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水利統計制度與操作實務作者名: 吳強等編著本章字數: 1310字更新時間: 2021-10-22 20:25:32
第一節 正式出版物
水利統計成果的直接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編制統計年鑒和公報,把所統計的各種數據全面、完整、準確、系統的地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正式出版的方式,給社會各界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做參考。
一、《中國水利統計年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水利統計工作每年整理有關水利建設發展統計數據,形成資料匯編,為水利各項工作提出基礎數據參考。1986年,在水利統計年報資料匯編的基礎上開始編印《水利統計年鑒》,包括水利綜合指標、水資源狀況、大型水庫和大型灌區、農村水電建設、水文站網、水利建設等內容,并按流域和地區分別編制。這一時期每年的年度水利統計年鑒所統計的數據主要是當年的數據,沒有以往歷年數據且未正式出版,僅供內部使用。
為進一步擴大數據的使用范圍,為廣大社會提供數據服務,提高數據的權威性和應用性,經過長期的準備和努力,2009年,水利統計年鑒完成改版工作。新版年鑒擴大了學科范圍,基本覆蓋了整個水利工作領域,增加歷史序列,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或指標設置以來全部歷年數據。改版后的水利統計年鑒正式對外公開發行,是水利行業權威、全面、系統的數據資料集。
二、《中國水資源公報》
水資源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的最基礎要素,掌握水資源的基本情況是水利統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編制水資源公報,公開發布水資源數據,是滿足社會需求的基本要求。在1995年之前,我國北方17省(自治區、直轄市)就開始著手編制《中國北方水資源公報》,1995年,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也相繼開展了水資源管理年報的編制工作,為今后開展全國水資源公報與管理年報的編制工作奠定了基礎。
1998年,在上一年度各地編制公布的公報的基礎上,水利部開始編制全國統一的水資源的數據公報,即《中國水資源公報》,目前,水資源公報已經成為向社會公眾發布的正式出版物。水資源公報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水資源年度供求計劃編制、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水資源初始水權分配、節水型社會建設等工作的資料基礎,已成為水利部門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信息平臺,公眾了解中國水資源狀況的重要窗口,對支撐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水利發展統計公報》
從2000年水利部開始編制《水利發展統計公報》,內部發行,2005年開始以中英文版的方式正式發布和印刷出版。《水利發展統計公報》是面向社會發行的全面反映水利年度發展狀況的公報,包括水利固定資產投資、重點水利建設、水利工程設施、水資源利用與保護、防洪抗旱、水利改革與管理及水利行業狀況等7大部分內容,以數據為基礎、文字為補充全面反映水利基本情況、建設成績和行業管理能力及水平的權威資料,覆蓋面廣、內容精煉、應用廣泛,是了解水利發展的必備參考資料。
四、《中國水旱災害公報》
水旱災害是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廣泛關注的重要內容,及時發布相關統計數據,對及時了解災情,搶險救災,進一步重建和改進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從2007年開始,國家防總每年編輯出版《中國水旱災害公報》,其內容主要包括綜述、洪澇災害、干旱災害、防汛抗旱行動與防災減災成效以及各地區水旱災情概述、水旱災情統計以及名詞解釋、指標說明等內容。在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部分主要分成基本情況、災情特點和減災成效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