羌河除害興利提供借鑒。
5 結論
通過2011—2015年連續五年汛期過后對河道進行斷面監測,并進行對比河道發現:中游渠首以上由于河道縱坡比較大,1~7號斷面之間(18+123~124+160)的河床高程基本保持不變。8~13號斷面(127+694~285+825)由于兩側永久防洪壩的建設,河道主槽存在左右擺動的情況。14號斷面、15號斷面由于靠近河道下游,水流較緩,河道斷面基本保持不變。如斷面繼續進行監測,發現有嚴重淤積河段,可采取進行水量調度加大洪水水量以便沖淤或進行河道清淤確保河道順暢;若有嚴重沖刷則要加大保護河道防洪設施,避免洪水對河道沿線造成的嚴重危害。
參考文獻
[1] 周光奎,郭雁軍,王艷洲.GPS在塔里木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人民黃河,2005,27(2):49-50.
[2] 周建鄭,周光奎,李明.塔里木河干流河道裁彎取直工程原型觀測實施方案研究[J].測繪通報,2007(6):14-18,42.
[3]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3.
[4] 張保成.測量學[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 宋偉東.數字測圖原理與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6] 鐘寶珙,張正祿.高等應用測量[M].武漢:武漢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