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基于局部變形理論計算彈性地基梁

在彈性地基梁的計算理論中,除上述局部彈性地基模型假設(shè)外,還需要作如下三個假設(shè):

(1)地基梁在外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變形的過程中,梁底面與地基表面始終緊密相貼,即地基的沉陷或隆起與梁的撓度處處相等;

(2)由于梁與地基間的摩擦力對計算結(jié)果影響不大,可以略去不計,因而,地基反力處處與接觸面垂直;

(3)地基梁的高跨比比較小,符合平截面假設(shè),因而可直接應(yīng)用材料力學(xué)中有關(guān)梁的變形及內(nèi)力計算結(jié)論。

3.3.1 基礎(chǔ)梁的撓度曲線微分方程

圖3-3-1(a)表示一等截面的基礎(chǔ)梁,梁寬b=1。根據(jù)溫克爾假定,地基反力用式(3-2-1)表達。角變、位移、彎矩、剪力及荷載的正方向均如圖3-3-1所示。下面按照圖中所示情況,推導(dǎo)出基礎(chǔ)梁的撓度曲線微分方程。

圖3-3-1 彈性地基梁的受力分析

從圖3-3-1(a)所示的基礎(chǔ)梁取一微段,如圖3-3-1(b)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Y=0,得

化簡后變?yōu)?/p>

再根據(jù)∑M=0,得

整理并略去二階微量,則得

由式(3-3-2)和式(3-3-4),知

若不計剪力對梁撓度的影響,則由材料力學(xué)可得

將式(3-3-6)代入式(3-3-5),并注意σ=Ky,則得

代入式(3-3-7),得

式中 α——梁的彈性特征系數(shù);

K——地基的彈性壓縮系數(shù)。

式(3-3-9)就是基礎(chǔ)梁的撓度曲線微分方程。

為了便于計算,在式(3-3-9)中用變數(shù)αx代替變數(shù)x,二者有以下的關(guān)系,即

將式(3-3-10)代入式(3-3-9)中,則得

式(3-3-11)是用變數(shù)αx代替變數(shù)x的撓度曲線微分方程。按溫克爾假定計算基礎(chǔ)梁,可歸結(jié)為求解微分方程式(3-3-11)。當(dāng)y解出后,再由式(3-3-6)就可求出角變θ、彎矩M和剪力Q,將y乘以K就得地基反力。

3.3.2 撓度曲線微分方程的齊次解

式(3-3-11)是一個常系數(shù)、線性、非齊次的微分方程,它的一般解是由齊次解和特解所組成,齊次解就是式(3-3-12)的一般解,即

設(shè)式(3-3-12)的解具有以下形式,即

將式(3-3-13)代入式(3-3-12)中,則得

這就是微分方程式(3-3-12)的特征方程,它有兩對共軛復(fù)根,即

其中γ1γ2共軛;γ3γ4共軛。由此得式(3-3-12)的解為

式中,A1A4是4個常救,可用另外4個常數(shù)C1C4代替,使其有以下的關(guān)系,即

將以上各式代入式(3-3-17)中,則得

在式(3-3-19)中,有

式(3-3-17)或式(3-3-19)便是微分方程式(3-3-11)的齊次解。下面將基礎(chǔ)梁區(qū)分為短梁和長梁,以定出齊次解中的4個常數(shù)(通解)與附加項(特解)。這樣求得的解,就相當(dāng)于微分方程的齊次解與特解之和。

3.3.3 初參數(shù)和雙曲線三角函數(shù)的引用

圖3-3-2所示為一等截面的基礎(chǔ)梁,設(shè)左端有位移y0、角變θ0、彎矩M0和剪力Q0,它們的正方向如圖中所示。

圖3-3-2 彈性地基梁作用的初參數(shù)

根據(jù)式(3-3-6),對式(3-3-19)進行求導(dǎo),則得

將式(3-3-21)用于梁的左端(圖3-3-2),并注意當(dāng)x=0時ch(αx)=cos(αx)=1,sh(αx)=sin(αx)=0,由此得

解出以上4式,求得

這樣,式(3-3-19)中的4個常數(shù)C1C4y0、θ0、M0Q0(稱為初參數(shù))表達,將式(3-3-23)引入式(3-3-19)中,式(3-3-19)變?yōu)?/p>

為了計算方便,引用下列符號,即

其中,叫做雙曲線三角函數(shù),4個函數(shù)之間有以下的關(guān)系,即

將式(3-3-25)代入式(3-3-14)并按式(3-3-8)消去EI,再按式(3-3-6)逐次求導(dǎo)數(shù),并注意式(3-3-26),則得以下各式,即

式(3-3-27)中的第一式是在微分方程式(3-3-11)的齊次解中引用了初參數(shù)和雙曲線三角函數(shù)的結(jié)果。第二、三、四式則是按照式(3-3-6)對第一式逐次求導(dǎo)的結(jié)果。

在式(3-3-27)中,有4個待定常數(shù)y0、θ0M0Q0,其中兩個參數(shù)可由原點端的兩個邊界條件直接求出,另外兩個待定初參數(shù)由另一端的邊界條件來確定。表3-3-1列出了實際工程中常見的支座形式及荷載作用下梁端初參數(shù)的值。

表3-3-1 彈性地基梁梁端參數(shù)值確定表

續(xù)表

3.3.4 撓度曲線微分方程的特解

以圖3-3-2所示基礎(chǔ)梁為例,當(dāng)初參數(shù)y0、θ0、M0Q0已知時,就可用式(3-3-27)計算荷載P以左各截面的位移y、角變θ、彎矩M和剪力Q。但是在計算荷載P右方各截面的這些量值時,還須在式(3-3-27)中增加由于荷載引起的附加項。下面將分別求出集中荷載P、力矩M和分布荷載q引起的附加項。

