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統計與水利統計

水利統計是統計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在水利工作領域的具體應用和實踐,因此要做好水利統計工作就必須對統計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水利統計和統計之間的關系。

一、統計

無論是在學術研究領域,還是在現實生活、工作中,每當人們提到“統計”一詞,由于所提的人角色不同、視角不同,時常對統計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如果某人在單位從事統計工作,當別人問他是做什么工作的時候,他就會回答“我是做統計的”,這里的“統計”指的是統計工作。如果某人想用統計數據來佐證自己的觀點,當他在列舉一大堆統計數據之前,經常會加上“據統計”這樣的詞語,此時的“據統計”就意味著通過統計工作獲得的統計資料。在學校里,如果某個學生說自己是學統計的,或者某個老師介紹自己是教統計的,這里的“統計”便是指統計學。

(一)統計的含義

統計一般有三種含義,即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

統計工作是指從事統計工作的個人或機構利用科學方法開展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分析并提供或公開統計資料的實踐活動。統計工作就像一個生產商品或服務的企業所從事的工作一樣,生產過程中既有投入也有產出。比如生產水杯的企業產出是水杯這種產品,統計工作的產出就是各種統計資料這樣的產品。

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這種生產活動所產出的各種統計數據,包括各種統計數字、統計表、統計圖、文字、音像等信息格式和以各種電子介質、紙張介質等媒體形式存在的各種統計成果。

統計學是系統研究統計工作原理和統計數據生產規律的一系列概念、原則和方法,為統計實踐提供理論方法依據。所謂統計工作原理,就是統計數據獲取、處理、分析、加工的一系列標準和規范;所謂數據生產規律,就是從現象到數據、從數據到成果的一系列統計學規律。統計學從學科性質角度可分為理論統計學和應用統計學。其中,理論統計學從統計方法角度可分為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應用統計學從統計觀察對象或統計應用領域可又分為社會經濟統計學、資源環境統計學和科學研究統計學。水利統計的內容主要涉及社會經濟統計和資源環境統計,不涉及科學研究統計。

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三者之間有著密切聯系。統計工作的成果(產品)是各種統計資料,統計學是對統計實踐和統計資料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概括,統計學來源于實踐,高于實踐,反過來又指導統計實踐。

(二)統計的基本任務

統計是政府管理的基本職責和重要手段。政府統計的基本職能是實施統計調查、統計報告和統計監督,提供統計咨詢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

1.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

在統計工作中,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是緊密銜接的兩個環節。統計調查,是根據統計規定的統計調查對象、統計指標、分類標準和調查方法,有組織地、系統地從各種渠道搜集整理有關統計調查對象原始資料的過程。統計分析,是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對統計資料進行系統整理、研究和加工的過程,包括統計數量質量評價、統計信息加工挖掘、統計結果解讀呈現等活動。

2.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

統計資料,是通過統計調查所取得的,以數據圖表為主要形式,反映資源環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各種原始統計資料、分類匯總資料和分析解讀資料,包括各種媒體介質形式提供的統計報告、統計簡報、匯編資料、分析報告、查詢系統等。

統計咨詢意見,是指結合管理和決策需要,統計部門所掌握的豐富統計信息資源,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專題研究,為科學管理提供實施意見和對策建議。

3.實行統計監督

統計監督,是根據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從總體上反映資源環境狀況和經濟運行、社會發展狀況,并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對其實行全面、系統的定量檢查、監測、跟蹤和預警,以促進經濟和社會持續、協調、穩定的發展。

二、水利統計

水利統計就是以水利為觀察對象和研究內容的統計活動。水利統計同樣包括三方面含義:一是水利統計工作,即從事水利統計工作的個人或機構利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水利統計制度方法制定、水利統計資料搜集、水利統計分析和提供水利統計資料等工作的總稱;二是水利統計資料,即水利統計工作過程中所產出的各種水利統計數據,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其他資料的總稱;三是水利統計學,即研究社會經濟活動與水之間的數量規律的學科。因此,當人們提及水利統計時,要從其所指的角度予以準確理解。

