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 重整河山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也是一個遍布陷阱的時代,更是一個呼喚挑戰的時代!

就像億萬年前喜馬拉雅山的隆起帶來青藏高原的形成一樣,中國的崛起正在深刻地改變這片古老土地的格局。城市化浪潮如同地殼下奔涌的洪流,給各個區域帶來重新洗牌的新機遇。整個中國仿佛一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沸騰著的巨大工地,透過隆隆的推土機聲,穿越巨型吊臂的森林,一場轟轟烈烈的國土整治大戲正在上演——“重整河山”。

重整山河,這是中國騰飛的一次歷史性機遇,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一次重大轉折,我們躬逢其盛!

二十年前,當我讀到吉田茂的《激蕩的百年史》時,曾對日本短短百年間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非常震撼。今天中國這股“重整河山”的洪流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超過當年的日本,各種矛盾的糾葛更加復雜,機遇和陷阱并存。任何人要想乘風借浪,必須對其中的“水文、天象、漩渦、暗流”有充分的了解;山河之變涉及到子孫萬代,不管是手握重權的城市主政者,還是市場中的弄潮兒都應該思考,我們要為后代留一個什么樣的生存空間,一個什么樣的家園。

“西方300年,中國30年”,中國用僅僅30年的時間就幾乎要完成歐美國家上百年完成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這使得我們處在了一個既充滿了無數機遇,同時也是矛盾極其尖銳,沖突非常頻繁的時代。怎樣把握好時機的同時又能夠化解矛盾和沖突,對于許多政府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受政府和企業委托,為協助他們破解這一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難題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對這些典型案例加以梳理和總結時我們發現,這些實踐無不緊扣如何能更有效地“重整河山”這個主題:

上篇:中國走出去——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機遇。從制定沿邊各城市的發展戰略中我們認識到,“重整河山”不應是關起門來自搞一套,而應該是走出去,把自己放在世界這個大坐標系中,以全球化的眼光尋求我們的發展方向;

中篇:以休閑的名義——探索東西部和諧、可持續發展之路。從麗江等通過發展旅游休閑產業,取得成功的城市和區域身上,我們看到,“重整河山”不只是建大工廠,搞大建設,借助旅游休閑產業,將東部的消費力吸引到西部,一樣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達到東西部發展的均衡與協調,而旅游休閑帶動國土整治,在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的同時,還為可持續發展找到了一條好途徑;

下篇:未來的城市——開創未來的前沿探索。我們在與成都、大連等先鋒城市一道打造信息化城市、生態城市等方面的探索中深深感到,在制定“重整河山”的戰略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一個城市和區域的長久活力。

我常說工作室是布谷鳥,是報春花,當我們出現在哪里或涉足哪個領域的時候,就說明這個領域、這個區域的發展機遇期到來了。這似乎有自我標榜的嫌疑,卻不無道理,因為我們的專業就是從事超前性課題研究,工作室的定位就是探路者、先行者和沖浪者。一個企業也好,一個城市也好,當他們需要在未知的地方探索的時候,最需要探路者的指引。

這本書囊括了我們這幾年對中國發展前沿課題的探索與思考。它還稱不上完備,因為現實仍在時刻不停地發生著變化。就在此書寫作的過程中,不少項目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使得本書需要不斷地擴充和一再地修改。現在人們往往來去匆匆,難以駐足詳細地閱讀。為此,我先為本書做一個導讀,是為序。

中國走出去——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機遇

開放是一個老話題,走出去也已經喊了多年。當我再次翻閱記述過去三年中工作室有關此話題的諸多案例時,不由地想起二十年前做記者時曾經寫過的一篇述評,題目叫《四面八方打開國門,東西南北走向世界——我國已形成全方位開放的基本格局》。這篇文章當時曾引起強烈反響,但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回去,當年所謂的“全方位開放”更多還只是一種愿景,一種期望。那個年代,打開國門或許成全了不少倒貨貿易,走向世界更像是紙上談兵。

二十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已經從一個封閉的、衰落的大國一舉變成了一個開放的、重新崛起的大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第三,在眾多重要國際問題上影響力日益劇增。無論對于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奇跡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并且正在發生著怎樣的故事?