3.3.4.1 集中荷載P引起的附加項

在圖3-3-2中,將坐標原點移到荷載P的作用點,仍可用式(3-3-27)計算荷載P引起的右方各截面的位移、角變、彎矩及剪力。因為僅考慮P的作用,故在它的作用點處的4個初參數(shù)為

代換式 (3-3-27)中的y0θ0、M0Q0,則得

式(3-3-29)即為荷載P引起的附加項,式中雙曲線三角函數(shù)φ1、φ2φ3、φ4均有下標αx-x1),表示這些函數(shù)隨αx-x1)變化。當(dāng)求荷載P左邊各截面(圖3-3-2)的位移、角變、彎矩和剪力時只用式(3-3-27)即可,不需用式(3-3-29),因此,當(dāng)x<x1時式(3-3-29)不存在。

3.3.4.2 力矩M引起的附加項

和推導(dǎo)式(3-3-29)的方法相同,當(dāng)圖3-3-2所示的梁只作用著力矩M時,將坐標原點移到力矩M的作用點,此點的4個初參數(shù)為

代換式 (3-3-27)中的y0、θ0M0Q0,求得力矩M引起的附加項如下:

式中φ1、φ2、φ3、φ4均有下標αx-x2),表示這些函數(shù)隨αx-x2)變化。當(dāng)x<x2時式(3-3-31)不存在。

3.3.4.3 分布荷載q引起的附加項

參照圖3-3-2,設(shè)所求坐標為xxx4)截面的位移、角變、彎矩和剪力。將分布荷載看成是無限多個集中荷載q·du,代入式(3-3-27),得

在式(3-3-32)中,φ1φ2、φ3、φ4αx-u)變化。如視x為常數(shù),則d(x-u)=-du??紤]這一關(guān)系,并注意式(3-3-26),得

將以上各式代入式(3-3-31)中,再使用部分積分則得

圖3-3-3 彈性地基梁作用一段均布荷載

式(3-3-34)就是求分布荷載q的附加項的一般公式。用此式求4種不同分布荷載的附加項:梁上有一段均布荷載;梁上有一段三角形分布荷載;梁的全跨布滿均布荷載;梁的全跨布滿三角形荷載。

(1)梁上有一段均布荷載的附加項如圖3-3-3所示,梁上有一段均布荷載q0,這時q=q0,dq/du=0,代入式(3-3-34)得附加項為

(2)梁上有一段三角形分布荷載的附加項如圖3-3-3所示,梁上有一段三角形分布荷載。在x3x4區(qū)段內(nèi)任一點的荷載集度為

將式(3-3-36)代入式(3-3-34),則得

再將式(3-3-33)代入式(3-3-37)中積分號內(nèi),積分后則得

式(3-3-38)就是梁上有一段三角形分布荷載的附加項。

在式(3-3-35)和式(3-3-38)中,函數(shù)φ的下標有的為αx-x4),在式(3-3-38)中第一個方括號內(nèi)還有乘數(shù)(x4-x3)。使用此二式時要注意,當(dāng)xx4時,圓括號內(nèi)的x4均應(yīng)換為x,即αx-x4)改為αx-x)、(x4-x3)改為(x-x3),這是因為求這些附加項時,只有作用在x截面以左的荷載才對x截面的位移y、角變θ、彎矩M、剪力Q起作用。

(3)梁的全跨布滿均布荷載的附加項,如圖3-3-4所示,當(dāng)均布荷載q0布滿梁的全跨時,則x3=0,并且任一截面的坐標距x永不大于x4。這樣,將式(3-3-35)中各函數(shù)φ的下標x4改為x,則有

圖3-3-4 彈性地基梁作用全跨均布荷載

由此得全跨受均布荷載的附加項為

(4)梁的全跨布滿三角形荷載的附加項,如圖3-3-4所示,當(dāng)三角形荷載布滿梁的全跨時,x3=0,任一截面的坐標距x永不大于x4。與推導(dǎo)式(3-3-40)相同,從式(3-3-38)得

式(3-3-41)就是梁的全跨布滿三角形荷載時的附加項。

在襯砌結(jié)構(gòu)的計算中,常見的荷載有均布荷載、三角形分布荷載、集中荷載和力矩荷載,見圖3-3-4。根據(jù)這幾種荷載,將以上求位移、角變、彎矩和剪力的公式綜合為

式中——附加項只當(dāng)xx1時才存在,其余類推。

式(3-3-42)是按溫克爾假定計算基礎(chǔ)梁的方程,在襯砌結(jié)構(gòu)計算中經(jīng)常使用。

式(3-3-42)中的位移y、角變θ、彎矩M、剪力Q與荷載的正向,如圖3-3-4所示。

一段均布荷載和一段三角形分布荷載(圖3-3-3)引起的附加項,見式(3-3-35)與式(3-3-38)。沒有將這兩個公式綜合到式(3-3-42)中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萍乡市| 鲁山县| 朝阳县| 修水县| 淳化县| 县级市| 浮梁县| 襄城县| 丰都县| 页游| 扬州市| 阳信县| 卢龙县| 隆林| 黔西县| 绍兴市| 德清县| 西宁市| 武冈市| 三门县| 延庆县| 清河县| 洪江市| 麦盖提县| 鹰潭市| 扬州市| 建阳市| 师宗县| 大荔县| 阿拉善左旗| 平昌县| 商南县| 临漳县| 西青区| 通辽市| 上虞市| 永春县| 集安市| 鄄城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