(一)水利統計的任務

水利統計的任務可以概括地表述為:依據科學的統計理論和方法,運用先進的水利統計知識和手段,從水利統計對象中收集有關統計資料,并對其開展整理、顯示、分析研究和提供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用戶對水利統計資料的需求。

水利統計用戶依據不同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各種不同類型。比如,從用戶機構單位或部門的角度考察,分為各級各類政府用戶、企事業用戶、社會組織用戶和居民個人用戶;從水利統計資料用途的角度考察,分為水利管理用戶、水利科學研究用戶和社會輿情(各種媒體)用戶等;從經濟性質的角度考察,分為市場用戶和非市場用戶等。

現行水利統計工作主要由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承擔,因此,水利統計的主要用戶是政府,其主要任務是更好地滿足水行政主管部門宏觀管理的需要,輔之通過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以滿足其他方面的需求。隨著我國水利統計事業的不斷發展,應當在遵守國家保密相關法規的前提下,逐步更好更多地滿足社會各類用戶對水利統計資料的需求,更充分地發揮統計的重要功能。

(二)水利統計工作的特點

水利統計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水利建設、管理和改革領域開展統計調查、分析和咨詢的過程,具有水利和統計兩種工作“相結合”的明顯特點。

1.綜合性和專業性相結合

水利統計是把一般的統計學基本原理應用到水利工作領域,它要求從事水利統計工作的人員,既要掌握全面的、綜合的統計原理和方法,又要具備一定的水利專業知識,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完成水利統計各項任務。例如,要統計我國2017年水土保持的情況,就需要了解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治理的相關概念、定義和分類,了解水土保持活動的目的、任務、內容、規范和標準,同時要了解我國水土保持的特點、政策和組織實施等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水土保持統計指標和統計表式設計、選擇調查方法、明確統計機構、落實保障措施,才能完成水土保持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加工和提供等統計任務。

2.定性和定量相結合

水利統計的對象包括水利發展的規模、水平、有關水利現象之間的數量關系,以及決定水利現象由量變引起質變的數量界限等。但是水利統計對水利現象數量方面的認識是一種定量認識,它必須以定性認識為基礎,再和定量認識結合起來。例如,要了解我國水利投資的規模、構成及其變化等情況,首先必須明確界定什么是水利投資,并根據這種認識確定水利投資的統計對象、統計指標、統計口徑、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等,這是一個定性認識階段;其次根據上述這些定性認識收集、整理、顯示和分析有關水利投資的統計數據,這是一個定量分析過程。

3.總體和個體相結合

水利統計所要認識的對象不是個體現象的數量方面,而是由許多個體現象所構成總體的數量方面。水利統計總體性的特點是由水利現象的特點和統計的目的決定的。由于水利現象錯綜復雜,個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流域]之間所處的條件不同,差異又比較大,要認識水利現象總體,就必須從調查了解個體水利現象入手,遵循一種由個體至總體的認識規律。比如,要了解全國2017年水利投資情況,就必須首先統計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大流域水利投資情況,甚至需要細化到每一個具體投資項目的情況,然后經過分組、匯總和整理得出全國的水利投資數額。

三、水利統計學科

學科包含兩種涵義:一是作為知識的“學科”;二是圍繞這些“學科”而建立起來的組織。一般認為,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學科的涵義:從創造知識和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學科是一種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從傳遞知識和教學的角度來看,學科就是教學的科目;從大學里承擔教學科研的人員來看,學科就是學術的組織,即從事科學與研究的機構。

水利統計學科是研究社會經濟活動與水之間的數量規律的學科。作為資源環境統計學,主要以水的自然循環和天然分布為研究對象,包括水文統計學、水環境統計學和水生態統計學等,其中水文統計學發展最為成熟;作為社會經濟統計學,主要以水的社會循環為研究對象,包括灌溉統計學、防洪統計學、供水統計學、水能利用統計學、水土保持統計學等。這些學科主要研究如何監測反映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保護等方面數量特征的,屬于新型學科,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但總體上仍處于初步的發展階段,學科體系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就目前而言,水利統計學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水利統計學知識。水利統計學知識是把水利專業和統計學相結合,其目的在于發現水利領域的規律,探索水利統計的基本方法、基本規律和主要任務,研究水利統計信息的分析方法等。目前主要包括:自然界的水資源數量和經濟社會供用水量測算;水利的興利除害與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的關系分析;水利的宏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核算等方面。