打開國門接受全球化洗禮三十年后,中國逐漸從“世界走向中國”進入“中國走向世界”時代。開放之初中國只能接受產業轉移,今天中國不但成為重要的資本輸出地,而且成為國際區域合作的重要推動者。

在中國—毛里求斯經貿合作區項目中大家可以看到通過打造中國首個海外經濟特區,在中非合作的大方向下初步探索到一條既符合宏觀戰略,也符合經濟規律的中外合作發展之路。這個項目如今已經成為了總書記關心的項目。如果只是從項目的體量上來看,比不上國內的許多開發區,但是當我們把它放到全球化及中國走向世界這一大背景下來審視的時候,它可能成為一個“和諧世界”戰略的樣板田,其非凡的意義也就顯現出來了。

除此以外,中國在經歷了沿海、沿江開放后,沿邊開放的大潮也開始如火如荼地展開。從東北角的黑河、綏芬河、圖們江到西南的北海、西雙版納,從西北邊的烏昌一體化到福建海峽西岸,我們幾乎參與了所有重要沿邊城市發展戰略的制定。我親自帶隊訪問了俄羅斯、朝鮮,還有神秘的湄公河金三角等地。這些親身經歷和感受使我們在幫助各個地區制定發展戰略的同時觸摸到中國全面開放的時代脈搏,深深感受到隨著中國國際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帶給中國的巨大機遇。

2009年末,圖們江戰略正式提升為國家戰略。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圖們江地區就已經喊出東北亞區域合作,受到聯合國的高度關注,但受困于不穩定的區域政治環境,一直難以有實質性的進展。從長期來看開放與合作必定是擋不住的,要想在未來的區域合作中占據有利位置,必須現在就未雨綢繆。這也正是圖們江戰略規劃緊鑼密鼓展開的原因。去年工作室受邀對圖們江開發戰略進行了重新的梳理與策劃。

在過去的幾年中,從東北到西南,從中亞到沿海,幾乎所有沿邊城市都開始深化對外開放。從沿海開放到沿邊開放,實際上體現的是經濟力量對比的轉變。在沿海開放階段,中國只能接受產業轉移;而在沿邊開放階段,中國實際上已經成為能夠影響周邊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打法”。計劃經濟年代,全國看中央,等待著政府的資源分配;改革釋放了市場配置資源的能量,開放則讓人們往外看,參與到全球化的競爭中。原來的經濟格局中,邊遠地區是死角,是斷頭路;而在全球化機遇中,這些地方是最具互補性,最適合展開合作的地方,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主動去引導這些發展趨勢,在全球化背景中為這些昔日的邊陲找到驅動城市化的動力。

以休閑的名義——尋找東西部和諧、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書結稿前夕,一個我們合作了三年的項目在廣東清遠這個曾經的珠三角“寒極”亮相,來自幾十個國家的大使及其家人受邀前來參加獅子湖全球大使休閑峰會,反應熱烈超乎想象。大使們紛紛要求下次論壇延長時間,擴大規模,針對不同主題不同區域開展分論壇,他們帶上相關的參贊和合作伙伴到這里來既休閑又工作。伴隨著全球大使論壇在此落戶,伴隨月球主題高爾夫、阿拉伯主題奢華酒店、游艇等項目的次第推出,一個定位在打造“東方戴維營”的高端休閑項目已經漸成氣候。國內許多想要布局海外的企業也聞風而動,紛紛表示要積極參與進來。

這個項目讓廣東人看不懂:其一是三年時間投了十幾個億下去還沒有賣;其二是企業怎么有這么大能量能請來諸多大使,并且把一個高規格的休閑論壇放到這里?三年前,當這個項目負責人頭兩次找到工作室的時候,我都覺得條件不成熟。他們既缺乏房地產操作經驗,又遠道而來到廣東。最后跟他老板溝通完之后,我才明白,這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國際化企業。到這個程度以后不只是需要一個項目來掙錢,而是需要一個國際級的平臺,也愿意為更多走向世界的企業搭建一個舞臺。搞清楚了這些,我才覺得這條路可以走得通,我們給他量身打造了一套合適的打法,整合全球資源,一路走到今天。

在休閑峰會的晚宴上,清遠市委書記很感慨地跟我講,以前清遠因為地理位置招商很困難,而現在同樣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很多高端項目都在往這里來。為什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時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早年之所以企業投資不愿意去,是因為低端的加工業對于成本太過敏感,承受不了因遷往粵北而增加的費用,靠海的東莞成為他們最好的選擇;而當經濟發展到更高的階段,人們才認識到生態環境優美的清遠同水生火熱的珠三角相比的獨特價值。這就是我經常說的伴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消費會經歷一個“啃骨頭、喝湯和聞香味”的過程,過去人們消費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而富裕起來的人們則會去消費看不見摸不著的氛圍。獅子湖的案例說明,在休閑大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打造高端休閑產品,吸引發達地區的消費,實現后發區域的跨越式發展,山呼海應,粵北山區與沿海前線互動,最終實現和諧發展,是一條完全走得通的大道。

