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統計制度與操作實務
- 吳強等編著
- 2541字
- 2021-10-22 20:25:32
第五節 水利統計工具體系
水利統計工具體系是指所收集、處理、展示統計數據和資料的各種工具及手段。在當前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里,以計算機為基礎,依靠互聯網開展信息傳輸的現代通信技術早已是各行各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所開發使用的各種水利統計信息系統已經成為統計工作的核心工具和主要手段,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水利統計系統的歷史沿革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和絕大部分統計工作一樣,水利統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主要依靠的是人工填報和紙質傳輸,傳統的計算器還在發揮著基礎作用,隨著計算機的逐步普及,統計工作的計算機時代也隨之而來。1987年9月,水利部規劃計劃司組織開發了水利統計軟件,部屬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配備了計算機,實現了數據的計算機自動化處理,水利統計的信息化得以正式啟動。
2000年,為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在統計工作的專業性和適用性,針對統計工作的特點和要求,水利部組織研究有關機構開發出一套通用的水利統計信息處理軟件系統(WSS系統)并投入使用,該軟件能夠滿足水利部、流域、地方等各級水利部門統計工作的不同需要,具有功能全面、操作靈活、實用性強等特點,能夠實現任務描述、元數據的管理、數據分級上報、超級匯總和自動引導審核糾錯等統計功能,報表分析功能強大,形成了全國規范統一的統計工作平臺,極大地方便了年度統計資料匯總、分析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提高了水利統計工作效率和質量。在數年的運行中,這一系統根據統計報表制度的變化,不斷地修訂完善各種功能,滿足了當時不斷增多的水利統計任務的要求,在水利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統計的新工具在水利統計工作中取得長足發展。
從2008年開始,隨著應急性、臨時性和一次性統計工作的增多和統計工作及時性要求的不斷提高,水利部規劃計劃司開始著手組織研究基于網絡手段建立統計直報系統的統計軟件開發方案,為快速統計、數據審核與匯總等工作建立一個新的工作平臺,進一步提高統計工作效率和水平。2009—2010年,規劃計劃司以“水利建設項目管理及投資信息直報系統建設項目”為支撐,建立了中央水利建設投資月報統計的直報系統。2010年7月正式部署在全國的統一的服務器,并給各流域、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機構提供終端使用接口和上網權限,各地通過登錄統一服務器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審核和匯總。直報系統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統計任務達和數據上報的直接性,提高了統計數據處理的統一性和實效性,全面提升了數據處理的效率,統計工具的現代化又前進了一大步。
2014—2015年,考慮到月報和年報數據分散于不同的系統,投資統計數據銜接不便,規劃計劃司借助水利規劃計劃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升級水利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將單機系統與直報系統進行整合設計。2015年12月啟用水利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報送水利服務業統計年報和水利工程基本情況統計數據,2016年6月啟用系統報送中央水利建設投資統計月報數據,同年11月啟用系統報送水利綜合、水利建設投資統計年報數據。至此,完成單機系統與直報系統的全面整合,水利統計信息系統上一個新的臺階。
除了以規劃計劃管理部門在綜合統計中不斷完善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統計工具外,其他專業統計工作如農村水電統計、水行政執法統計、財務統計等,也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統計信息系統進行了開發,并根據水利形勢發展要求不斷更新優化,統計工具的信息化在水利統計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統計軟件系統的主要功能
無論是綜合統計軟件還是各個專業統計軟件,都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主要功能。
(一)數據錄入功能
數據錄入功能可實現提供當前報告期數據的錄入、保存、修改;名錄的新增、刪除;表內的合理性和強制性校驗、校驗結果展示及精確定位;數據的對比、差值;Excel導出、打印等功能。
(二)數據審核功能
數據審核功能可以對填報的任務進行數據審核,審核過程中錯誤數據能夠標紅提示并且能夠自動定位到表單,直至修改無誤后,才能進行上報。
(三)數據報送功能
數據報送功能提供本級的數據上報;還可以在數據報送申請退回本級已上報的數據和對下級上報的數據進行退回,讓其修改重新上報;同時可以通過表單詳情直接定位到相應的表單,方便用戶查詢瀏覽數據。
(四)數據瀏覽功能
在數據瀏覽功能下,用戶可以查看當前任務和報告期下的本級及下級單位數據,這里的數據為實時數據即用戶只要填寫就會顯示,不受是否審核或上報操作的影響。
(五)綜合查詢功能
在綜合查詢功能下能對本級及下級單位所填寫的基礎數據進行過濾查詢、導出表格等操作。
三、系統未來發展趨勢
當前,信息化技術手段的發展日行千里,技術創新在各個領域不斷得到發展,水利統計工作要充分利用最新技術,不斷完善統計的工具體系,為統計工作的高效開展和數據處理提供服務。目前,水利統計管理系統正在積極與水利部規劃計劃系統進行對接,并在此基礎上從以數據的智慧化利用建設要求出發,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成果和“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水利大數據建設,構建水利統計數據的智能分析體系,以達到數據更全面、運行更高效、決策更智能的目標。
一是原始數據采集工具的自動化。原始數據的采集是統計工作的開端,未來的數據采集將更多地依賴各種傳感器,通過直接監測獲取并自動傳送各類數據,以物聯網為體系的數據采集和信息獲取將成為統計數據采集的主要手段。
二是信息處理功能的完善。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維度建模、多維分析、交互式探索分析、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可視化敏捷報表等功能,構成強大的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力,縱深探索數據附加價值。
三是統一平臺建設。緊密圍繞水利統計核心業務,按照需求牽引、技術激發的思路,在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統一標準、統一維護的框架下,建立“一張圖、一套表、一個數據庫、一個應用平臺”,保障信息資源的共享,滿足全口徑統計分析。
四是智能化應用。利用先進的智能分析技術,將統計業務中模式化工作信息化,通過智能匯總、智能校驗、智能提示、智能告警等功能,讓統計工作更高效、精確、科學。
五是成果展示和推送。基于數據實時渲染技術,集成“水利一張圖”、地標點數據、統計數據、圖像等多種數據源,實現水利統計業務數據實時圖形可視化、場景化以及實時交互。構建統計工作宣傳門戶,發布工作動態、法規與常識等信息,并建立微信公眾號,聯動更新統計業務開展進程及成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