二是水利統計學的研究組織機構。水利統計學的研究組織機構是研究、傳播、教育水利統計學的單位和實體。長期以來,統計學是各類水利行業的科研機構、高中等院校的必備課程,是廣大科研、教學機構中研究的主要內容。近年來,在水利統計的實踐領域,中國水利學會水利統計專委會對水利行業從事水利統計工作的在職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和培訓,水利統計知識得以廣泛傳播,在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水利統計知識體系的完善。水利統計知識體系的完善是指水利統計的分類分支,水利統計內部各個方面的組成。從目前看,水利統計作為一個整體,其構成部分主要包括三個領域:自然界的水資源數量、流動和水質等方面,即水文統計;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的數據統計以及社會供用水量測算;水利的宏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水資源經濟環境核算等方面。

近年來,我國的水利統計學得到快速發展,研究范圍不斷擴大,通過引入統計學最新理論方法取得了許多創新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一)水文水資源統計

水文水資源統計屬于水資源監測統計,主要根據水文現象特點,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水文數據的分析并作出推斷的學科,其主要研究對象為各種水文特征值,如年洪峰流量、年徑流量、各種雨量、泥沙、水位等,近年來逐步擴大到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水文要素的監測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水資源調查,開展水資源數量和質量等的分析評價,以反映水資源稟賦、分布、情勢變化等特征。目前以面上調查和設立輔助站測驗為主要形式,水文統計分析方法研究主要側重于利用統計模型方法模擬水文有關指標數值以及預測地區水文狀況。

(二)水利業務統計

水利業務統計也可稱為水利管理統計,屬于社會經濟統計范疇,包括水利建設管理統計、水利行業發展統計、水資源開發利用統計、水害管理統計、水資源保護統計、水土保持統計、水電統計等。其中,水利建設管理統計又分為水利基礎設施能力統計、水利建設投資統計和水利工程運營管理統計;水利行業發展統計主要是指水利機構能力建設情況、水利行業組織隊伍發展情況統計;水資源開發利用統計是指監測反映全國及各流域、地區水資源的取、供、用、耗、排的水量、水質、水價等數據特征,主要從供給側反映供水能力、供水效率和效益,從需求側反映用水需求、用水結構、用水成本、用水效率以及排放狀況;水害管理統計通過收集洪澇旱災害的發生情況、受災情況、應急反應情況,調查、分析災害發生原因及規律,評價災害地區的防災能力,劃分不同等級危險區,科學確定預警指標和閾值;水資源開發利用統計是通過收集、整理、分析各類用水戶用水情況以及各類水體水質資料,掌握全國或某一地區范圍內的用水水平和水質情況。

(三)水資源核算

水資源核算是對一個國家、流域或區域的水資源稟賦及其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實物量和價值量核算的過程,通過從水資源流量到存量的全面核算,可從供求關系上全面反映水資源可利用量與當期用水量之間的關系,為制定區域或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提供有效依據;可全面、客觀地評價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與水環境的影響,評價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可為界定水資源的所有權關系,確立水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提高水資源管理效率,全面衡量水資源要素在國家、流域及區域的宏觀調控指標所起的作用提供依據和支撐。

2000年以來,我國以聯合國發布的統計核算體系為基礎,結合國情開展了水資源核算體系研究和探索,形成了最新中國水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包括水資源實物量核算、水經濟核算、水綜合核算3部分。目前,我國結合水生態文明建設和水資源管理保護,正在探索開展水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對水資源核算進一步完善和充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周口市| 保山市| 安远县| 洛川县| 卢氏县| 法库县| 贵州省| 五峰| 沅陵县| 成安县| 达拉特旗| 登封市| 惠来县| 灵寿县| 监利县| 金坛市| 突泉县| 南江县| 磐安县| 扶风县| 化德县| 巨野县| 昌邑市| 北流市| 石棉县| 兴安县| 新绛县| 佳木斯市| 金塔县| 五大连池市| 临汾市| 丰顺县| 视频| 东丽区| 南溪县| 舟曲县| 霍林郭勒市| 凌海市| 华亭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