這是正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眾多故事中的一個縮影。放大到整個中國的尺度上,麗江則是另一個利用休閑實現城市跨越式發展的成功范例。08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麗江成為國務院評選的18個科學發展觀示范城市之一,在麗江舉辦的“科學發展在麗江的探索與實踐論壇”上,我作為麗江的顧問總結了麗江的三點劃時代意義——開創了中國休閑旅游的新時代、文化產業的新時代和中國西部地區科學發展的新時代。

六年前,正值“香格里拉”之名花落中甸,麗江擔心旅游熱潮由此衰落。我們在分析滇西北旅游局勢后指出:旅游目的地已經不只是名目之爭,它需要一個完善的系統。從交通條件到服務配套,從休閑產品到休閑氛圍,缺一不可。麗江不應局限于名頭之爭,而應該拉開骨架,完善服務,成為滇西北的旅游門戶,往來滇西北的旅游者將以這里為出發臺和回歸臺,這種門戶的價值不可限量。今天這個判斷已經得到驗證,正是憑借休閑產業的巨大能量,來自全國甚至世界范圍的消費力匯聚于此,麗江不依靠工業同樣走上了城市化的快車道,成為了一個服務業占主要比重的城市。

今天的中國面臨著東西部協調發展的嚴峻考驗,政府加大對西部的投入是一個方面,如何引導市場的力量來實現這個目標是另一個方面,而且后者更為有效。只有通過前者為后者鋪路,最終借助市場的自我造血功能,西部的發展才能邁上正確的軌道。隨著中國國民收入的提高,特別是東部富裕人群的迅速增多,對于休閑旅游的需求空前高漲;而另一方面,擁有豐富自然風光及人文旅游資源的西部地區也都認識到不能夠再走東部地區高污染高排放的工業化之路。通過打造高端休閑旅游項目,把東部強大的消費轉移到西部為其所用,成為了很多地方尋找發展新思路的方向。

十幾年前做昆明世博會的時候,有感于云南相對封閉和神秘,我曾經說過,對于休閑旅游來說,封閉和落后往往是一座金礦,什么時候開采要等待合適的時機,今天打開這座金礦的時機到來了。中西部許多地方發展緩慢,自然環境,人文風情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反而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往的劣勢變成了優勢。 2007年,重慶市政府委托工作室對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提供戰略策劃。當時正值三峽工程即將完工,從建設三峽到經營三峽的轉折時期,如何梳理三峽旅游戰略體系,升級三峽旅游產品,使得三峽地區的旅游產業能夠成為后三峽時期的支柱產業,在保護生態和保證三峽居民生存發展權利之間找到第三條道路成為了工作室需要解決的難題。這就不僅僅涉及到旅游業,更涉及到了整個以重慶為龍頭的三峽經濟區的發展戰略問題。

休閑大時代的來臨,使得休閑旅游產業不再只是區域發展的配菜,而成為撬動整個區域獲得超常規發展的戰略性支點。由于看到了這一大趨勢,云南省和四川省都已經開始把旅游發展當作全省發展戰略來抓。眾多以往貧困閉塞的地區由于旅游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和諧發展的新路。

明天的城市——開創未來的前沿探索

過去十余年中,中國的城市儼然成為世界建筑師的試驗場,高大新奇的建筑紛紛涌現,向世人顯示著城市做大做強的雄心。然而對于作為復雜有機體的城市來說,林立的高樓只是光鮮的表面,長續的發展需要通盤考慮城市的產業、空間、環境、社會等因素,在總體戰略的高度上予以把握。

在城市發展的戰略問題上,成都無疑是走在前列的。成都最早從整個城市的高度上通盤考慮城市戰略,也最早把城市的宣傳部門當作城市的營銷部來運作,借助政府和市場的雙重手段來進行城市營銷。短短幾年時間里,成都從一個普通的副省級省會城市成為整個中西部的明星。在協調東西部發展的戰略大格局中扮演了極為關鍵的支點的角色,隱隱有緊跟京、廣、滬之后成為中國“第四城”的勢頭。

2003年,成都與工作室開始第一次合作。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工作室提交了成都“休閑立市”的戰略報告,提出挖掘利用成都獨特的休閑文化,打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匯聚高端人才,打造西部中心城市的戰略思路,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認同。成都圍繞這一思路展開邀請張藝謀來拍城市形象片“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一系列動作,從而使得休閑成都的城市名片深入人心。

此后我們參與到成都幾乎所有區縣的發展戰略之中,比如“五朵金花”城鄉統籌示范項目的打造、文殊院的都市禪林、雙流的航空產業發展戰略等。2007年,工作室在做高新區發展戰略的時候,提出網絡時代的智能城市戰略,得到成都領導的高度重視,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創新是城市乃至國家發展的動力。如何把創新精神轉化為產品,并進而在市場上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動力,這是國家創新體系要解決的問題,孵化器應運而生。伴隨著在孵企業的成長,對孵化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硬件條件到軟件氛圍,從配套服務到融資顧問,孵化器如何實現自己的升級,從而成為城市創新的源泉?2008年,工作室為成都教育科技產業園打造的孵化器戰略在“成都新谷”身上小試牛刀,大獲成功。

