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監理(第二版)
- 鐘漢華 張希中主編
- 799字
- 2021-10-22 19:11:36
本章小結
本章要求掌握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的要求、方法,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質量事故處理程序;理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內容;了解建筑工程項目質量責任體系及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質量控制分為質量的事前預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糾偏控制3個階段。影響工程項目質量有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現代質量管理通常利用質量分析法控制工程質量,即利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通過收集、整理、分析、利用質量數據,并以這些數據作為判斷、決策和解決質量問題的依據,從而預測和控制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分析常用的數理統計方法有:分層法、因果分析圖法、排列圖法、直方圖法等。
施工質量控制流程包括:設計文件審查、施工文件審查、施工準備檢查、施工過程管理、施工質量檢驗及驗收等。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方法有現場檢驗、巡視監理、支付控制手段、指令文件、旁站監理等。
施工質量控制制度有《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落實制度、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設計技術交底制度、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措施審核批準制度、工程開工申請、審批制度、設計圖紙的變更處理制度、隱蔽工程檢查制度、工程竣工驗收制度等。
檢驗批及分項工程應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分部工程應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單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評定,并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建設單位收到工程驗收報告后,應由建設單位負責人組織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負責人進行單位工程驗收。
當發生工程質量問題時,監理工程師首先應判斷其嚴重程度,并簽發《監理通知》,責成施工承包單位寫出質量問題報告,提出處理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核,必要時應經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認可。質量問題處理完畢,施工承包單位應報驗,監理工程師應組織有關人員對處理的結果進行嚴格的檢查、鑒定和驗收,寫出質量問題處理報告,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