……

就在本書即將截稿的時候,我們再次受邀來到成都。正在謀劃之中的“十二五”甚至未來二十年的戰略規劃再一次展示了這個城市的“雄心”。它不僅要成為中國的西部之心,還希望影響能夠跨過國境線,真正成為全球城市體系中的重要節點。

一座城市能夠吸引眼球,可能有著天時地利機緣巧合的因素,但是一座城市如果能夠五年十年都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而且越走越順,這不能不說其中有著必然的因素。成都成功的關鍵在于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戰略的作用,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成都的發展出謀劃策。一旦戰略確定下來,一切資源都圍繞這個目標,目標明確,齊心協力,最終就容易成功。

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突出的問題是同質化、盲目追求規模、形象工程泛濫,什么稀奇古怪的建筑都有人建,與城市的氣質文脈相不相符不加以考慮,建成之后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不加以考慮,建起來再說。以會展中心為例,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也在中國,空置率最高的也在中國。作為現代城市經濟的重要支點發展會展經濟是必要的,但是會展經濟不等于會展中心。在建設之初沒有想好怎么發展,也沒有梳理好產業鏈條,就先把會展中心建立起來了,空在那里再去考慮怎么彌補,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戰略。說到底戰略就是長短相濟,無論對于政府還是企業來說,去做一件十年后才能見效的事情吸引力是有限的,但如果不著眼于十年后的發展,即便能痛快一時,將來的道路也會越來越窄,在逐漸理性的投資者和主政者那里都是行不通的。城市經營的關鍵是用經營的思路去整合資源,按照合乎經濟發展規律的方式去運作,既照顧到短期效果,也兼顧長遠目標,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了成都之外,我們還在大連、煙臺、廊坊、唐山曹妃甸等許多城市進行了城市發展戰略的探索。比如為解決城市病而提出的生態城市戰略,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網絡城市戰略,以3G為核心產業及特色的移動城市戰略。在工作室接到的許多委托中都包含了諸如此類對未來城市形態進行研究的訴求,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滿足于以歐美為師,而是希望借助中國快速城市化的機遇,打造世界領先的新型城市,甚至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典范,這就更需要創新精神和統籌全局的戰略思路。

2009年年初,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成立以及“全球智庫峰會”的召開引發了對于智庫,尤其是民間智庫的關注。一時間對于智力咨詢行業的討論多了起來,實際上這些熱議背后反映的是中國這艘大船已經駛向汪洋大海,已經從“摸著石頭過河”走到需要衛星導航系統的階段。社會呼喚智力行業,社會開始承認對智力咨詢行業的需求。如果說戰后美國智庫的興旺是美國獲得全球霸權的結果,中國真正成為大國也需要更多的智庫。

我們是這些智庫中的一員。通過市場委托的方式,針對當前極具代表性的課題進行研究、歸納和總結,把最后的精華奉獻給社會。當我們這些案例擺在讀者面前的時候,它們不是最終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畢竟我們參與了,思考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推手的角色,作為戰略思想庫我想它的意義正在于此。

在工作室成立的第十五個年頭,我們喊出了“打造中國最好的戰略思想庫”的口號。這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鼓勵。在過去的十五年里,我們積累了大量案例,推出了十余本著作,為中國的地產和城市經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石;面向未來,我們相信伴隨著中國的崛起,在城市發展等前沿課題上還有工作室更多用武之地。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我們選擇了挑戰,我們選擇了超越,我們選擇了揚棄。因為渴望挑戰是思想庫的生命之源,不斷超越是思想庫的價值呈現,不斷揚棄則是思想庫得以與時俱進的前提條件。感謝時代!當我們挑戰巔峰時她賦予我們苦盡甘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當我們揚帆遠航時她賦予我們風雨過后江山秀的愉悅;行人之所未行,體人之所未體,道人之所未道——恐就是我們這種人和這種機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平塘县| 泰安市| 博野县| 凤阳县| 上栗县| 永福县| 乐业县| 乌兰县| 五原县| 四平市| 曲周县| 鄂托克前旗| 台前县| 临沭县| 枣庄市| 抚顺县| 肃南| 紫阳县| 玉溪市| 乾安县| 玛曲县| 民县| 高邮市| 顺平县| 昌邑市| 水富县| 政和县| 巴林右旗| 辰溪县| 连云港市| 建始县| 克什克腾旗| 延长县| 济南市| 凤庆县| 漾濞| 绥化市| 南平市| 广丰县| 德保县|